內部負載平衡器 (ILB) 會從指派給機構的內部 IP 集區,公開機構內的服務。ILB 服務一律無法從機構外部的任何端點存取。
根據預設,您可以從機構中的任何叢集,存取相同專案中的 ILB 服務。根據預設,專案網路政策不允許從專案外部存取任何專案資源,這項限制也適用於 ILB 服務。如果平台管理員 (PA) 設定的專案網路政策允許其他專案存取您的專案,則同一個機構中的其他專案也能存取 ILB 服務。
事前準備
如要設定 ILB,您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 擁有要設定負載平衡器的專案。詳情請參閱「建立專案」一文。
必要的身分與存取權角色:
- 請要求機構 IAM 管理員授予您「負載平衡器管理員」(
load-balancer-admin
) 角色。 - 如要使用全域 ILB,請要求機構 IAM 管理員授予您全域負載平衡器管理員 (
global-load-balancer-admin
) 角色。詳情請參閱預先定義的角色說明。
- 請要求機構 IAM 管理員授予您「負載平衡器管理員」(
建立內部負載平衡器
您可以建立全域或可用區 ILB。全球 ILB 的範圍涵蓋整個 GDC 宇宙。區域 ILB 的範圍僅限於建立時指定的區域。詳情請參閱全域和區域負載平衡器。
在 GDC 中使用三種不同方法建立 ILB:
- 使用 gdcloud CLI 建立全域或區域 ILB。
- 使用 Networking Kubernetes 資源模型 (KRM) API 建立全域或區域 ILB。
- 直接在 Kubernetes 叢集中使用 Kubernetes 服務。這個方法僅適用於區域 ILB。
您可以使用 KRM API 和 gdcloud CLI,以 Pod 或 VM 工作負載為目標。直接從 Kubernetes 叢集使用 Kubernetes 服務時,只能以建立 Service
物件的叢集中的工作負載為目標。
建立可用區 ILB
使用 gdcloud CLI、KRM API 或 Kubernetes 叢集中的 Kubernetes 服務,建立區域 ILB:
gdcloud
使用 gdcloud CLI 建立以 Pod 或 VM 工作負載為目標的 ILB。
這個 ILB 會以專案中符合 Backend
物件所定義標籤的所有工作負載為目標。
如要使用 gdcloud CLI 建立 ILB,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建立
Backend
資源,定義 ILB 的端點:gdcloud compute backends create BACKEND_NAME \ --labels=LABELS \ --project=PROJECT_NAME \ --zone=ZONE \ --cluster=CLUSTER_NAME
更改下列內容:
BACKEND_NAME
:您為後端資源選擇的名稱,例如my-backend
。LABELS
:選取器,用於定義要將哪些 Pod 和 VM 之間的端點用於這個後端資源。例如:app=web
。PROJECT_NAME
:專案名稱。ZONE
:用於這次調用的可用區。如要為所有需要區域旗標的指令預先設定該旗標,請執行:gdcloud config set core/zone ZONE
。區域旗標僅適用於多區域環境。這是選填欄位。CLUSTER_NAME
:定義選取器範圍所限制的叢集。如未指定這個欄位,系統會選取具有指定標籤的所有端點。這是選填欄位。
如果這個 ILB 是用於 Pod 工作負載,請略過這個步驟。如果您要為 VM 工作負載設定 ILB,請定義 ILB 的健康狀態檢查:
gdcloud compute health-checks create tcp HEALTH_CHECK_NAME \ --check-interval=CHECK_INTERVAL \ --healthy-threshold=HEALTHY_THRESHOLD \ --timeout=TIMEOUT \ --unhealthy-threshold=UNHEALTHY_THRESHOLD \ --port=PORT \ --zone=ZONE
更改下列內容:
HEALTH_CHECK_NAME
:您為健康狀態檢查資源選擇的名稱,例如my-health-check
。CHECK_INTERVAL
:從某次探測作業開始到下一次探測作業開始之間的時間長度 (以秒為單位),預設值為5
。這是選填欄位。HEALTHY_THRESHOLD
:聲明失敗前等待的時間。預設值為5
。這是選填欄位。TIMEOUT
:宣告失敗前的等待時間 (以秒為單位)。預設值為5
。這是選填欄位。UNHEALTHY_THRESHOLD
