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列出服務定義的指標類型,服務名稱開頭為字母 i 到 o。Google Cloud 舉例來說,這個頁面會列出前置字元為 iam.googleapis.com 的所有指標類型。如要瞭解其他指標類型,請參閱Google Cloud 指標總覽。
- 如需表格中項目的概略說明,包括 - DELTA和- GAUGE等值的相關資訊,請參閱「指標類型」。- 如要繪製或監控值為 - STRING類型的指標類型,您必須使用 Monitoring Query Language (MQL),並將值轉換為數值。如要瞭解 MQL 字串轉換方法,請參閱- String。
- 如要瞭解指標清單中使用的單位,請參閱 - MetricDescriptor參考資料中的- unit欄位。
- 如要瞭解「取樣頻率為每 x 秒一次」和「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y 秒無法查看資料」這類陳述,請參閱其他資訊:中繼資料。 
- 資源階層層級會指出指標是否寫入專案、機構或資料夾層級。如果指標描述元中未指定層級,指標預設會寫入專案層級。 
- 如要查看定價資訊,請參閱 Cloud Monitoring 定價摘要。
- 如要瞭解推出階段的意義,例如 GA(正式發布) 和BETA(搶先體驗),請參閱「產品推出階段」一文。
Cloud Endpoints:由 Cloud Endpoints 管理的 API 會針對
  serviceruntime受監控的資源類型api寫入指標。
Google Cloud 指標
Google Cloud 的指標。
以下清單的上次產生時間為 2025-10-16 16:05:51 UTC。 如要進一步瞭解這項程序,請參閱「 關於清單」。
iam
身分與存取權管理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Beta 版 GA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iam.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service_account/authn_events_countGA
             (project)服務帳戶驗證事件 | |
| DELTA、INT64、1iam_service_account | 服務帳戶的驗證事件數量。每 60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最多會有 1080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service_account/key/authn_events_countGA
             (project)服務帳戶金鑰驗證事件 | |
| DELTA、INT64、1iam_service_account | 服務帳戶金鑰的驗證事件數量。每 60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08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key_id:
與驗證事件相關聯的金鑰 ID。 | 
| workforce_identity_federation/countBeta 版
             (專案)員工身分聯盟計數 | |
| DELTA、INT64、1iam.googleapis.com/WorkforcePoolProvider | 使用員工身分聯盟交換權杖的次數。 result:
              如果要求成功,值會是「success」。否則,值會與其中一個可能的 OAuth 2.0 錯誤類型相符,例如「invalid_client」。 | 
| workload_identity_federation/countBETA
             (project)Workload Identity 聯盟計數 | |
| DELTA、INT64、1iam.googleapis.com/WorkloadIdentityPoolProvider | 使用 Workload Identity 聯盟交換權杖的次數。 result:
              如果要求成功,值會是「success」。否則,值會與其中一個可能的 OAuth 2.0 錯誤類型相符,例如「invalid_client」。 | 
| workload_identity_federation/key_usage_countBETA 版
             (專案)Workload Identity 聯盟金鑰用量計數 | |
| DELTA、INT64、1iam.googleapis.com/WorkloadIdentityPoolProvider | 金鑰做為 workload identity federation 一部分的使用次數。 key:
              在 Workload Identity 聯盟期間使用的公開金鑰 ID。use:
              金鑰的用途,可以是 ['verify' - 驗證簽章]。日後可能會新增其他值。 | 
identitytoolkit
Identity Platform 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測試版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identitytoolkit.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mfa/totp/enrollment_attempt_countBeta 版
             (project)MFA TOTP 註冊嘗試 | |
| DELTA、INT64、1identitytoolkit_tenant | 嘗試註冊 MFA TOTP 的次數。 provider:
              第一要素的 ID 提供者,例如密碼、Google、Facebook 等。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狀態碼。 | 
| mfa/totp/sign_in_challenge_attempt_countBeta 版
             (project)MFA TOTP 登入驗證嘗試 | |
| DELTA、INT64、1identitytoolkit_tenant | MFA TOTP 登入驗證嘗試次數。 provider:
              第一要素的 ID 提供者,例如密碼、Google、Facebook 等。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狀態碼。 | 
| password_policy/weak_password_sign_in_countBeta 版
             (project)低強度密碼登入 | |
| DELTA、INT64、1identitytoolkit_tenant | 使用低強度密碼成功登入的次數。 client_type:
              用戶端平台,可以是 [web、android、ios] 其中之一。 | 
| quota/free_daily_signin/exceededBETA 版
             (project)Free Daily Sign-in Quota Exceeded | |
| DELTA、INT64、1identitytoolkit_project | 超出每日免費新登入配額的登入次數。 pricing_tier:
              用於登入的身分識別提供者價格層級。 | 
| recaptcha/risk_scoresBETA 版
             (project)reCAPTCHA 機器人偵測風險分數分布 | |
| DELTA、DISTRIBUTION、1identitytoolkit_tenant | reCAPTCHA 機器人分數分布情形。分數範圍從 0 (高風險) 到 1 (低風險)。 provider:
              身分識別提供者,可以是 [passwordProvider, phoneProvider] 其中之一。api_name:
              reCAPTCHA 支援的 API 名稱,可以是 [signUpPassword、signInWithPassword、getOobCode、sendVerificationCode、mfaSmsEnrollment、mfaSmsSignIn] 其中之一。client_type:
              用戶端平台,可以是 [web、android、ios] 其中之一。 | 
| recaptcha/sms_tf_risk_scoresBETA
             (project)reCAPTCHA sms toll fraud detection risk score distribution | |
| DELTA、DISTRIBUTION、1identitytoolkit_tenant | reCAPTCHA 簡訊費用詐欺偵測分數的分布情形。分數範圍從 0 (低風險) 到 1 (高風險)。 provider:
              身分識別提供者,為 [phoneProvider] 其中之一。api_name:
              reCAPTCHA 支援的 API 名稱,可以是 [sendVerificationCode、mfaSmsEnrollment、mfaSmsSignIn] 其中之一。client_type:
              用戶端平台,可以是 [web、android、ios] 其中之一。 | 
| recaptcha/token_countBETA
             (project)reCAPTCHA 權杖計數 | |
| DELTA、INT64、1identitytoolkit_tenant | 不同狀態的 reCAPTCHA 權杖數量。 provider:
              身分識別提供者,可以是 [passwordProvider, phoneProvider] 其中之一。api_name:
              reCAPTCHA 支援的 API 名稱,可以是 [signUpPassword、signInWithPassword、getOobCode、sendVerificationCode、mfaSmsEnrollment、mfaSmsSignIn] 其中之一。client_type:
              用戶端平台,可以是 [web、android、ios] 其中之一。token_state:
              權杖的狀態,可為 [expired、duplicate、missing、invalid、valid] 其中之一。 | 
| recaptcha/verdict_countBETA
             (project)reCAPTCHA 判決數 | |
| DELTA、INT64、1identitytoolkit_tenant | 根據 reCAPTCHA 設定的評估結果數量。 provider:
              身分識別提供者,可以是 [passwordProvider, phoneProvider] 其中之一。api_name:
              reCAPTCHA 支援的 API 名稱,可以是 [signUpPassword、signInWithPassword、getOobCode、sendVerificationCode、mfaSmsEnrollment、mfaSmsSignIn] 其中之一。client_type:
              用戶端平台,可以是 [web、android、ios] 其中之一。verdict_state:
              判決狀態,可以是 [passed、failed_in_audit、failed_in_enforce]。 | 
| usage/blocked_sms_countBETA 版
             (project)已封鎖的簡訊 | |
| DELTA、INT64、1identitytoolkit_project | 遭封鎖而無法傳送的簡訊驗證碼數量。 pricing_tier:
              簡訊傳送國家/地區的價格層級。country_calling_code:
傳送簡訊的電話號碼的國家/地區代碼。region_code:
傳送簡訊的電話號碼所屬地區的雙字母代碼。sms_purpose:
              簡訊驗證碼的用途 (即電話驗證、多重驗證)。 | 
| usage/daily_new_signin_countBeta 版
             (專案)每日新登入次數 | |
| DELTA、INT64、1identitytoolkit_project | 每日新增的活躍使用者人數。如果使用者當天未登入,系統就會將登入或權杖重新整理視為新的每日活躍使用者。 pricing_tier:
              用於登入的身分識別提供者價格層級。is_anon:
              登入是否為匿名驗證登入。 | 
| usage/monthly_new_signin_countBETA
             (project)每月新登入次數 | |
| DELTA、INT64、1identitytoolkit_project | 每月新增的活躍使用者人數。如果使用者當月未曾登入,系統就會將登入或權杖重新整理視為新的每月活躍使用者。 pricing_tier:
              用於登入的身分識別提供者價格層級。is_anon:
              登入是否為匿名驗證登入。 | 
| usage/sent_sms_countBETA
             (project)傳送的簡訊 | |
| DELTA、INT64、1identitytoolkit_project | 透過簡訊傳送的驗證碼數量。 pricing_tier:
              簡訊傳送國家/地區的價格層級。country_calling_code:
傳送簡訊的電話號碼的國家/地區代碼。region_code:
傳送簡訊的電話號碼所屬地區的雙字母代碼。sms_purpose:
              簡訊驗證碼的用途 (即電話驗證、多重驗證)。 | 
| usage/verification_sms_countBETA 版
             (project)已驗證簡訊 | |
| DELTA、INT64、1identitytoolkit_project | 成功透過簡訊驗證的次數。 pricing_tier:
              簡訊傳送國家/地區的價格層級。country_calling_code:
傳送簡訊的電話號碼的國家/地區代碼。region_code:
傳送簡訊的電話號碼所屬地區的雙字母代碼。sms_purpose:
              簡訊驗證碼的用途 (即電話驗證、多重驗證)。 | 
ids
Cloud IDS 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測試版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ids.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received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接收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ids.googleapis.com/Endpoint | 收到的 IDS 端點位元組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received_packets_countBETA
             (專案)已接收封包 | |
| DELTA、INT64、1ids.googleapis.com/Endpoint | IDS 端點收到的封包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整合
應用程式整合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測試版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integrations.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integration/execution_countBeta 版
             (專案)整合執行次數 | |
| DELTA、INT64、1integrations.googleapis.com/IntegrationVersion | 自上次取樣以來,整合執行的次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86400 秒無法查看資料。 status:
              整合執行狀態,可為 [SUCCEEDED、FAILED、CANCELLED、RETRY_ON_HOLD] 其中之一。trigger_name:
              用於執行整合作業的觸發條件類型,例如「API 觸發條件」或「Cloud Pub/Sub 觸發條件」。trigger_id:
              觸發整合執行的觸發條件 ID。error_enum:
              整合執行期間發生的最後一個錯誤的標準代碼,例如「PERMISSION_DENIED」或「INVALID_ARGUMENT」。is_retry:
                (BOOL)
              指出整合執行作業是重試還是首次嘗試,值為 [true, false] 其中之一。 | 
| integration/execution_latenciesBETA 版
             (專案)整合執行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integrations.googleapis.com/IntegrationVersion | 整合作業完成執行所花時間的分佈情形。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86400 秒無法查看資料。 status:
              整合執行狀態,可為 [SUCCEEDED、FAILED、CANCELLED、RETRY_ON_HOLD] 其中之一。trigger_name:
              用於執行整合作業的觸發條件類型,例如「API 觸發條件」或「Cloud Pub/Sub 觸發條件」。trigger_id:
              觸發整合執行的觸發條件 ID。error_enum:
              整合執行期間發生的最後一個錯誤的標準代碼,例如「PERMISSION_DENIED」或「INVALID_ARGUMENT」。is_retry:
                (BOOL)
              指出整合執行作業是重試還是首次嘗試,值為 [true, false] 其中之一。 | 
| processed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已處理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integrations.googleapis.com/IntegrationVersion | 自上次取樣以來,整合執行作業耗用的資料大小。計算方式為整合的輸入和輸出參數大小,以及 REST 和連接器工作的要求和回應酬載大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86400 秒無法查看資料。 step_type:
              指出資料是由整合的參數,還是工作要求和回應酬載處理,可以是 [觸發條件、工作] 其中之一。step_name:
              用於處理要求和回應酬載的任務類型,或用於處理整合參數的觸發類型。step_id:
              用於處理要求和回應酬載的工作編號,或用於處理整合參數的觸發 ID。 | 
| step/execution_countBeta 版
             (專案)步驟執行次數 | |
| DELTA、INT64、1integrations.googleapis.com/IntegrationVersion | 自上次取樣以來,執行的步驟 (工作或觸發條件) 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86400 秒無法查看資料。 status:
              步驟執行狀態,例如「SUCCEEDED」或「FAILED」。step_type:
              執行的步驟類型,可以是 [Trigger, Task] 其中之一。step_name:
              執行的觸發條件或工作類型,例如「API 觸發條件」或「資料對應工作」。step_id:
