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程式 (Envoy Sidecar) 在服務網格上收到要求時產生稽核記錄,記錄格式如下。
JSON 表示法
{
  "bytes_sent": string,
  "x_forwarded_for": string,
  "severity_text": string,
  "observed_time_unix_nano": integer,
  "user_agent": string,
  "x_request_id": string,
  "start_time": string,
  "upstream_local_address": string,
  "connection_termination_details": string,
  "severity_number": integer,
  "resource": {
    object
  },
  "x_envoy_upstream_service_time": string,
  "response_code_details": string,
  "upstream_host": string,
  "duration": string,
  "upstream_cluster": string,
  "upstream_transport_failure_reason": string,
  "authority": string,
  "username": string,
  "protocol": string,
  "route_name": string,
  "requested_server_name": string,
  "method": string,
  "time_unix_nano": integer,
  "bytes_received": string,
  "path": string,
  "response_flags": string,
  "x_goog_api_client": string,
  "body": {
    object
  },
  "downstream_local_address": string,
  "downstream_remote_address": string,
  "response_code": string
}
| 欄位 | |
|---|---|
| bytes_sent | 
 內文中傳送的位元組數。如果是 WebSocket 連線,則也包括回應標頭中傳送的位元組。例如  | 
| x_forwarded_for | 
 用戶端對伺服器發出要求時所造訪的 IP 位址。例如  | 
| severity_text | 
 記錄項目的嚴重性等級相關資訊。這可能是空值。 | 
| observed_time_unix_nano | 
 記錄項目收集時間的 UNIX Epoch 紀元時間 (以奈秒為單位)。例如  | 
| user_agent | 
 這個軟體會擷取、轉譯網頁內容,並協助使用者與網頁內容互動。也指使用網路技術實作的使用者介面。例如  | 
| x_request_id | 
 單一要求的專屬 ID。例如  | 
| start_time | 
 要求開始時間,精確至毫秒。例如  | 
| upstream_local_address | 
 上游連線的本機位址。如果是 IP 位址,則包含位址和通訊埠。例如  | 
| connection_termination_details | 
 Envoy 終止連線的其他原因。這可能是空值。 | 
| severity_number | 
 記錄項目的嚴重性等級。例如  | 
| resource | 
 產生記錄項目的 Envoy 資源屬性。這些屬性位於物件的鍵/值組合中。例如,假設使用者要求系統 將文字從英文翻譯成法文 { "log_name": string, "cluster_name": string, "node_name": string, "zone_name": string } | 
| x_envoy_upstream_service_time | 
 上游主機處理要求所花的時間 (以毫秒為單位)。例如  | 
| response_code_details | 
 回應代碼的額外資訊,例如設定者 (上游或 Envoy) 和原因。例如  | 
| upstream_host | 
 上游主機的網址。例如  | 
| duration | 
 從開始時間到最後一個位元組輸出為止,要求的總時間長度 (以毫秒為單位)。例如  | 
| upstream_cluster | 
 上游主機所屬的叢集。例如  | 
| upstream_transport_failure_reason | 
 如果上游連線因傳輸通訊端而失敗,系統會提供傳輸通訊端的失敗原因。這個欄位的格式取決於設定的上游傳輸通訊端。例如  | 
| authority | 
 目標 URI 中的主機和通訊埠資訊。例如  | 
| username | 
 發出要求的使用者身分。例如  | 
| protocol | 
 要求的通訊協定類型。例如  | 
| route_name | 
 路線名稱。例如  | 
| requested_server_name | 
 在安全資料傳輸層 (SSL) 連線通訊端上設定的伺服器名稱指示 (SNI) 值。例如  | 
| method | 
 方法名稱。例如  | 
| time_unix_nano | 
 記錄項目收集時間的 UNIX Epoch 紀元時間 (以奈秒為單位)。例如  | 
| bytes_received | 
 主體中收到的位元組數。例如  | 
| path | 
 HTTP 要求的路徑。例如  | 
| response_flags | 
 回應或連線的其他詳細資料 (如有)。例如  | 
| x_goog_api_client | 
 API 用戶端身分識別資訊。這可能是空值。 | 
| body | 
 要求主體。這可能是空值。 | 
| downstream_local_address | 
 下游連線的本機位址。如果是 IP 位址,則包含位址和通訊埠。例如  | 
| downstream_remote_address | 
 下游連線的遠端位址。如果是 IP 位址,則包含位址和通訊埠。例如  | 
| response_code | 
 HTTP 回應代碼。 可能的值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