:端點必須連續探測失敗的次數,才會被視為健康狀態不良。預設值為2
。這是選填欄位。PORT
:執行健康狀態檢查的通訊埠。預設值為80
。這是選填欄位。ZONE
:您要在其中建立 ILB 的可用區。
建立
BackendService
資源,並將先前建立的Backend
資源新增至其中:gdcloud compute backend-services create BACKEND_SERVICE_NAME \ --project=PROJECT_NAME \ --target-ports=TARGET_PORTS \ --zone=ZONE \ --health-check=HEALTH_CHECK_NAME
更改下列內容:
BACKEND_SERVICE_NAME
:這個後端服務的所選名稱。TARGET_PORTS
:這個後端服務翻譯的目標通訊埠清單 (以半形逗號分隔),其中每個目標通訊埠都會指定通訊協定、轉送規則中的通訊埠,以及後端執行個體中的通訊埠。您可以指定多個目標連接埠。這個欄位必須採用protocol:port:targetport
格式,例如TCP:80:8080
。這是選填欄位。HEALTH_CHECK_NAME
:健康狀態檢查資源的名稱。這是選填欄位。只有在為 VM 工作負載設定 ILB 時,才需要加入這個欄位。
將
BackendService
資源新增至先前建立的Backend
資源:gdcloud compute backend-services add-backend BACKEND_SERVICE_NAME \ --backend=BACKEND_NAME \ --project=PROJECT_NAME \ --zone=ZONE
建立內部
ForwardingRule
資源,定義服務可用的 VIP:gdcloud compute forwarding-rules create FORWARDING_RULE_INTERNAL_NAME \ --backend-service=BACKEND_SERVICE_NAME \ --cidr=CIDR \ --ip-protocol-port=PROTOCOL_PORT \ --load-balancing-scheme=INTERNAL \ --zone=ZONE \ --project=PROJECT_NAME
更改下列內容:
BACKEND_SERVICE_NAME
:後端服務的名稱。FORWARDING_RULE_INTERNAL_NAME
,並為轉送規則選擇名稱。CIDR
:這個欄位為選填。如未指定,系統會從區域 IP 集區自動保留IPv4/32
CIDR。指定與此轉送規則位於相同命名空間的Subnet
資源名稱。Subnet
資源代表區域子網路的要求和分配資訊。如要進一步瞭解Subnet
資源,請參閱「自訂資源範例」。PROTOCOL_PORT
:要在轉送規則中公開的通訊協定和通訊埠。這個欄位的格式必須為ip-protocol=TCP:80
。公開的通訊埠必須與容器內實際公開的應用程式相同。
如要驗證設定的 ILB,請確認每個建立物件的
Ready
條件。向 VIP 發出要求,驗證流量:curl
如要取得指派的 VIP,請說明轉送規則:
gdcloud compute forwarding-rules describe FORWARDING_RULE_INTERNAL_NAME
使用
curl
要求,在轉送規則的PROTOCOL_PORT
欄位中指定的通訊埠,驗證 VIP 的流量:curl http://FORWARDING_RULE_VIP:PORT
更改下列內容:
FORWARDING_RULE_VIP
:轉送規則的 VIP。PORT
:轉送規則中PROTOCOL_PORT
欄位的通訊埠號碼。
API
使用 KRM API 建立以 Pod 或 VM 工作負載為目標的 ILB。
這個 ILB 會以專案中符合 Backend
物件所定義標籤的所有工作負載為目標。
如要使用 KRM API 建立區域 ILB,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建立
Backend
資源,定義 ILB 的端點。為工作負載所在的每個可用區建立Backend
資源:kubectl --kubeconfig MANAGEMENT_API_SERVER apply -f - <<EOF apiVersion: networking.gdc.goog/v1 kind: Backend metadata: namespace: PROJECT_NAME name: BACKEND_NAME spec: clusterName: CLUSTER_NAME endpointsLabels: matchLabels: app: server EOF
更改下列內容:
MANAGEMENT_API_SERVER
:區域管理 API 伺服器的 kubeconfig 路徑。詳情請參閱「切換至區域環境」。PROJECT_NAME
:專案名稱。BACKEND_NAME
:Backend
資源的名稱。CLUSTER_NAME
:此為選填欄位。這個欄位會指定定義的選取器範圍所限制的叢集。這個欄位不適用於 VM 工作負載。如果Backend
資源未包含clusterName
欄位,指定標籤就會套用至專案中的所有工作負載。
你可以為每個區域使用相同的
Backend
資源,也可以為每個區域建立具有不同標籤集的Backend
資源。如果這個 ILB 是用於 Pod 工作負載,請略過這個步驟。如果您要為 VM 工作負載設定 ILB,請定義 ILB 的健康狀態檢查:
kubectl --kubeconfig MANAGEMENT_API_SERVER apply -f - <<EOF apiVersion: networking.gdc.goog/v1 kind: HealthCheck metadata: namespace: PROJECT_NAME name: HEALTH_CHECK_NAME spec: tcpHealthCheck: port: PORT timeoutSec: TIMEOUT checkIntervalSec: CHECK_INTERVAL healthyThreshold: HEALTHY_THRESHOLD unhealthyThreshold: UNHEALTHY_THRESHOLD EOF
更改下列內容:
HEALTH_CHECK_NAME
:您為健康狀態檢查資源選擇的名稱,例如my-health-check
。PORT
:執行健康狀態檢查的通訊埠。預設值為80
。TIMEOUT
:宣告失敗前的等待時間 (以秒為單位)。預設值為5
。CHECK_INTERVAL
:從某次探測作業開始到下一次探測作業開始之間的時間長度 (以秒為單位),預設值為5
。HEALTHY_THRESHOLD
:端點必須通過的連續探測次數,才能判定為健康狀態良好。預設值為2
。UNHEALTHY_THRESHOLD
:端點必須連續探測失敗的次數,才會被視為健康狀態不良。預設值為2
。
使用先前建立的
Backend
資源建立BackendService
物件。如果您要為 VM 工作負載設定 ILB,請加入HealthCheck
資源。kubectl --kubeconfig MANAGEMENT_API_SERVER apply -f - <<EOF apiVersion: networking.gdc.goog/v1 kind: BackendService metadata: namespace: PROJECT_NAME name: BACKEND_SERVICE_NAME spec: backendRefs: - name: BACKEND_NAME healthCheckName: HEALTH_CHECK_NAME EOF
更改下列內容:
BACKEND_SERVICE_NAME
:您為BackendService
資源選擇的名稱。HEALTH_CHECK_NAME
:先前建立的HealthCheck
資源名稱。如果您要為 Pod 工作負載設定 ILB,請勿加入這個欄位。
建立內部
ForwardingRule
資源,定義服務可用的 VIP。kubectl --kubeconfig MANAGEMENT_API_SERVER apply -f - <<EOF apiVersion: networking.gdc.goog/v1 kind: ForwardingRuleInternal metadata: namespace: PROJECT_NAME Name: FORWARDING_RULE_INTERNAL_NAME spec: cidrRef: CIDR ports: - port: PORT Protocol: PROTOCOL backendServiceRef: name: BACKEND_SERVICE_NAME EOF
更改下列內容:
FORWARDING_RULE_INTERNAL_NAME
:您為ForwardingRuleInternal
資源選擇的名稱。CIDR
:這個欄位為選填。如未指定,系統會從區域 IP 集區自動保留IPv4/32
CIDR。指定與此轉送規則位於相同命名空間的Subnet
資源名稱。Subnet
資源代表區域子網路的要求和分配資訊。如要進一步瞭解Subnet
資源,請參閱「自訂資源範例」。PORT
:使用ports
欄位指定 L4 通訊埠陣列,封包會轉送至透過這項轉送規則設定的後端。至少須指定一個通訊埠。使用port
欄位指定通訊埠編號。公開的通訊埠必須與容器內實際公開的應用程式相同。PROTOCOL