              觸發條件 ID 或工作編號,視執行的步驟類型而定。error_enum:
              步驟執行期間發生的錯誤標準代碼,例如「PERMISSION_DENIED」或「INVALID_ARGUMENT」。is_retry:
                (BOOL)
              指出步驟執行是重試還是首次嘗試,值為 [true, false] 其中之一。is_step_external:
                (BOOL)
              指出執行的工作是內部還是外部工作,可以是 ["true" - 外部工作,例如 Rest 或 Connector 工作;「false」- 內部工作,例如資料對應或內嵌指令碼工作]。 | 
| step/execution_latenciesBETA 版
             (project)步驟執行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integrations.googleapis.com/IntegrationVersion | 步驟 (工作) 完成執行所需時間的分佈情形。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86400 秒無法查看資料。 status:
              步驟執行狀態,例如「SUCCEEDED」或「FAILED」。step_name:
              執行的觸發條件或工作類型,例如「API 觸發條件」或「資料對應工作」。step_id:
              觸發條件 ID 或工作編號,視執行的步驟類型而定。error_enum:
              步驟執行期間發生的錯誤標準代碼,例如「PERMISSION_DENIED」或「INVALID_ARGUMENT」。is_retry:
                (BOOL)
              指出步驟執行是重試還是首次嘗試,值為 [true, false] 其中之一。is_step_external:
                (BOOL)
              指出執行的工作是內部還是外部工作,可以是 ["true" - 外部工作,例如 Rest 或 Connector 工作;「false」- 內部工作,例如資料對應或內嵌指令碼工作]。 | 
互連網路
Cloud Interconnect 的指標。如果是專屬互連網路,請監控及收集網路/互連網路和網路/附件指標類型的測量結果。 Google Cloud 如果是合作夥伴互連網路,則只能監控及收集網路/附件指標類型的測量結果。 Google Cloud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Beta 版 GA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interconnect.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network/attachment/capacityGA
             (project)Network Capacity | |
| GAUGE、INT64、By/sinterconnect_attachment | 連結的網路容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attachment/egress_dropped_packets_countBETA 版
             (project)Egress dropped packets | |
| DELTA、INT64、{packets}interconnect_attachment | 上次取樣以來遭捨棄的外送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drop_reason:
              封包遭捨棄的原因。l3_protocol:
              第 3 層通訊協定。 | 
| network/attachment/ingress_dropped_packets_countBETA
             (project)Ingress dropped packets | |
| DELTA、INT64、{packets}interconnect_attachment | 上次取樣以來遭捨棄的連入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drop_reason:
              封包遭捨棄的原因。l3_protocol:
              第 3 層通訊協定。 | 
| network/attachment/received_bytes_countGA
             (專案)傳入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interconnect_attachment | 收到的輸入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attachment/received_bytes_count_by_l3_protocolBeta 版
             (project)依 L3 通訊協定傳入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interconnect_attachment | L3 協定收到的輸入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3_protocol:
              第 3 層通訊協定。 | 
| network/attachment/received_packets_countGA
             (專案)連入封包 | |
| DELTA、INT64、{packets}interconnect_attachment | 收到的輸入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attachment/received_packets_count_by_l3_protocolBeta 版
             (專案)依 L3 通訊協定傳入的封包 | |
| DELTA、INT64、{packets}interconnect_attachment | L3 通訊協定收到的連入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3_protocol:
              第 3 層通訊協定。 | 
| network/attachment/sent_bytes_countGA
             (project)Egress Bytes | |
| DELTA、INT64、Byinterconnect_attachment | 傳送的輸出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attachment/sent_bytes_count_by_l3_protocolBETA 版
             (專案)依 L3 通訊協定劃分的 egress 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interconnect_attachment | L3 協定傳送的輸出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3_protocol:
              第 3 層通訊協定。 | 
| network/attachment/sent_packets_countGA
             (project)Egress Packets | |
| DELTA、INT64、{packets}interconnect_attachment | 傳送的輸出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attachment/sent_packets_count_by_l3_protocolBETA 版
             (專案)依 L3 通訊協定傳出的封包數 | |
| DELTA、INT64、{packets}interconnect_attachment | L3 通訊協定傳送的連出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3_protocol:
              第 3 層通訊協定。 | 
| network/interconnect/capacityGA
             (project)Network Capacity | |
| GAUGE、INT64、By/s互連 | 互連的有效容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interconnect/dropped_packets_countGA
             (project)Dropped Packets | |
| DELTA、DOUBLE、{packets}互連 | 因連結壅塞而捨棄的外送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interconnect/link/aai/bytes_countBETA 版
             (專案)互連應用程式感知:位元組計數 | |
| DELTA、DOUBLE、By互連 | 已啟用應用程式感知功能的 Interconnect 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nk_id:
個別實體電路的 ID。direction:
              流量方向,可以是 [ingress, egress]。outcome:
              位元組的結果,可以是 [sent, dropped] 其中之一。traffic_class:
              流量類別,可以是 [TC1、TC2、TC3、TC4、TC5、TC6] 其中之一。 | 
| network/interconnect/link/aai/packets_countBETA
             (project)Interconnect 上的應用程式感知:封包計數 | |
| DELTA、DOUBLE、{packets}互連 | 已啟用應用程式感知功能的 Interconnect 封包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nk_id:
個別實體電路的 ID。direction:
              流量方向,可以是 [ingress, egress]。outcome:
封包的結果,可以是 [sent, dropped] 其中之一。traffic_class:
              流量類別,可以是 [TC1、TC2、TC3、TC4、TC5、TC6] 其中之一。 | 
| network/interconnect/link/macsec/operationalGA
             (project)Link MACsec Operational | |
| GAUGE、BOOL、互連 | 實體連結的 MACsec 運作狀態 (如已啟用)。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nk_id:
個別實體電路的 ID。 | 
| network/interconnect/link/macsec/receive_dropped_packets_countGA
             (project)Link MACsec Ingress Dropped Packets | |
| DELTA、DOUBLE、{packets}互連 | 實體連結上遭 MACsec 捨棄的輸入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nk_id:
個別實體電路的 ID。 | 
| network/interconnect/link/macsec/receive_errors_countGA
             (project)連結 MACsec 傳入錯誤 | |
| DELTA、DOUBLE、{errors}互連 | 實體連結上的 MACSEC 傳入錯誤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nk_id:
個別實體電路的 ID。 | 
| network/interconnect/link/macsec/received_control_packets_countGA
             (project)連結 MACsec 傳入控制封包 | |
| DELTA、DOUBLE、{packets}互連 | 實體連結上的 MACsec 輸入控制封包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nk_id:
個別實體電路的 ID。 | 
| network/interconnect/link/macsec/received_data_packets_countGA
             (project)連結 MACsec 傳入資料封包 | |
| DELTA、DOUBLE、{packets}互連 | 實體連結上的 MACsec 輸入資料封包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nk_id:
個別實體電路的 ID。 | 
| network/interconnect/link/macsec/send_dropped_packets_countGA
             (project)連結 MACsec 輸出丟棄封包 | |
| DELTA、DOUBLE、{packets}互連 | 實體連結上遭 MACsec 捨棄的輸出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nk_id:
個別實體電路的 ID。 | 
| network/interconnect/link/macsec/send_errors_countGA
             (project)連結 MACsec 輸出錯誤 | |
| DELTA、DOUBLE、{errors}互連 | 實體連結的 MACsec 輸出錯誤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nk_id:
個別實體電路的 ID。 | 
| network/interconnect/link/macsec/sent_control_packets_countGA
             (專案)連結 MACsec 輸出控制封包 | |
| DELTA、DOUBLE、{packets}互連 | 實體連結上的 MACsec 輸出控制封包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nk_id:
個別實體電路的 ID。 | 
| network/interconnect/link/macsec/sent_data_packets_countGA
             (project)連結 MACsec 輸出資料封包 | |
| DELTA、DOUBLE、{packets}互連 | 實體連結上的 MACsec 輸出資料封包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nk_id:
個別實體電路的 ID。 | 
| network/interconnect/link/operationalGA
             (project)線路運作狀態 | |
| GAUGE、BOOL、互連 | 線路的運作狀態是否為「正常」。這項指標適用於個別實體電路。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nk_id:
個別實體電路的 ID。 | 
| network/interconnect/link/rx_powerGA
             (專案)電路接收功率 | |
| GAUGE、DOUBLE、{dBm}互連 | 透過實體電路接收的光訊號強度。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nk_id:
個別實體電路的 ID。laser_index:
                (INT64)
              個別電路上的雷射通道索引。 | 
| network/interconnect/link/tx_powerGA
             (project)電路傳輸功率 | |
| GAUGE、DOUBLE、{dBm}互連 | 透過實體電路傳輸的光訊號強度。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nk_id:
個別實體電路的 ID。laser_index:
                (INT64)
              個別電路上的雷射通道索引。 | 
| network/interconnect/operationalGA
             (專案)運作狀態 | |
| GAUGE、BOOL、互連 | 互連網路的運作狀態是否為「正常」。這項指標專指匯總 LACP 組合。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interconnect/receive_errors_countGA
             (專案)Ingress 錯誤 | |
| DELTA、DOUBLE、{errors}互連 | 接收封包時發生錯誤的次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interconnect/received_bytes_countGA
             (專案)傳入位元組 | |
| DELTA、DOUBLE、By互連 | 收到的輸入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interconnect/received_unicast_packets_countGA
             (project)Ingress Unicast Packets | |
| DELTA、DOUBLE、{packets}互連 | 收到的輸入單點播送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interconnect/send_errors_countGA
             (project)Egress Errors | |
| DELTA、DOUBLE、{errors}互連 | 傳送封包時發生錯誤的次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interconnect/sent_bytes_countGA
             (project)Egress Bytes | |
| DELTA、DOUBLE、By互連 | 傳送的輸出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interconnect/sent_unicast_packets_countGA
             (project)Egress Unicast Packets | |
| DELTA、DOUBLE、{packets}互連 | 傳送的單點傳播輸出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wire_endpoint/dst_to_src_received_bytes_countGA
             (project)在來源互連網路測量的輸出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wire_endpoint | 傳送給顧客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wire_endpoint/dst_to_src_received_packets_countGA
             (專案)輸出封包,在來源互連網路測量。 | |
| DELTA、INT64、{packets}wire_endpoint | 傳送給顧客的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wire_endpoint/dst_to_src_sent_bytes_countGA
             (專案)在目的地互連網路測量的連入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wire_endpoint | 從客戶收到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wire_endpoint/dst_to_src_sent_packets_countGA
             (project)在目的地互連網路測量的連入封包。 | |
