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旧系统现代化改造?

在许多老牌企业中,核心经营活动由经过时间考验但已陈旧过时的软件系统提供支持。这些旧版应用虽然在曾经很可靠,但在当今快节奏的数字环境中,可能会严重阻碍创新、敏捷和增长。

旧系统现代化改造的定义

旧系统现代化改造是一个战略过程,该过程旨在更新或替换过时的软件系统、架构和基础设施,以便更好地与当前和未来的业务目标保持一致。

这不仅仅是采用新技术,而是要改造基础系统,使其更加敏捷、可扩缩、安全且经济高效。

了解旧系统现代化改造

旧系统现代化改造是一种应用现代化改造,包括将旧版系统迁移到新的现代化平台。这通常需要更新应用架构、基础设施和功能。推动这一转型的首要因素是企业需要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改善用户体验,并利用云计算、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

开展旧系统现代化改造软件项目需要对现有应用组合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现代化改造候选对象。然后,组织可以从简单地将应用迁移到现代基础设施到完全按照云原生原则重新构建应用等一系列策略中进行选择。目标是改进关键系统,帮助确保这些系统能够支持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而不是阻碍企业发展。

为什么要对旧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

通过替换旧系统或选择对旧版应用进行现代化改造,不仅仅是获得了新技术,还可以带来切实的业务优势。

提高敏捷性和创新能力

现代化应用更易于更新,因此开发团队能够更快地发布新功能,更迅速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状况。这种敏捷性是一种关键的竞争优势。

降低运营成本

旧系统的维护成本通常很高,需要专业技能和老式硬件。迁移到基于云的现代平台可以将成本从资本支出 (CapEx) 转变为运营支出 (OpEx),并减少开销。

增强安全性和合规性

旧软件可能存在未修补的漏洞,并且可能不符合当前的合规标准。通过旧软件现代化改造,可以在内部构建强大的现代安全控制机制,并确保遵守监管要求。

提高可伸缩性和性能

旧版应用往往难以处理现代流量负载。将旧版应用迁移到云端后,您可以使用可自动扩缩的弹性基础设施来满足需求,从而确保提供可靠的用户体验。

使用现代技术

在现代平台上可以通过原生方式使用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 AI 等高级服务。这让企业能够从数据中发掘新的洞见和功能,而这些是旧系统无法实现的。

常见问题解答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广泛的业务战略,注重利用数字技术改变组织的运营方式,并为客户创造价值。旧系统现代化改造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组成部分,因为它涉及到更新支持这些新业务模式和流程所需的基础技术系统。

旧版应用的一个典型例子是 20 世纪 90 年代构建的庞大单体式客户关系管理 (CRM) 系统,该系统在本地大型主机上运行。它可能使用 COBOL 等较旧的语言编写,难以更新,并且缺乏连接到现代销售和营销工具所需的基于 Web 的 API。

旧系统现代化改造项目要获得成功,第一步是对现有应用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其业务价值和技术状况。根据此评估,您可以从重新托管到替换等现代化改造策略中,为每个应用选定最佳策略。

旧系统现代化改造的关键方法

旧系统现代化改造没有一体适用的方法。合适的策略取决于具体应用、业务目标、预算和风险承受能力。最常见的方法通常被称为“现代化改造的 R 原则”。

重新托管(直接原样迁移)

这是指将应用从本地服务器迁移到现代基础设施(例如云中的虚拟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用架构只需进行少量更改。这是将旧版应用迁移到云的最快方法,但能带来的云原生优势通常也是最少的。

更换平台

这种策略有时称为“迁移和重塑”,涉及在重新托管过程中对应用进行一些小优化,以利用云功能。例如,将应用迁移到云端,同时将其后端数据库迁移到托管式数据库服务。

重构/重新设计架构

这种方法需要对应用的代码和架构进行重大更改,以便更好地与云原生模型保持一致,因此工作更为繁杂。这通常意味着将大型单体式应用分解为一组较小的独立微服务。

正在重新构建

在某些情况下,现有代码库不适合进行重构。重新构建是指从头开始重写应用,同时保留应用原始范围和规范。这样便可使用现代开发语言、框架和架构模式。

正在替换

此策略涉及完全停用旧版应用,并将其替换为第三方解决方案,通常是软件即服务 (SaaS) 应用。如果有现成的合适商用产品能够满足业务需求,这通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利用容器化实现旧系统的现代化改造