:轉送規則使用的通訊協定,例如TCP
。ports
陣列中的項目必須如下所示:ports: - port: 80 protocol: TCP
如要驗證設定的 ILB,請確認每個建立物件的
Ready
條件。向 VIP 發出要求,驗證流量:curl
如要取得 VIP,請使用
kubectl get
:kubectl get forwardingruleinternal -n PROJECT_NAME
輸出內容如下:
NAME BACKENDSERVICE CIDR READY ilb-name BACKEND_SERVICE_NAME 10.200.32.59/32 True
使用
curl
要求,在轉送規則的PORT
欄位中指定的通訊埠,驗證 VIP 的流量:curl http://FORWARDING_RULE_VIP:PORT
將
FORWARDING_RULE_VIP
替換為轉送規則的 VIP。
Kubernetes 服務
如要在 GDC 中建立 ILB,請在 Kubernetes 叢集中建立 LoadBalancer
類型的 Kubernetes Service
物件。這個 ILB 只會以建立 Service
物件的叢集中的工作負載為目標。
如要使用 Service
物件建立 ILB,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建立
LoadBalancer
類型的Service
定義 YAML 檔案。您必須使用networking.gke.io/load-balancer-type: internal
註解,將 ILB 服務設計為內部服務。以下
Service
物件是 ILB 服務的範例: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annotations: networking.gke.io/load-balancer-type: internal name: ILB_SERVICE_NAME namespace: PROJECT_NAME spec: ports: - port: 1234 protocol: TCP targetPort: 1234 selector: k8s-app: my-app type: LoadBalancer
更改下列內容:
ILB_SERVICE_NAME
:ILB 服務的名稱。PROJECT_NAME
:專案的命名空間,其中包含後端工作負載。
port
欄位會設定您在 VIP 位址上公開的前端通訊埠。targetPort
欄位會設定後端埠,您要將後端工作負載上的流量轉送至該埠。負載平衡器支援網路位址轉譯 (NAT)。前端和後端連接埠可以不同。在
Service
定義的selector
欄位中,將 Pod 或虛擬機器指定為後端工作負載。選取器會根據您指定的標籤與工作負載上的標籤是否相符,定義要將哪些工作負載做為這項服務的後端工作負載。
Service
只能選取與定義Service
時所在的專案和叢集相同的後端工作負載。如要進一步瞭解服務選取,請參閱 https://kubernetes.io/docs/concepts/services-networking/service/。
將
Service
定義檔儲存在與後端工作負載相同的專案中。ILB 服務只能選取與Service
定義位於相同叢集的工作負載。將
Service
定義檔案套用到叢集:kubectl apply -f ILB_FILE
將
ILB_FILE
替換為 ILB 服務的Service
定義檔名稱。建立 ILB 服務時,服務會取得 IP 位址。您可以查看服務狀態,取得 ILB 服務的 IP 位址:
kubectl -n PROJECT_NAME get svc ILB_SERVICE_NAME
更改下列內容:
PROJECT_NAME
:專案的命名空間,其中包含後端工作負載。ILB_SERVICE_NAME
:ILB 服務的名稱。
您必須取得類似下列範例的輸出內容:
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ilb-service LoadBalancer 10.0.0.1 10.0.0.1 1234:31930/TCP 22h
「
CLUSTER-IP
」和「EXTERNAL-IP
」欄位必須顯示相同的值,也就是 ILB 服務的 IP 位址。現在,機構中的其他叢集可以根據專案的專案網路政策存取這個 IP 位址。如果沒有取得輸出內容,請確認您已成功建立 ILB 服務。
GDC 支援服務的網域名稱系統 (DNS) 名稱。不過,這些名稱僅適用於 ILB 服務的相同叢集。如要從其他叢集存取 ILB 服務,必須使用 IP 位址。
建立全域 ILB