| DELTA、INT64、{packets}wire_endpoint | 從客戶端收到的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wire_endpoint/excess_dropped_bytes_countGA
             (project)在來源互連測量的頻寬超出量捨棄位元組總數。 | |
| DELTA、INT64、Bywire_endpoint | 由於超出未計量和計量頻寬總和限制而捨棄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wire_endpoint/inline_probe_countGA
             (專案)內嵌探針 | |
| DELTA、INT64、{packets}wire_endpoint | 過去一分鐘內,具有特定狀態的內嵌探針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status:
              SUCCESS 或 FAILURE。 | 
| network/wire_endpoint/inline_probe_latencyBeta 版
             (project)Inline Probe RTT Latency | |
| GAUGE、INT64、mswire_endpoint | 以毫秒為單位的虛擬線路內嵌探測 RTT 延遲時間。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wire_endpoint/metered_received_bytes_countGA
             (project)計量收到的位元組數,在來源互連中測量輸入流量。 | |
| DELTA、INT64、Bywire_endpoint | 從客戶端接收的位元組數超出免計費頻寬上限,但未超過計費頻寬上限。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wire_endpoint/operationalGA
             (專案)運作狀態 | |
| GAUGE、BOOL、wire_endpoint | 電線的運作狀態。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wire_endpoint/out_of_band_probe_countGA
             (專案)頻外探測 | |
| DELTA、INT64、{packets}wire_endpoint | 過去一分鐘內,處於特定狀態的探測數量。探測會經過這個互連網路的路由器和 remote_interface 的路由器之間的虛擬線路。雖然路由器相同,但探測器虛擬線路與您的虛擬線路不同,因此探測器屬於頻外。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status:
              SUCCESS 或 FAILURE。 | 
| network/wire_endpoint/out_of_band_probe_latencyGA
             (project)Out of Band Probe RTT Latency | |
| GAUGE、INT64、mswire_endpoint | Pseudowire 頻外探測 RTT 延遲時間 (毫秒)。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wire_endpoint/src_to_dst_received_bytes_countGA
             (專案)在目的地互連測量的輸出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wire_endpoint | 傳送給顧客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wire_endpoint/src_to_dst_received_packets_countGA
             (專案)在目的地互連網路測量的輸出封包。 | |
| DELTA、INT64、{packets}wire_endpoint | 傳送給顧客的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wire_endpoint/src_to_dst_sent_bytes_countGA
             (project)在來源互連測量的連入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wire_endpoint | 從客戶收到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wire_endpoint/src_to_dst_sent_packets_countGA
             (專案)在來源互連網路測量的輸入封包。 | |
| DELTA、INT64、{packets}wire_endpoint | 從客戶端收到的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etwork/wire_endpoint/unmetered_received_bytes_countGA
             (project)在來源互連網路測量的未計量接收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wire_endpoint | 從客戶收到的位元組數,且屬於指定的免計費頻寬。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直播
Live Stream API 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測試版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livestream.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channel/distribution_dropped_packets_countBeta 版
             (專案)分配丟棄的封包數 | |
| DELTA、INT64、1livestream.googleapis.com/Channel | 自上次取樣以來,分配輸出遭捨棄的封包數。 distribution_key:
              發布項目的鍵。distribution_type:
              發布類型,可以是 [RTMP_PUSH、SRT_PUSH]。 | 
| channel/distribution_published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發布的發行內容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livestream.googleapis.com/Channel | 自上次取樣後,發布的位元組數 (適用於發布輸出內容)。 distribution_key:
              發布項目的鍵。distribution_type:
              發布類型,可以是 [RTMP_PUSH、SRT_PUSH]。 | 
| channel/distribution_published_packets_countBETA 版
             (專案)發布的封包數 | |
| DELTA、INT64、1livestream.googleapis.com/Channel | 自上次取樣後,發布的封包數 (適用於發布輸出)。 distribution_key:
              發布項目的鍵。distribution_type:
              發布類型,可以是 [RTMP_PUSH、SRT_PUSH]。 | 
| channel/distribution_rttBETA 版
             (專案)發布 RTT | |
| DELTA、DISTRIBUTION、mslivestream.googleapis.com/Channel | 以毫秒為單位,顯示分配輸出連線的 RTT (封包往返時間) 分布情形。 distribution_type:
              發布類型,可以是 [RTMP_PUSH、SRT_PUSH]。distribution_key:
              發布項目的鍵。 | 
| channel/distribution_stateBETA 版
             (專案)發布狀態 | |
| GAUGE、INT64、1livestream.googleapis.com/Channel | 特定時間點的發布狀態。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distribution_key:
              發布項目的鍵。distribution_type:
              發布類型,可以是 [RTMP_PUSH、SRT_PUSH]。state:
              發布狀態,可以是 [NOT_READY、READY、ERROR、AWAITING_INPUT、DISTRIBUTING]。 | 
| channel/dropped_packets_countBeta 版
             (專案)遭捨棄的封包數 | |
| DELTA、INT64、1livestream.googleapis.com/Channel | 上次取樣以來遭捨棄的封包數。 input_type:
              輸入類型,可以是 [RTMP_PUSH, SRT_PUSH] 其中之一。input_attachment:
              附加輸入資源的鍵。 | 
| channel/input_rttBETA
             (project)輸入 RTT | |
| DELTA、DISTRIBUTION、mslivestream.googleapis.com/Channel | 輸入連線的 RTT (封包往返時間) 分布情形,以毫秒為單位。 input_type:
              輸入類型,可以是 [RTMP_PUSH, SRT_PUSH] 其中之一。input_attachment:
              附加輸入資源的鍵。 | 
| channel/published_bytes_countBETA
             (project)Published bytes count | |
| DELTA、INT64、Bylivestream.googleapis.com/Channel | 自上次取樣以來,媒體片段發布的位元組數。 mux_stream:
              輸出多工串流的鍵。 | 
| channel/received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接收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livestream.googleapis.com/Channel | 自上次取樣以來收到的位元組數。 input_type:
              輸入類型,可以是 [RTMP_PUSH, SRT_PUSH] 其中之一。input_attachment:
              附加輸入資源的鍵。 | 
| channel/received_packets_countBeta 版
             (專案)接收的封包數 | |
| DELTA、INT64、1livestream.googleapis.com/Channel | 自上次取樣以來收到的封包數。 input_type:
              輸入類型,可以是 [RTMP_PUSH, SRT_PUSH] 其中之一。input_attachment:
              附加輸入資源的鍵。 | 
| channel/streaming_stateBETA
             (project)Streaming state | |
| GAUGE、INT64、1livestream.googleapis.com/Channel | 頻道在特定時間點的串流狀態。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streaming_state:
              頻道串流狀態,可以是 [STREAMING、AWAITING_INPUT、STREAMING_ERROR、STREAMING_NO_INPUT、STOPPED、STARTING、STOPPING] 其中之一。 | 
loadbalancing
Cloud Load Balancing 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Beta 版 GA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loadbalancing.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https/backend_latenciesGA
             (project)後端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https_lb_rule | 從 Proxy 將要求傳送至後端,到 Proxy 從後端接收回應的最後一個位元組所計算出的延遲時間分布情形。如果是服務擴充功能,這個值代表負載平衡器與擴充功能後端之間,每個 ProcessingRequest/ProcessingResponse 配對的延遲時間總和。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tocol:
              用戶端使用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HTTP/1.0、HTTP/1.1、HTTP/2.0、SPDY、UNKNOWN] 其中之一。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load_balancing_scheme:
負載平衡架構:EXTERNAL 或 EXTERNAL_MANAGED。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proxy_continent:
              處理命中的 HTTP Proxy 所在的大陸,例如「美洲」、「歐洲」或「亞洲」。cache_result:
              Proxy 服務 HTTP 要求時的快取結果:「HIT」、「MISS」、「DISABLED」或「UNKNOWN」。client_country:
              發出 HTTP 要求的用戶端國家/地區 (例如「美國」、「德國」)。 | 
| https/backend_request_bytes_countGA
             (project)後端要求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https_lb_rule | 以要求形式從外部 HTTP(S) 負載平衡器傳送至後端的位元組數。如果是服務擴充功能,這個值代表從負載平衡器傳送至擴充功能後端的位元組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後端回應代碼。load_balancing_scheme:
負載平衡架構:EXTERNAL 或 EXTERNAL_MANAGED。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後端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proxy_continent:
              處理要求的 HTTP Proxy 所在的大陸,例如「America」、「Europe」或「Asia」。cache_result:
              後端提供 HTTP 要求時的快取結果 (快取命中會抽象化為後端要求):「HIT」、「MISS」、「DISABLED」或「UNKNOWN」。 | 
| https/backend_request_countGA
             (專案)後端要求計數 | |
| DELTA、INT64、1https_lb_rule | 外部 HTTP(S) 負載平衡器後端服務的要求數量。如果是服務擴充功能,這個值代表負載平衡器與擴充功能後端之間的 gRPC 串流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後端回應代碼。load_balancing_scheme:
負載平衡架構:EXTERNAL 或 EXTERNAL_MANAGED。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後端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proxy_continent:
              處理要求的 HTTP Proxy 所在的大陸,例如「America」、「Europe」或「Asia」。cache_result:
              後端提供 HTTP 要求時的快取結果 (快取命中會抽象化為後端要求):「HIT」、「MISS」、「DISABLED」或「UNKNOWN」。 | 
| https/backend_response_bytes_countGA
             (project)後端回應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https_lb_rule | 以回應形式從後端 (或快取) 傳送至外部 HTTP(S) 負載平衡器的位元組數。如果是服務擴充功能,這個值代表負載平衡器從擴充功能後端接收的位元組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後端回應代碼。load_balancing_scheme:
負載平衡架構:EXTERNAL 或 EXTERNAL_MANAGED。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後端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proxy_continent:
              處理要求的 HTTP Proxy 所在的大陸,例如「America」、「Europe」或「Asia」。cache_result:
              後端提供 HTTP 要求時的快取結果 (快取命中會抽象化為後端要求):「HIT」、「MISS」、「DISABLED」或「UNKNOWN」。 | 
| https/external/regional/backend_latenciesGA
             (專案)後端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http_external_regional_lb_rule | 從 Proxy 將要求傳送至後端,到 Proxy 從後端接收回應的最後一個位元組所計算出的延遲時間分布情形。如果是服務擴充功能,這個值代表負載平衡器與擴充功能後端之間,每個 ProcessingRequest/ProcessingResponse 配對的延遲時間總和。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tocol:
              用戶端使用的通訊協定:「HTTP/1.0」、「HTTP/1.1」、「HTTP/2.0」、「QUIC/HTTP/2.0」或「UNKNOWN」。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cache_result:
              Proxy 服務 HTTP 要求時的快取結果:「HIT」、「MISS」、「DISABLED」或「UNKNOWN」。client_country:
              發出 HTTP 要求的用戶端國家/地區 (例如「美國」、「德國」)。 | 
| https/external/regional/backend_request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每個外部區域 HTTPS 負載平衡器的後端要求位元組計數 | |
| DELTA、INT64、Byhttp_external_regional_lb_rule | 以要求形式從區域型外部 HTTP(S) 負載平衡器傳送至後端的位元組數。如果是服務擴充功能,這個值代表從負載平衡器傳送至擴充功能後端的位元組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9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 | 