容器化已成为加速旧版应用现代化改造的强大技术。通过将应用及其依赖项打包到容器中,您可以创建一个轻量级、可移植且一致的软件单元。这有助于实现多种现代化改造策略。对于“重新托管”或“更换平台”项目,将旧版应用容器化可以简化迁移过程,并确保应用在新的云环境中可靠运行。对于“重构”项目,容器是理想的部署模型,适用于从原始单体式应用中分离出来的新微服务

通过容器化,您可以将旧版应用及其依赖项打包到一个标准化的可移植单元(即容器)中,从而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以一致的方式运行。这种方法有效地将应用与其底层旧硬件和操作系统分离,为应用直接迁移到现代云平台提供了桥梁。

通过将旧版应用容器化,您可以创建一致的制品,轻松将其部署到 Google Kubernetes Engine (GKE)Cloud Run 等托管式 Google Cloud 服务上。无需立即对应用源代码进行大规模更改便可达成这项初始步骤,为旧版应用迁移到云端提供了一条风险较低的途径。应用在现代环境中运行后,可以迭代改进、连接到托管式云服务,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重构。

通过 Google Cloud 上的容器化实现旧系统现代化改造的指南

此过程以容器化作为核心技术,将现代化改造之旅分解为一系列易于管理的步骤。

第 1 步:评估并选择现代化改造候选对象。

首先分析您的旧版应用组合。容器化的首选对象通常是无状态应用或外部依赖项极少且易于理解的服务。这可以降低初始复杂性,让您的团队在流程中积累经验并建立信心。

第 2 步:创建容器映像。

下一步是定义如何将应用打包为容器。为此,您可以创建一个包含一组指令的简单文本文件,例如 Dockerfile。此文件指定了基础操作系统,将应用的源代码复制到映像中,并列出了安装所有必要运行时、库和其他依赖项所需的命令。

第 3 步:构建映像并将其存储在 Artifact Registry 中。

使用该文件构建容器映像。此操作可以在本地开发者机器上完成,对于更稳健的工作流,也可以使用 Cloud Build 等 CI/CD 服务自动完成。生成的映像(静态的可移植文件)随后应推送到安全的私有容器注册表(例如 Google Cloud 的 Artifact Registry),该注册表充当存储和管理应用映像的集中位置。

第 4 步:将容器部署到托管式平台。

现在,容器化的旧版应用已存储在 Artifact Registry 中,您可以将其部署到 Google Cloud 上的现代托管式平台。

  • 对于需要更多配置控制或属于更大系统的应用,Google Kubernetes Engine (GKE) 是理想的目标
  • 对于更简单的无状态 Web 应用或 API,Cloud Run 提供完全无服务器的体验,为您处理所有基础设施管理工作

第 5 步:连接到托管式云服务。

当您的应用在 Google Cloud 上的容器中运行后,您就可以开始逐步实现其依赖项的现代化。您可以将应用配置为连接到 Cloud SQL 等托管式服务,而不是连接到旧的本地数据库。这可以减轻数据库管理的负担并提高可靠性。

第 6 步:监控、优化和迭代。

现在,应用已在云端运行,您可以使用 Google Cloud 的运维套件(Cloud MonitoringCloud Logging)深入了解其性能。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您确定瓶颈,并规划下一阶段的现代化改造,这可能涉及将应用的特定部分重构为单独的微服务,从而进一步优化其性能和敏捷性。

利用 Google Cloud 解决业务难题

新客户可获得 $300 赠金,用于抵扣 Google Cloud 的费用。
您想解决什么问题?
What you'll get:
分步指南
参考架构
可用的预构建解决方案
此服务是使用 Vertex AI 构建的。您必须年满 18 周岁才能使用。请勿输入敏感信息、机密信息或个人信息。

其他资源

  • 这篇 Google Cloud 博文探讨了一种用于对旧版应用进行现代化改造的精益迭代方法,重点介绍如何以增量方式创造价值
  • Google Cloud Skills Boost 上的应用现代化改造课程提供动手实验室和学习资料,帮助您培养现代化改造项目的实践技能

更进一步

获享 $300 赠金以及 20 多种提供“始终免费”用量的产品,开始在 Google Cloud 上构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