使用 gcloud CLI 或 KRM API 建立全域 ILB。
gdcloud
使用 gdcloud CLI 建立以 Pod 或 VM 工作負載為目標的 ILB。
這個 ILB 會以專案中符合 Backend
物件所定義標籤的所有工作負載為目標。Backend
自訂資源必須限定於某個區域。
如要使用 gdcloud CLI 建立 ILB,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建立
Backend
資源,定義 ILB 的端點:gdcloud compute backends create BACKEND_NAME \ --labels=LABELS \ --project=PROJECT_NAME \ --cluster=CLUSTER_NAME \ --zone=ZONE
更改下列內容:
BACKEND_NAME
:您為後端資源選擇的名稱,例如my-backend
。LABELS
:選取器,用於定義要將哪些 Pod 和 VM 之間的端點用於這個後端資源。例如:app=web
。PROJECT_NAME
:專案名稱。CLUSTER_NAME
:定義選取器範圍所限制的叢集。如未指定這個欄位,系統會選取具有指定標籤的所有端點。這是選填欄位。ZONE
:用於這次調用的可用區。如要為所有需要區域標記的指令預先設定該標記,請執行:gdcloud config set core/zone ZONE
。可用區標記僅適用於多可用區環境。這是選填欄位。
如果這個 ILB 是用於 Pod 工作負載,請略過這個步驟。如果您要為 VM 工作負載設定 ILB,請定義 ILB 的健康狀態檢查:
gdcloud compute health-checks create tcp HEALTH_CHECK_NAME \ --check-interval=CHECK_INTERVAL \ --healthy-threshold=HEALTHY_THRESHOLD \ --timeout=TIMEOUT \ --unhealthy-threshold=UNHEALTHY_THRESHOLD \ --port=PORT \ --global
更改下列內容:
HEALTH_CHECK_NAME
:您為健康狀態檢查資源選擇的名稱,例如my-health-check
。CHECK_INTERVAL
:從某次探測作業開始到下一次探測作業開始之間的時間長度 (以秒為單位),預設值為5
。這是選填欄位。HEALTHY_THRESHOLD
:聲明失敗前等待的時間。預設值為5
。這是選填欄位。TIMEOUT
:宣告失敗前的等待時間 (以秒為單位)。預設值為5
。這是選填欄位。UNHEALTHY_THRESHOLD
:端點必須連續探測失敗的次數,才會被視為健康狀態不良。預設值為2
。這是選填欄位。PORT
:執行健康狀態檢查的通訊埠。預設值為80
。這是選填欄位。
建立
BackendService
資源,並將先前建立的Backend
資源新增至其中:gdcloud compute backend-services create BACKEND_SERVICE_NAME \ --project=PROJECT_NAME \ --target-ports=TARGET_PORTS \ --health-check=HEALTH_CHECK_NAME \ --global
更改下列內容:
BACKEND_SERVICE_NAME
:這個後端服務的所選名稱。TARGET_PORTS
:這個後端服務翻譯的目標通訊埠清單 (以半形逗號分隔),其中每個目標通訊埠都會指定通訊協定、轉送規則中的通訊埠,以及後端執行個體中的通訊埠。您可以指定多個目標連接埠。這個欄位必須採用protocol:port:targetport
格式,例如TCP:80:8080
。這是選填欄位。HEALTH_CHECK_NAME
:健康狀態檢查資源的名稱。這是選填欄位。只有在為 VM 工作負載設定 ILB 時,才需要加入這個欄位。
將
BackendService
資源新增至先前建立的Backend
資源:gdcloud compute backend-services add-backend BACKEND_SERVICE_NAME \ --backend-zone BACKEND_ZONE \ --backend=BACKEND_NAME \ --project=PROJECT_NAME \ --global
建立內部
ForwardingRule
資源,定義服務可用的 VIP:gdcloud compute forwarding-rules create FORWARDING_RULE_INTERNAL_NAME \ --backend-service=BACKEND_SERVICE_NAME \ --cidr=CIDR \ --ip-protocol-port=PROTOCOL_PORT \ --load-balancing-scheme=INTERNAL \ --project=PROJECT_NAME \ --global