| https/external/regional/backend_request_countBETA 版
             (project)每個外部區域 HTTPS 負載平衡器的後端要求計數 | |
| DELTA、INT64、1http_external_regional_lb_rule | 區域外部 HTTP(S) 負載平衡器後端服務的要求數量。如果是服務擴充功能,這個值代表負載平衡器與擴充功能後端之間的 gRPC 串流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9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 | 
| https/external/regional/backend_response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每個外部區域 HTTPS 負載平衡器的後端回應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http_external_regional_lb_rule | 以回應形式從後端傳送至區域型外部 HTTP(S) 負載平衡器的位元組數。如果是服務擴充功能,這個值代表負載平衡器從擴充功能後端接收的位元組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9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 | 
| https/external/regional/request_bytes_countGA
             (project)要求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http_external_regional_lb_rule | 以要求形式從用戶端傳送至 HTTP/S 負載平衡器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9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tocol:
              用戶端使用的通訊協定:「HTTP/1.0」、「HTTP/1.1」、「HTTP/2.0」、「QUIC/HTTP/2.0」或「UNKNOWN」。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cache_result:
              Proxy 服務 HTTP 要求時的快取結果:「HIT」、「MISS」、「DISABLED」或「UNKNOWN」。client_country:
              發出 HTTP 要求的用戶端國家/地區 (例如「美國」、「德國」)。 | 
| https/external/regional/request_countGA
             (專案)要求計數 | |
| DELTA、INT64、1http_external_regional_lb_rule | HTTP/S 負載平衡器服務的要求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9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tocol:
              用戶端使用的通訊協定:「HTTP/1.0」、「HTTP/1.1」、「HTTP/2.0」、「QUIC/HTTP/2.0」或「UNKNOWN」。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cache_result:
              Proxy 服務 HTTP 要求時的快取結果:「HIT」、「MISS」、「DISABLED」或「UNKNOWN」。client_country:
              發出 HTTP 要求的用戶端國家/地區 (例如「美國」、「德國」)。 | 
| https/external/regional/response_bytes_countGA
             (project)回應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http_external_regional_lb_rule | 以回應形式從 HTTP/S 負載平衡器傳送至用戶端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9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tocol:
              用戶端使用的通訊協定:「HTTP/1.0」、「HTTP/1.1」、「HTTP/2.0」、「QUIC/HTTP/2.0」或「UNKNOWN」。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cache_result:
              Proxy 服務 HTTP 要求時的快取結果:「HIT」、「MISS」、「DISABLED」或「UNKNOWN」。client_country:
              發出 HTTP 要求的用戶端國家/地區 (例如「美國」、「德國」)。 | 
| https/external/regional/total_latenciesGA
             (專案)總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http_external_regional_lb_rule | 從 Proxy 接收要求,到 Proxy 在最後一個回應位元組上從用戶端接收 ACK 所計算出的延遲時間分布情形。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9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tocol:
              用戶端使用的通訊協定:「HTTP/1.0」、「HTTP/1.1」、「HTTP/2.0」、「QUIC/HTTP/2.0」或「UNKNOWN」。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cache_result:
              Proxy 服務 HTTP 要求時的快取結果:「HIT」、「MISS」、「DISABLED」或「UNKNOWN」。client_country:
              發出 HTTP 要求的用戶端國家/地區 (例如「美國」、「德國」)。 | 
| https/frontend_tcp_rttGA
             (project)前端 RTT | |
| DELTA、DISTRIBUTION、mshttps_lb_rule | 針對用戶端和 Proxy 之間的每個連線,測量 RTT 分布情況。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load_balancing_scheme:
負載平衡架構:EXTERNAL 或 EXTERNAL_MANAGED。proxy_continent:
              處理命中的 HTTP Proxy 所在的大陸,例如「美洲」、「歐洲」或「亞洲」。client_country:
              發出 HTTP 要求的用戶端國家/地區 (例如「美國」、「德國」)。 | 
| https/internal/backend_latenciesGA
             (專案)後端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internal_http_lb_rule | 從內部應用程式負載平衡器 Proxy 將要求傳送至後端,到 Proxy 從後端接收回應的最後一個位元組所計算出的延遲時間分布情形。如果是服務擴充功能,這個值代表負載平衡器與擴充功能後端之間,每個 ProcessingRequest/ProcessingResponse 配對的延遲時間總和。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9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tocol:
              用戶端使用的通訊協定:「HTTP/1.0」、「HTTP/1.1」、「HTTP/2.0」、「SPDY」或「UNKNOWN」。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cache_result:
              Proxy 服務 HTTP 要求時的快取結果:「HIT」、「MISS」、「DISABLED」或「UNKNOWN」。 | 
| https/internal/backend_request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每個內部 HTTPS 負載平衡器的後端要求位元組計數 | |
| DELTA、INT64、Byinternal_http_lb_rule | 以要求形式從內部 HTTP(S) 負載平衡器傳送至後端的位元組數。如果是服務擴充功能,這個值代表從負載平衡器傳送至擴充功能後端的位元組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9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 | 
| https/internal/backend_request_countBETA 版
             (project)每個內部 HTTPS 負載平衡器的後端要求計數 | |
| DELTA、INT64、1internal_http_lb_rule | 內部 HTTP(S) 負載平衡器後端服務的要求數量。如果是服務擴充功能,這個值代表負載平衡器與擴充功能後端之間的 gRPC 串流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9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 | 
| https/internal/backend_response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每個內部 HTTPS 負載平衡器的後端回應位元組計數 | |
| DELTA、INT64、Byinternal_http_lb_rule | 以回應形式從後端傳送至內部 HTTP(S) 負載平衡器的位元組數。如果是服務擴充功能,這個值代表負載平衡器從擴充功能後端接收的位元組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9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 | 
| https/internal/request_bytes_countGA
             (project)要求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internal_http_lb_rule | 以要求形式從用戶端傳送至內部應用程式負載平衡器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9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tocol:
              用戶端使用的通訊協定:「HTTP/1.0」、「HTTP/1.1」、「HTTP/2.0」、「SPDY」或「UNKNOWN」。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cache_result:
              Proxy 服務 HTTP 要求時的快取結果:「HIT」、「MISS」、「DISABLED」或「UNKNOWN」。 | 
| https/internal/request_countGA
             (專案)要求計數 | |
| DELTA、INT64、1internal_http_lb_rule | 內部應用程式負載平衡器提供服務的要求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9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tocol:
              用戶端使用的通訊協定:「HTTP/1.0」、「HTTP/1.1」、「HTTP/2.0」、「QUIC/HTTP/2.0」或「UNKNOWN」。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cache_result:
              Proxy 服務 HTTP 要求時的快取結果:「HIT」、「MISS」、「DISABLED」或「UNKNOWN」。 | 
| https/internal/response_bytes_countGA
             (project)回應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internal_http_lb_rule | 以回應形式從內部應用程式負載平衡器傳送至用戶端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9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tocol:
              用戶端使用的通訊協定:「HTTP/1.0」、「HTTP/1.1」、「HTTP/2.0」、「SPDY」或「UNKNOWN」。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cache_result:
              Proxy 服務 HTTP 要求時的快取結果:「HIT」、「MISS」、「DISABLED」或「UNKNOWN」。 | 
| https/internal/total_latenciesGA
             (專案)總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internal_http_lb_rule | 從內部應用程式負載平衡器 Proxy 接收要求,到 Proxy 在最後一個回應位元組上從用戶端接收 ACK 所計算出的延遲時間分布情形。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9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tocol:
              用戶端使用的通訊協定:「HTTP/1.0」、「HTTP/1.1」、「HTTP/2.0」、「SPDY」或「UNKNOWN」。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cache_result:
              Proxy 服務 HTTP 要求時的快取結果:「HIT」、「MISS」、「DISABLED」或「UNKNOWN」。 | 
| https/request_bytes_countGA
             (project)要求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https_lb_rule | 以要求形式從用戶端傳送至外部 HTTP(S) 負載平衡器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tocol:
              用戶端使用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HTTP/1.0、HTTP/1.1、HTTP/2.0、SPDY、UNKNOWN] 其中之一。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load_balancing_scheme:
負載平衡架構:EXTERNAL 或 EXTERNAL_MANAGED。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proxy_continent:
              處理命中的 HTTP Proxy 所在的大陸,例如「美洲」、「歐洲」或「亞洲」。cache_result:
              Proxy 服務 HTTP 要求的快取結果:「HIT」、「MISS」、「DISABLED」、「PARTIAL_HIT」(部分要求從快取提供,部分要求從後端提供) 或「UNKNOWN」。client_country:
              發出 HTTP 要求的用戶端國家/地區 (例如「美國」、「德國」)。 | 
| https/request_countGA
             (專案)要求計數 | |
| DELTA、INT64、1https_lb_rule | 外部 HTTP(S) 負載平衡器提供服務的要求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tocol:
              用戶端使用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HTTP/1.0、HTTP/1.1、HTTP/2.0、QUIC/HTTP/2.0、UNKNOWN] 其中之一。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load_balancing_scheme:
負載平衡架構:EXTERNAL 或 EXTERNAL_MANAGED。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proxy_continent:
              處理命中的 HTTP Proxy 所在的大陸,例如「美洲」、「歐洲」或「亞洲」。cache_result:
              Proxy 服務 HTTP 要求的快取結果:「HIT」、「MISS」、「DISABLED」、「PARTIAL_HIT」(部分要求從快取提供,部分要求從後端提供) 或「UNKNOWN」。client_country:
              發出 HTTP 要求的用戶端國家/地區 (例如「美國」、「德國」)。 | 
| https/response_bytes_countGA
             (project)回應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https_lb_rule | 以回應形式從外部 HTTP(S) 負載平衡器傳送至用戶端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tocol:
              用戶端使用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HTTP/1.0、HTTP/1.1、HTTP/2.0、SPDY、UNKNOWN] 其中之一。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load_balancing_scheme:
負載平衡架構:EXTERNAL 或 EXTERNAL_MANAGED。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proxy_continent:
              處理命中的 HTTP Proxy 所在的大陸,例如「美洲」、「歐洲」或「亞洲」。cache_result:
              Proxy 服務 HTTP 要求的快取結果:「HIT」、「MISS」、「DISABLED」、「PARTIAL_HIT」(部分要求從快取提供,部分要求從後端提供) 或「UNKNOWN」。client_country:
              發出 HTTP 要求的用戶端國家/地區 (例如「美國」、「德國」)。 | 
| https/total_latenciesGA
             (專案)總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https_lb_rule | 從外部 HTTP(S) 負載平衡器 Proxy 接收要求,到 Proxy 在最後一個回應位元組上從用戶端接收 ACK 所計算出的延遲時間分布情形。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tocol:
              用戶端使用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HTTP/1.0、HTTP/1.1、HTTP/2.0、SPDY、UNKNOWN] 其中之一。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load_balancing_scheme:
負載平衡架構:EXTERNAL 或 EXTERNAL_MANAGED。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proxy_continent:
              處理命中的 HTTP Proxy 所在的大陸,例如「美洲」、「歐洲」或「亞洲」。cache_result:
              Proxy 服務 HTTP 要求的快取結果:「HIT」、「MISS」、「DISABLED」、「PARTIAL_HIT」(部分要求從快取提供,部分要求從後端提供) 或「UNKNOWN」。client_country:
              發出 HTTP 要求的用戶端國家/地區 (例如「美國」、「德國」)。 | 
| l3/external/egress_bytes_countGA
             (專案)輸出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loadbalancing.googleapis.com/ExternalNetworkLoadBalancerRule tcp_lb_rule udp_lb_rule | 從外部網路負載平衡器後端傳送至用戶端的位元組數。如果是 TCP 流量,這項指標只會計算應用程式串流中的位元組。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client_continent:
              啟動外部網路負載平衡器流程的用戶端所在的大陸。client_country:
              啟動外部網路負載平衡器流程的用戶端所在國家/地區。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除了 loadbalancing.googleapis.com/ExternalNetworkLoadBalancerRule 以外,所有資源的此欄位都會留空。 | 
| l3/external/egress_packets_countGA
             (project)Egress packets count | |
| DELTA、INT64、1loadbalancing.googleapis.com/ExternalNetworkLoadBalancerRule tcp_lb_rule udp_lb_rule | 從外部網路負載平衡器後端傳送至用戶端的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client_continent:
              啟動外部網路負載平衡器流程的用戶端所在的大陸。client_country:
              啟動外部網路負載平衡器流程的用戶端所在國家/地區。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除了 loadbalancing.googleapis.com/ExternalNetworkLoadBalancerRule 以外,所有資源的此欄位都會留空。 | 
| l3/external/ingress_bytes_countGA
             (專案)Ingress 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loadbalancing.googleapis.com/ExternalNetworkLoadBalancerRule tcp_lb_rule udp_lb_rule | 從用戶端傳送至外部網路負載平衡器後端的位元組數。如果是 TCP 流量,這項指標只會計算應用程式串流中的位元組。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client_continent:
              啟動外部網路負載平衡器流程的用戶端所在的大陸。client_country:
              啟動外部網路負載平衡器流程的用戶端所在國家/地區。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除了 loadbalancing.googleapis.com/ExternalNetworkLoadBalancerRule 以外,所有資源的此欄位都會留空。 | 
| l3/external/ingress_packets_countGA
             (project)Ingress packets count | |
| DELTA、INT64、1loadbalancing.googleapis.com/ExternalNetworkLoadBalancerRule tcp_lb_rule udp_lb_rule | 從用戶端傳送至外部網路負載平衡器後端的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client_continent:
              啟動外部網路負載平衡器流程的用戶端所在的大陸。client_country:
              啟動外部網路負載平衡器流程的用戶端所在國家/地區。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除了 loadbalancing.googleapis.com/ExternalNetworkLoadBalancerRule 以外,所有資源的此欄位都會留空。 | 
| l3/external/rtt_latenciesGA
             (專案)RTT 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loadbalancing.googleapis.com/ExternalNetworkLoadBalancerRule tcp_lb_rule | 針對外部網路負載平衡器,透過 TCP 連線測得的往返時間延遲分佈情形。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client_continent:
              啟動外部網路負載平衡器流程的用戶端所在的大陸。client_country:
              啟動外部網路負載平衡器流程的用戶端所在國家/地區。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如果資源是 loadbalancing.googleapis.com/ExternalNetworkLoadBalancerRule,則設為 TCP,否則為空白。 | 
| l3/internal/egress_bytes_countGA
             (專案)每個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的輸出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internal_tcp_lb_rule internal_udp_lb_rule | 從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後端傳送至用戶端的位元組數 (如果是 TCP 流量,則只會計算應用程式串流上的位元組)。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client_project_id: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專案 ID。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client_network: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網路。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client_subnetwork: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子網路。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client_zone: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所在區域。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 | 
| l3/internal/egress_packets_countGA
             (專案)每個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的輸出封包 | |
| DELTA、INT64、1internal_tcp_lb_rule internal_udp_lb_rule | 從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傳送至用戶端的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client_project_id: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專案 ID。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client_network: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網路。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client_subnetwork: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子網路。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client_zone: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所在區域。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 | 
| l3/internal/ingress_bytes_countGA
             (專案)每個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的連入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internal_tcp_lb_rule internal_udp_lb_rule | 從用戶端傳送至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後端的位元組數 (如果是 TCP 流量,則只會計算應用程式串流上的位元組)。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client_project_id: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專案 ID。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client_network: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網路。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client_subnetwork: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子網路。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client_zone: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所在區域。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 | 
| l3/internal/ingress_packets_countGA
             (專案)每個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的連入封包數 | |
| DELTA、INT64、1internal_tcp_lb_rule internal_udp_lb_rule | 從用戶端傳送至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後端的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client_project_id: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專案 ID。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client_network: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網路。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client_subnetwork: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子網路。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client_zone: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所在區域。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 | 
| l3/internal/rtt_latenciesGA
             (專案)每個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的 RTT 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internal_tcp_lb_rule | 針對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流量,透過 TCP 連線測得的 RTT 分佈情形。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client_project_id: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專案 ID。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client_network: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網路。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client_subnetwork: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子網路。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client_zone:
              與內部 TCP/UDP 負載平衡器通訊的用戶端執行個體所在區域。如果用戶端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CLIENT_IS_EXTERNAL。 | 
| l4_proxy/egress_bytes_countGA
             (project)Egress bytes | |
| DELTA、INT64、Byl4_proxy_rule | 透過 Proxy 從 VM 傳送至用戶端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client_country:
              流量來源用戶端的國家/地區,例如「美國」或「德國」。 | 
| l4_proxy/ingress_bytes_countGA
             (project)Ingress bytes | |
| DELTA、INT64、Byl4_proxy_rule | 透過 Proxy 從用戶端傳送至 VM 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client_country:
              流量來源用戶端的國家/地區,例如「美國」或「德國」。 | 
| l4_proxy/tcp/closed_connections_countGA
             (project)Closed connections | |
| DELTA、INT64、1l4_proxy_rule | 透過 TCP Proxy 或 SSL Proxy 負載平衡器終止的連線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client_country:
              流量來源用戶端的國家/地區,例如「美國」或「德國」。 | 
| l4_proxy/tcp/new_connections_countBETA
             (project)新連結 | |
| DELTA、INT64、1l4_proxy_rule | 透過 TCP Proxy 或 SSL Proxy 負載平衡器開啟的連線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client_country:
              流量來源用戶端的國家/地區,例如「美國」或「德國」。 | 
| subnet/proxy_only/addressesGA
             (專案)僅限 Proxy 的位址 | |
| GAUGE、INT64、1gce_subnetwork | 目前各州僅限使用 Proxy 位址的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state:
              地址的狀態,可以是 [used, free]。 | 
| tcp_ssl_proxy/closed_connectionsGA
             (project)Closed connections | |
| DELTA、INT64、1tcp_ssl_proxy_rule | 透過 TCP Proxy 或 SSL Proxy 負載平衡器終止的連線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xy_continent:
              處理連線的 SSL Proxy 所在洲別:「America」、「Europe」或「Asia」。client_country:
              開啟 TCP/SSL 連線的用戶端所在國家/地區 (例如「美國」、「德國」)。 | 
| tcp_ssl_proxy/egress_bytes_countGA
             (project)Egress bytes | |
| DELTA、INT64、Bytcp_ssl_proxy_rule | 透過 Proxy 從 VM 傳送至用戶端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xy_continent:
              處理連線的 Proxy 所在的大陸:'America'、'Europe' 或 'Asia'。client_country:
              開啟 TCP/SSL 連線的用戶端所在國家/地區 (例如「美國」、「德國」)。 | 
| tcp_ssl_proxy/frontend_tcp_rttGA
             (project)前端 RTT | |
| DELTA、DISTRIBUTION、mstcp_ssl_proxy_rule | 每當應用程式層位元組從 Proxy 傳送至用戶端時,Proxy 的 TCP 堆疊會測量順暢 RTT (以毫秒為單位),並顯示分佈情況。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xy_continent:
              處理連線的 SSL Proxy 所在洲別:「America」、「Europe」或「Asia」。client_country:
              開啟 TCP/SSL 連線的用戶端所在國家/地區 (例如「美國」、「德國」)。 | 
| tcp_ssl_proxy/ingress_bytes_countGA
             (project)Ingress bytes | |
| DELTA、INT64、Bytcp_ssl_proxy_rule | 透過 Proxy 從用戶端傳送至 VM 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xy_continent:
              處理連線的 Proxy 所在的大陸:'America'、'Europe' 或 'Asia'。client_country:
              開啟 TCP/SSL 連線的用戶端所在國家/地區 (例如「美國」、「德國」)。 | 
| tcp_ssl_proxy/new_connectionsGA
             (專案)已開啟新的連線 | |
| DELTA、INT64、1tcp_ssl_proxy_rule | 透過 TCP Proxy 或 SSL Proxy 負載平衡器建立的連線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xy_continent:
              處理連線的 SSL Proxy 所在洲別:「America」、「Europe」或「Asia」。client_country:
              開啟 TCP/SSL 連線的用戶端所在國家/地區 (例如「美國」、「德國」)。 | 
| tcp_ssl_proxy/open_connectionsGA
             (專案)開啟連線 | |
| GAUGE、INT64、1tcp_ssl_proxy_rule | 目前透過 TCP Proxy 或 SSL Proxy 負載平衡器建立的待處理連線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oxy_continent:
              處理連線的 SSL Proxy 所在洲別:「America」、「Europe」或「Asia」。client_country:
              開啟 TCP/SSL 連線的用戶端所在國家/地區 (例如「美國」、「德國」)。 | 
記錄
Cloud Logging 中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Beta 版 GA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logging.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billing/bytes_ingestedGA
             (專案)串流至記錄檔儲存空間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global | 透過串流儲存至記錄檔 bucket 的位元組數,以便用於建立索引、查詢及分析;最多可儲存資料 30 天。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esource_type:
記錄項目的受監控資源類型。 | 
| billing/bytes_storedBETA
             (project)記錄保留時間 | |
| GAUGE、INT64、Byglobal | 超過預設 30 天保留期限的記錄檔數量。如果記錄儲存區的保留期限從未超過 30 天,系統就不會保留任何資料。如果記錄檔值區的保留期限縮短為 30 天,這項指標的值可能會為零。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data_type:
              這個欄位表示,系統會針對超過預設 30 天保留期限的記錄檔容量收費。所有回報的保留項目資料類型都會設為 `CHARGED`。log_bucket_location:
              記錄 bucket 所在位置。log_bucket_id:
              記錄儲存區的 ID。 | 
| billing/log_bucket_bytes_ingestedBeta 版
             (project)串流至記錄值區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global | 透過串流儲存至記錄檔 bucket 的位元組數,以便用於建立索引、查詢及分析;最多可儲存資料 30 天。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g_source:
              記錄來源的資源容器。resource_type:
              串流至記錄檔儲存空間的記錄受控資源類型。log_bucket_location:
              記錄值區所在位置。log_bucket_id:
              記錄儲存區的 ID。 | 
| billing/log_bucket_monthly_bytes_ingestedBeta 版
             (project)每月串流至記錄值區的位元組數 | |
| GAUGE、INT64、Byglobal | 本月至今,透過串流儲存至記錄檔 bucket 的位元組數,以便用於建立索引、查詢及分析;最多可儲存資料 30 天。每 180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6000 秒無法查看資料。 log_source:
              記錄來源的資源容器。resource_type:
              串流至記錄檔儲存空間的記錄受控資源類型。log_bucket_location:
              記錄值區所在位置。log_bucket_id:
              記錄儲存區的 ID。 | 
| billing/monthly_bytes_ingestedGA
             (專案)每月串流至記錄檔儲存空間的位元組數 | |
| GAUGE、INT64、Byglobal | 本月至今,透過串流傳輸至記錄檔 bucket 的位元組數,以便用於建立索引、查詢及分析;記錄檔 bucket 最多可儲存資料 30 天。每 180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600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source_type:
記錄項目的受監控資源類型。 | 
| byte_countGA
             (project)記錄檔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 | 儲存在至少一個記錄檔 bucket 中的記錄檔項目總位元組數,這些項目可能是直接寫入,也可能是透過專案接收器轉送至這個專案。每 60 秒取樣一次。 log:
記錄的名稱。severity:
              記錄項目的嚴重程度。 | 
| dropped_log_entry_count已淘汰
             (project)記錄指標錯誤 (已淘汰) | |
| DELTA、INT64、1 | 請改用「logging.googleapis.com/logs_based_metrics_error_count」。每 60 秒取樣一次。 log:
記錄的名稱。 | 
| exports/byte_countGA
             (專案)匯出的記錄檔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logging_sink | 匯出的記錄項目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4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exports/error_countGA
             (專案)匯出記錄檔項目失敗 | |
| DELTA、INT64、1logging_sink | 無法匯出的記錄項目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4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exports/log_entry_countGA
             (專案)匯出的記錄項目 | |
| DELTA、INT64、1logging_sink | 匯出的記錄項目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4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log_entry_countGA
             (專案)記錄項目 | |
| DELTA、INT64、1 | 儲存在至少一個記錄檔 bucket 中的記錄項目數量,這些項目可直接寫入,或透過專案接收器轉送至這個專案。記錄項目預設會保留 30 天。系統不會計入排除的記錄。每 60 秒取樣一次。 log:
記錄的名稱。severity:
              記錄項目的嚴重程度。 | 
| logs_based_metrics_error_countGA
             (project)記錄指標錯誤 | |
| DELTA、INT64、1 | 記錄項目數量,包括直接寫入或透過專案接收器轉送至這個專案,並儲存在記錄檔 bucket 中,但排除任何系統或使用者定義的記錄指標。如果記錄項目的時間戳記比實際接收時間早超過 24 小時,或晚超過 10 分鐘,就可能發生這種情況。每 60 秒取樣一次。 log:
記錄的名稱。 | 
| metric_label_cardinalityBETA 版
             (project)依標籤計算的記錄指標有效基數計數 | |
| GAUGE、INT64、1指標 | 以記錄為準的指標,每個指標標籤的基數估計值。預估值是根據約 25 小時的資料計算得出。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7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abel:
指標標籤的名稱。 | 
| metric_label_throttledBETA 版
             (專案)記錄指標標籤的節流狀態 | |
| GAUGE、BOOL、指標 | 指出是否因超出基數限制,而捨棄記錄指標的指標標籤。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7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abel:
指標標籤的名稱。 | 
| metric_throttledGA
             (project)記錄指標受到節流的狀態 | |
| GAUGE、BOOL、指標 | 指出記錄指標是否因超出有效時間序列 (基數) 限制而捨棄標籤或點。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7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time_series_countBETA 版
             (專案)記錄指標有效時間序列 (基數) 數量 | |
| GAUGE、INT64、1指標 | 記錄指標的有效時間序列 (基數) 預估數量。系統只會計算指標標籤,並在約 25 小時內計算預估值。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7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lustre
Google Cloud Managed Lustre 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發布階段: ALPHA 版 BETA 版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lustre.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instance/available_bytesBETA
             (project)可用位元組 | |
| GAUGE、INT64、Bylust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非根使用者可用的特定物件儲存空間目標 (OST) 或中繼資料目標 (MDT) 儲存空間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component:
Lustre 目標裝置的類型。target:
Lustre 目標裝置的名稱。 | 
| instance/capacity_bytesBETA
             (project)容量位元組 | |
| GAUGE、INT64、Bylust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為指定 Lustre 目標佈建的位元組數。如要取得執行個體的叢集可用資料或中繼資料空間總計,請將特定類型 Lustre 目標的所有目標容量加總。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component:
Lustre 目標裝置的類型。target:
Lustre 目標裝置的名稱。 | 
| instance/connected_clientsBETA
             (project)已連線的用戶端 | |
| GAUGE、INT64、{client}lust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目前連線至指定中繼資料目標 (MDT) 的用戶端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component:
Lustre 目標裝置的類型。這個值一律為「mdt」。target:
中繼資料目標 (MDT) 的名稱。 | 
| instance/free_bytesBeta 版
             (專案)可用的位元組數 | |
| GAUGE、INT64、Bylust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根使用者可用的特定物件儲存空間目標 (OST) 或中繼資料目標 (MDT) 儲存空間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component:
Lustre 目標裝置的類型。target:
Lustre 目標裝置的名稱。 | 
| instance/inodes_freeBeta 版
             (專案)可用的索引節點數 | |
| GAUGE、INT64、{inode}lust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指定目標上可用的 inode (物件) 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component:
Lustre 目標裝置的類型。target:
Lustre 目標裝置的名稱。 | 
| instance/inodes_maximum測試版
             (專案)inode 數量上限 | |
| GAUGE、INT64、{inode}lust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目標可容納的 inode (物件) 數量上限。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component:
Lustre 目標裝置的類型。target:
Lustre 目標裝置的名稱。 | 
| instance/io_time_milliseconds_totalBETA 版
             (project)作業延遲時間 | |
| DELTA、INT64、{operation}lust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延遲時間在分組延遲時間範圍內的讀取或寫入作業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component:
Lustre 目標裝置的類型。operation:
              作業類型。size:
              延遲時間範圍 (例如 512 包含介於 512 到 1024 毫秒之間的作業計數)。target:
Lustre 目標裝置的名稱。 | 
| instance/metadata_operations_totalBETA 版
             (專案)中繼資料作業 | |
| DELTA、INT64、{operation}lust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檔案系統在指定中繼資料目標 (MDT) 上執行的中繼資料作業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component:
              處理要求的元件。operation:
              作業類型。target:
Lustre 目標裝置的名稱。 | 
| instance/read_bytes_totalBeta 版
             (專案)資料讀取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lust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從指定物件儲存空間目標 (OST) 讀取的資料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component:
Lustre 目標裝置的類型。operation:
              作業類型。target:
Lustre 目標裝置的名稱。 | 
| instance/read_samples_totalBETA 版
             (專案)資料讀取作業 | |
| DELTA、INT64、{operation}lust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對指定物件儲存空間目標 (OST) 執行的讀取作業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component:
Lustre 目標裝置的類型。operation:
              作業類型。target:
Lustre 目標裝置的名稱。 | 
| instance/write_bytes_totalBeta 版
             (專案)資料寫入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lust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寫入指定物件儲存空間目標 (OST) 的資料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component:
Lustre 目標裝置的類型。operation:
              作業類型。target:
Lustre 目標裝置的名稱。 | 
| instance/write_samples_totalBeta 版
             (project)資料寫入作業 | |
| DELTA、INT64、{operation}lust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對指定物件儲存空間目標 (OST) 執行的寫入作業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component:
Lustre 目標裝置的類型。operation:
              作業類型。target:
Lustre 目標裝置的名稱。 | 
| quota/storage_for_1000MBps_throughput_per_TiB/exceededALPHA
             (project)Storage capacity (GiB) for a throughput of 1000 MB/s/TiB. quota exceeded error | |
| DELTA、INT64、1lustre.googleapis.com/Location | 嘗試次數超過配額指標 lustre.googleapis.com/storage_for_1000MBps_throughput_per_TiB 的上限。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network_name:
              Managed Lustre 網路名稱,格式為 projects/{project}/locations/{location}/networks/{network}。 | 