更改下列內容:
FORWARDING_RULE_INTERNAL_NAME
:您為轉送規則選擇的名稱。CIDR
:與這項轉送規則位於相同命名空間的Subnet
資源名稱。Subnet
資源代表全域子網路的請求和分配資訊。如要進一步瞭解Subnet
資源,請參閱「自訂資源範例」。如未指定,系統會從全域 IP 集區自動保留IPv4/32
CIDR。這是選填欄位。PROTOCOL_PORT
:要在轉送規則中公開的通訊協定和通訊埠。這個欄位的格式必須為ip-protocol=TCP:80
。 公開的通訊埠必須與實際應用程式在容器內公開的通訊埠相同。
如要驗證設定的 ILB,請確認每個建立物件的
Ready
條件。向 VIP 發出要求,驗證流量:curl
如要取得指派的 VIP,請說明轉送規則:
gdcloud compute forwarding-rules describe FORWARDING_RULE_INTERNAL_NAME --global
使用
curl
要求,在轉送規則的PROTOCOL_PORT
欄位中指定的通訊埠,驗證 VIP 的流量:curl http://FORWARDING_RULE_VIP:PORT
更改下列內容:
FORWARDING_RULE_VIP
:轉送規則的 VIP。PORT
:轉送規則中PROTOCOL_PORT
欄位的通訊埠號碼。
API
使用 KRM API 建立以 Pod 或 VM 工作負載為目標的 ILB。這個 ILB 會以專案中符合 Backend 物件所定義標籤的所有工作負載為目標。如要使用 KRM API 建立區域 ILB,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建立
Backend
資源,定義 ILB 的端點。為工作負載所在的每個可用區建立Backend
資源:kubectl --kubeconfig MANAGEMENT_API_SERVER apply -f - <<EOF apiVersion: networking.gdc.goog/v1 kind: Backend metadata: namespace: PROJECT_NAME name: BACKEND_NAME spec: clusterName: CLUSTER_NAME endpointsLabels: matchLabels: app: server EOF
更改下列內容:
MANAGEMENT_API_SERVER
:全域管理 API 伺服器的 kubeconfig 路徑。詳情請參閱「切換至全域環境」。PROJECT_NAME
:專案名稱。BACKEND_NAME
:Backend
資源的名稱。CLUSTER_NAME
:此為選填欄位。這個欄位會指定定義的選取器範圍所限制的叢集。這個欄位不適用於 VM 工作負載。如果Backend
資源未包含clusterName
欄位,指定標籤就會套用至專案中的所有工作負載。
你可以為每個區域使用相同的
Backend
資源,也可以為每個區域建立具有不同標籤集的Backend
資源。如果這個 ILB 是用於 Pod 工作負載,請略過這個步驟。如果您要為 VM 工作負載設定 ILB,請定義 ILB 的健康狀態檢查:
apiVersion: networking.global.gdc.goog/v1 kind: HealthCheck metadata: namespace: PROJECT_NAME name: HEALTH_CHECK_NAME spec: tcpHealthCheck: port: PORT timeoutSec: TIMEOUT checkIntervalSec: CHECK_INTERVAL healthyThreshold: HEALTHY_THRESHOLD unhealthyThreshold: UNHEALTHY_THRESHOLD
更改下列內容:
HEALTH_CHECK_NAME
:您為健康狀態檢查資源選擇的名稱,例如my-health-check
。PORT
:執行健康狀態檢查的通訊埠。預設值為80
。TIMEOUT
:宣告失敗前的等待時間 (以秒為單位)。預設值為5
。CHECK_INTERVAL
:從某次探測作業開始到下一次探測作業開始之間的時間長度 (以秒為單位),預設值為5
。HEALTHY_THRESHOLD
:端點必須通過的連續探測次數,才能判定為健康狀態良好。預設值為2
。UNHEALTHY_THRESHOLD
:端點必須連續探測失敗的次數,才會被視為健康狀態不良。預設值為2
。
由於這是全域 ILB,請在全域 API 中建立健康狀態檢查。
使用先前建立的
Backend
資源建立BackendService
物件。如果您要為 VM 工作負載設定 ILB,請加入HealthCheck
資源。kubectl --kubeconfig MANAGEMENT_API_SERVER apply -f - <<EOF apiVersion: networking.global.gdc.goog/v1 kind: BackendService metadata: namespace: PROJECT_NAME name: BACKEND_SERVICE_NAME spec: backendRefs: - name: BACKEND_NAME zone: ZONE healthCheckName: HEALTH_CHECK_NAME targetPorts: - port: PORT protocol: PROTOCOL targetPort: TARGET_PORT EOF
更改下列內容:
BACKEND_SERVICE_NAME
:您為BackendService
資源選擇的名稱。HEALTH_CHECK_NAME
:先前建立的HealthCheck
資源名稱。如果您要為 Pod 工作負載設定 ILB,請勿加入這個欄位。ZONE
:建立Backend
資源的區域。您可以在backendRefs
欄位中指定多個後端。例如:- name: my-be zone: Zone-A - name: my-be zone: Zone-B
targetPorts
欄位為選填。這項資源會列出BackendService
資源轉譯的通訊埠。如果您使用這個物件,請提供下列值:PORT
:服務公開的通訊埠。PROTOCOL
:流量必須符合的第 4 層通訊協定。僅支援 TCP 和 UDP。TARGET_PORT
:PORT
值要轉換成的通訊埠,例如8080
。特定物件中的TARGET_PORT
值不得重複。targetPorts
的範例如下所示:targetPorts: - port: 80 protocol: TCP targetPort: 8080
建立內部
ForwardingRule
資源,定義服務可用的 VIP。kubectl --kubeconfig MANAGEMENT_API_SERVER apply -f - <<EOF apiVersion: networking.global.gdc.goog/v1 kind: ForwardingRuleInternal metadata: namespace: PROJECT_NAME Name: FORWARDING_RULE_INTERNAL_NAME spec: cidrRef: CIDR ports: - port: PORT Protocol: PROTOCOL backendServiceRef: name: BACKEND_SERVICE_NAME EOF
更改下列內容:
FORWARDING_RULE_INTERNAL_NAME
:您為ForwardingRuleInternal
資源選擇的名稱。CIDR
:與這項轉送規則位於相同命名空間的Subnet
資源名稱。Subnet
資源代表全域子網路的請求和分配資訊。如要進一步瞭解Subnet
資源,請參閱「自訂資源範例」。如未指定,系統會從全域 IP 集區自動保留IPv4/32
CIDR。這是選填欄位。PORT
:使用ports
欄位指定 L4 通訊埠陣列,封包會轉送至透過這項轉送規則設定的後端。至少須指定一個通訊埠。使用port
欄位指定通訊埠號碼。公開的通訊埠必須與容器內實際應用程式公開的通訊埠相同。PROTOCOL
:轉送規則使用的通訊協定,例如TCP
。ports
陣列中的項目必須如下所示:ports: - port: 80 protocol: TCP
如要驗證設定的 ILB,請確認每個建立物件的
Ready
條件。向 VIP 發出要求,驗證流量:curl
如要取得 VIP,請使用
kubectl get
:kubectl get forwardingruleinternal -n PROJECT_NAME
輸出內容如下:
NAME BACKENDSERVICE CIDR READY ilb-name BACKEND_SERVICE_NAME 10.200.32.59/32 True
使用
curl
要求,在轉送規則的PORT
欄位中指定的通訊埠,測試 VIP 的流量:curl http://FORWARDING_RULE_VIP:PORT
將
FORWARDING_RULE_VIP
替換為轉送規則的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