| quota/storage_for_1000MBps_throughput_per_TiB/limitALPHA
             (project)儲存空間容量 (GiB),處理量為 1000 MB/s/TiB。配額上限 | |
| GAUGE、INT64、GiBylustre.googleapis.com/Location | 配額指標 lustre.googleapis.com/storage_for_1000MBps_throughput_per_TiB 的目前限制。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network_name:
              Managed Lustre 網路名稱,格式為 projects/{project}/locations/{location}/networks/{network}。 | 
| quota/storage_for_1000MBps_throughput_per_TiB/usageALPHA
             (project)每 TiB 1000 MB/s 處理量的儲存空間容量 (GiB)。配額用量 | |
| GAUGE、INT64、GiBylustre.googleapis.com/Location | 配額指標 lustre.googleapis.com/storage_for_1000MBps_throughput_per_TiB 的目前用量。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network_name:
              Managed Lustre 網路名稱,格式為 projects/{project}/locations/{location}/networks/{network}。 | 
| quota/storage_for_125MBps_throughput_per_TiB/exceededALPHA
             (project)Storage capacity (GiB) for a throughput of 125 MB/s/TiB. quota exceeded error | |
| DELTA、INT64、1lustre.googleapis.com/Location | 嘗試次數超出配額指標 lustre.googleapis.com/storage_for_125MBps_throughput_per_TiB 的上限。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network_name:
              Managed Lustre 網路名稱,格式為 projects/{project}/locations/{location}/networks/{network}。 | 
| quota/storage_for_125MBps_throughput_per_TiB/limitALPHA
             (project)Storage capacity (GiB) for a throughput of 125 MB/s/TiB. quota limit | |
| GAUGE、INT64、GiBylustre.googleapis.com/Location | 目前配額指標 lustre.googleapis.com/storage_for_125MBps_throughput_per_TiB 的限制。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network_name:
              Managed Lustre 網路名稱,格式為 projects/{project}/locations/{location}/networks/{network}。 | 
| quota/storage_for_125MBps_throughput_per_TiB/usageALPHA
             (project)Storage capacity (GiB) for a throughput of 125 MB/s/TiB. quota usage | |
| GAUGE、INT64、GiBylustre.googleapis.com/Location | 配額指標 lustre.googleapis.com/storage_for_125MBps_throughput_per_TiB 的目前用量。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network_name:
              Managed Lustre 網路名稱,格式為 projects/{project}/locations/{location}/networks/{network}。 | 
| quota/storage_for_250MBps_throughput_per_TiB/exceededALPHA
             (project)Storage capacity (GiB) for a throughput of 250 MB/s/TiB. quota exceeded error | |
| DELTA、INT64、1lustre.googleapis.com/Location | 嘗試次數超過配額指標 lustre.googleapis.com/storage_for_250MBps_throughput_per_TiB 的上限。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network_name:
              Managed Lustre 網路名稱,格式為 projects/{project}/locations/{location}/networks/{network}。 | 
| quota/storage_for_250MBps_throughput_per_TiB/limitALPHA
             (project)每 TiB 250 MB/s 處理量的儲存空間容量 (GiB)。配額上限 | |
| GAUGE、INT64、GiBylustre.googleapis.com/Location | 配額指標 lustre.googleapis.com/storage_for_250MBps_throughput_per_TiB 的目前限制。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network_name:
              Managed Lustre 網路名稱,格式為 projects/{project}/locations/{location}/networks/{network}。 | 
| quota/storage_for_250MBps_throughput_per_TiB/usageALPHA
             (project)每秒每 TiB 250 MB 處理量的儲存空間容量 (GiB) 配額用量 | |
| GAUGE、INT64、GiBylustre.googleapis.com/Location | 配額指標 lustre.googleapis.com/storage_for_250MBps_throughput_per_TiB 的目前用量。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network_name:
              Managed Lustre 網路名稱,格式為 projects/{project}/locations/{location}/networks/{network}。 | 
| quota/storage_for_500MBps_throughput_per_TiB/exceededALPHA
             (project)Storage capacity (GiB) for a throughput of 500 MB/s/TiB. quota exceeded error | |
| DELTA、INT64、1lustre.googleapis.com/Location | 嘗試次數超過配額指標 lustre.googleapis.com/storage_for_500MBps_throughput_per_TiB 的上限。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network_name:
              Managed Lustre 網路名稱,格式為 projects/{project}/locations/{location}/networks/{network}。 | 
| quota/storage_for_500MBps_throughput_per_TiB/limitALPHA
             (project)每 TiB 500 MB/s 處理量的儲存空間容量 (GiB)。配額上限 | |
| GAUGE、INT64、GiBylustre.googleapis.com/Location | 配額指標 lustre.googleapis.com/storage_for_500MBps_throughput_per_TiB 的目前限制。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network_name:
              Managed Lustre 網路名稱,格式為 projects/{project}/locations/{location}/networks/{network}。 | 
| quota/storage_for_500MBps_throughput_per_TiB/usageALPHA
             (project)每 TiB 500 MB/s 處理量的儲存空間容量 (GiB)。配額用量 | |
| GAUGE、INT64、GiBylustre.googleapis.com/Location | 配額指標 lustre.googleapis.com/storage_for_500MBps_throughput_per_TiB 的目前用量。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network_name:
              Managed Lustre 網路名稱,格式為 projects/{project}/locations/{location}/networks/{network}。 | 
managedflink
BigQuery Engine for Apache Flink 的指標。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deployment/cpu/limit已淘汰
             (project)CPU 限制 | |
| GAUGE、DOUBLE、s{vCPU}/s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Deployment | 部署作業可使用的 vCPU 數量上限。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deployment/cpu/usage已淘汰
             (project)CPU 使用量 | |
| GAUGE、DOUBLE、s{vCPU}/s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Deployment | 部署項目目前使用的 vCPU 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deployment/disk/limit已淘汰
             (project)磁碟限制 | |
| GAUGE、INT64、By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Deployment | 部署作業可用的磁碟用量上限 (以位元組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deployment/disk/ops_usageDEPRECATED
             (project)磁碟作業用量 | |
| GAUGE、INT64、{Ops}/s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Deployment | 部署作業目前的磁碟用量,以每秒作業數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deployment/disk/usage已淘汰
             (project)磁碟用量 | |
| GAUGE、INT64、By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Deployment | 部署作業目前使用的磁碟空間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deployment/jobs/count已淘汰
             (專案)工作數量 | |
| DELTA、INT64、1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Deployment | 部署中的工作累計數量,依狀態分類。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state:
              作業的狀態。 | 
| deployment/memory/limit已淘汰
             (project)記憶體限制 | |
| GAUGE、INT64、By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Deployment | 部署作業可使用的記憶體容量上限,以位元組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deployment/memory/usage已淘汰
             (專案)記憶體用量 | |
| GAUGE、INT64、By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Deployment | 部署項目目前使用的記憶體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deployment/state已淘汰
             (專案)狀態 | |
| GAUGE、INT64、1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Deployment | 部署作業的目前狀態。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state:
部署作業的狀態。 | 
| deployment/uptime_secs已淘汰
             (project)正常運作時間 (秒) | |
| GAUGE、INT64、s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Deployment | 這項部署作業的執行秒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job/autotuning/horizontal_scaling/max_parallelism已淘汰
             (專案)工作運算單元數量上限 | |
| GAUGE、INT64、1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Job | 這項工作允許的任務時段數量上限。 | 
| job/autotuning/horizontal_scaling/min_parallelism已淘汰
             (專案)最低工作佇列數 | |
| GAUGE、INT64、1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Job | 工作允許的任務運算單元數量下限。 | 
| job/autotuning/horizontal_scaling/parallelism已淘汰
             (專案)工作時段 | |
| GAUGE、DOUBLE、1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Job | 這項作業的任務運算單元總數。 | 
| job/autotuning/horizontal_scaling/recommended_parallelism已淘汰
             (project)建議的工作時段 | |
| GAUGE、DOUBLE、1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Job | 自動調校演算法建議的任務運算單元數量。 | 
| job/state已淘汰
             (專案)狀態 | |
| GAUGE、INT64、1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Job | 工作的目前狀態。這項資料是透過 Apache Flink API 傳遞。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state:
              作業的列舉狀態 (字串)。 | 
| job/state_millis已淘汰
             (專案)狀態毫秒 | |
| GAUGE、INT64、ms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Job | 針對指定狀態,傳回工作轉換為該狀態後經過的總時間 (以毫秒為單位)。否則會傳回 0。 state:
              作業的列舉狀態字串。 | 
| job/state_total_millis已淘汰
             (project)狀態總毫秒數 | |
| GAUGE、INT64、ms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Job | 工作處於指定狀態的總時間長度 (以毫秒為單位)。 state:
              作業的列舉狀態字串。 | 
| operator/current_input_n_watermark_millis已淘汰
             (專案)目前的輸入 N 浮水印 | |
| GAUGE、INT64、ms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Operator | 這個運算子在第 N 個輸入中收到的最新輸入浮水印 (以毫秒為單位),索引從 1 開始。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operator_name:
              使用者可自然閱讀的名稱。input_index:
第 n 個輸入內容的索引。 | 
| operator/current_input_watermark_millis已淘汰
             (project)目前的輸入浮水印 | |
| GAUGE、INT64、ms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Operator | 這個運算子最近收到的輸入浮水印 (以毫秒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operator_name:
              使用者可閱讀的名稱。 | 
| operator/current_output_watermark_millis已淘汰
             (專案)目前的輸出浮水印 | |
| GAUGE、INT64、ms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Operator | 這個運算子收到的最新輸出浮水印 (以毫秒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operator_name:
              使用者可閱讀的名稱。 | 
| operator/late_records_dropped_count已淘汰
             (專案)已捨棄的延遲記錄數 | |
| DELTA、INT64、1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Operator | 因延遲抵達而遭捨棄的記錄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operator_name:
              使用者可閱讀的名稱。 | 
| operator/records_in_count已淘汰
             (專案)記錄數 | |
| DELTA、INT64、1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Operator | 這個運算子擷取的記錄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operator_name:
              使用者可閱讀的名稱。 | 
| operator/records_out_count已淘汰
             (專案)記錄輸出計數 | |
| DELTA、INT64、1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Operator | 這個運算子輸出的記錄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operator_name:
              使用者可閱讀的名稱。 | 
| vertex/autotuning/horizontal_scaling/parallelism已淘汰
             (project)Vertex 平行處理 | |
| GAUGE、DOUBLE、1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Vertex | 指派給這個頂點的工作運算單元數量。 vertex_name:
              使用者可閱讀的名稱。 | 
| vertex/autotuning/horizontal_scaling/recommended_parallelism已淘汰
             (project)建議的頂點平行處理工作數量 | |
| GAUGE、DOUBLE、1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Vertex | 自動調整演算法建議的任務運算單元數量。 vertex_name:
              使用者可閱讀的名稱。 | 
| vertex/backlog_elements已淘汰
             (project)Vertex backlog elements | |
| GAUGE、DOUBLE、1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Vertex | 待處理記錄總數。 vertex_name:
              使用者可閱讀的名稱。 | 
| vertex/current_input_watermark_millis已淘汰
             (project)目前的輸入浮水印 | |
| GAUGE、INT64、ms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Vertex | 這個頂點收到的最新輸入浮水印。如果運算子或頂點有兩個輸入內容,這項值會計算為最近收到的最舊浮水印。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vertex_name:
              使用者可閱讀的名稱。 | 
| vertex/input_bytes已淘汰
             (project)輸入位元組 | |
| GAUGE、INT64、By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Vertex | 這個頂點擷取的位元組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vertex_name:
              使用者可閱讀的名稱。 | 
| vertex/late_records_dropped已淘汰
             (專案)已捨棄的延遲記錄數 | |
| GAUGE、INT64、1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Vertex | 因延遲抵達而捨棄的記錄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vertex_name:
              使用者可閱讀的名稱。 | 
| vertex/output_bytes已淘汰
             (專案)輸出位元組數 | |
| GAUGE、INT64、By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Vertex | 這個頂點發出的位元組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vertex_name:
              使用者可閱讀的名稱。 | 
| vertex/records_in已淘汰
             (專案)記錄數 | |
| GAUGE、INT64、1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Vertex | 這個頂點擷取的記錄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vertex_name:
              使用者可閱讀的名稱。 | 
| vertex/records_out已淘汰
             (專案)記錄輸出計數 | |
| GAUGE、INT64、1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Vertex | 這個頂點輸出的記錄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vertex_name:
              使用者可閱讀的名稱。 | 
| vertex/state_millis_per_sec已淘汰
             (專案)每秒的狀態毫秒數 | |
| GAUGE、INT64、ms/smanagedflink.googleapis.com/Vertex | 在過去一秒內,此 Vertex 處於閒置、忙碌或受背壓等特定狀態的毫秒數 (即時間百分比)。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state:
頂點的狀態。如果是 `idle`,則沒有任何相關作業。如果是 `busy`,則既非 `idle` 也非 `backpressured`。如果 `backpressured`,表示正在等待下游頂點完成作業。軟性背壓是指頂點仍可回應,例如觸發未對齊的檢查點。硬性背壓是指頂點完全遭到封鎖且沒有回應。vertex_name:
              使用者可閱讀的名稱。 | 
managedidentities
Managed Service for Microsoft Active Directory 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測試版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managedidentities.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microsoft_ad/domain/healthBETA
             (project)AD 網域健康狀態 | |
| GAUGE、BOOL、microsoft_ad_domain | Active Directory 網域的整體健康狀態。如果健康狀態良好,則為 True,否則為 False。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95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microsoft_ad/domain/ldaps/cert_ttlBETA
             (project)LDAPS 憑證存留時間 | |
| GAUGE、INT64、dmicrosoft_ad_domain | LDAPS 鏈結中即將到期的憑證,距離到期還有幾天。如果憑證已過期,則為 0。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最多會有 165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microsoft_ad/domain/trust/stateBETA 版
             (project)AD 網域信任健康狀態 | |
| GAUGE、BOOL、microsoft_ad_domain | 來源網域和目標網域之間 Active Directory 信任關係的詳細狀態。如果已連線,則為 True,否則為 False。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65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trust_direction:
              方向決定網域是信任方、受信任方或兩者皆是。target_domain_name:
              信任的目標網域名稱。trust_type:
              不同樹系間的信任類型。 | 
managedkafka
Google Cloud Managed Service for Apache Kafka 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Beta 版 GA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broker/under_min_isr_partitionsBeta 版
             (專案)低於 MinISR 的分割區 | |
| GAUGE、INT64、{partition}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luster | 低於 minIsr 的分區數量 (|ISR| < min.insync.replicas)。來自 MBean kafka.server:type=ReplicaManager,name=UnderMinIsrPartitionCount。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broker/under_replicated_partitionsBeta 版
             (project)複寫不足的分割區 | |
| GAUGE、INT64、{partition}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luster | 複寫不足的分區數量,或複本未同步的分區數量。從 MBean kafka.server:type=ReplicaManager,name=UnderReplicatedPartitions。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byte_in_countGA
             (專案)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Topic | 用戶端傳送至主題的位元組總數。這項指標來自 MBean kafka.server:type=BrokerTopicMetrics,name=BytesInPerSec,topic=([-.\w]+),每 6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byte_out_countGA
             (project)Byte Out Count | |
| DELTA、INT64、By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Topic | 傳送至用戶端的位元組總數。這項指標來自 MBean kafka.server:type=BrokerTopicMetrics,name=BytesOutPerSec,topic=([-.\w]+)。每 6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byte_sizeGA
             (專案)位元組大小 | |
| GAUGE、INT64、By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TopicPartition | 磁碟上分割區的大小 (以位元組為單位)。這項指標來自 MBean kafka.log:type=Log,name=Size,topic=([-.\w]+),partition=([0-9]+),每 6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cluster_byte_in_countGA
             (專案)叢集位元組輸入計數 | |
| DELTA、INT64、By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luster | 從用戶端傳送至所有主題的位元組總數。這項指標來自 MBean kafka.server:type=BrokerTopicMetrics,name=BytesInPerSec。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cluster_byte_out_countGA
             (專案)叢集位元組輸出計數 | |
| DELTA、INT64、By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luster | 從所有主題傳送至用戶端的位元組總數。這項資料來自 MBean kafka.server:type=BrokerTopicMetrics,name=BytesOutPerSec。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cluster_message_in_countGA
             (專案)叢集訊息傳入計數 | |
| DELTA、INT64、{message}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luster | 發布至所有主題的訊息總數。這項資料來自 MBean kafka.server:type=BrokerTopicMetrics,name=MessagesInPerSec。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connector_deadletterqueue_record_countBETA 版
             (project)連線器無效信件佇列記錄計數 | |
| DELTA、INT64、{request}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or | 嘗試或無法寫入無效信件佇列的總數,來自 MBean kafka.connect<type=task-error-metrics, connector=(.+), task=(.+)><>(deadletterqueue-produce-failures|deadletterqueue-produce-requests)。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連結工作者的 ID。task:
              工作 ID。type:
無效信件佇列記錄計數的類型 (失敗或要求)。 | 
| connector_incoming_byte_rateBETA 版
             (project)連接器傳入位元組速率 | |
| GAUGE、DOUBLE、By/s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Cluster | 從 MBean kafka.connect<type=connect-metrics, client-id=(.+)><>incoming-byte-rate 讀取,從用戶端連線的所有通訊端每秒讀取的平均傳出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連結工作者的 ID。client_id:
              連結用戶端的 ID。 | 
| connector_outgoing_byte_rateBETA 版
             (專案)連線器傳出位元組速率 | |
| GAUGE、DOUBLE、By/s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Cluster | 從 MBean kafka.connect<type=connect-metrics, client-id=(.+)><>outgoing-byte-rate 取得,用戶端連線每秒傳送至所有伺服器的平均傳出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連結工作者的 ID。client_id:
              連結用戶端的 ID。 | 
| connector_request_rateBETA
             (project)Connector Request Rate | |
| GAUGE、DOUBLE、{request}/s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Cluster | 從 MBean kafka.connect<type=connect-metrics, client-id=(.+)><>request-rate 取得的資料,代表用戶端連線每秒傳送的平均要求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連結工作者的 ID。client_id:
              連結用戶端的 ID。 | 
| connector_response_rateBETA
             (project)連接器回應率 | |
| GAUGE、DOUBLE、{response}/s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Cluster | 從 MBean kafka.connect<type=connect-metrics, client-id=(.+)><>response-rate 取得的資料,代表用戶端連線每秒接收及傳送的回應平均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連結工作者的 ID。client_id:
              連結用戶端的 ID。 | 
| connector_sink_active_recordsBETA
             (project)Connector Sink Record Active Counts | |
| GAUGE、INT64、{record}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or | 從 Kafka 讀取但未由接收器工作完全提交的最新記錄數,來自 MBean kafka.connect<type=sink-task-metrics, connector=(.+), task=(.+)><>sink-record-active-count。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連結工作者的 ID。task:
工作 ID。 | 
| connector_sink_record_rateBETA 版
             (專案)連接器接收記錄速率 | |
| GAUGE、DOUBLE、{record}/s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or | 接收器連接器的平均記錄讀取或傳送速率,來自 MBean kafka.connect<type=source-task-metrics, connector=(.+), task=(.+)><>(sink-record-read-rate|sink-record-send-rate)。讀取率是指轉換前的讀取率。傳送率是指轉換後的傳送率。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連結工作者的 ID。task:
              工作 ID。type:
接收器記錄的類型 (讀取速率或傳送速率)。 | 
| connector_source_active_recordsBETA 版
             (project)Connector Source Record Active Counts | |
| GAUGE、INT64、{record}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or | 工作輪詢但未完全寫入 Kafka 的最新記錄數,來自 MBean kafka.connect<type=source-task-metrics, connector=(.+), task=(.+)><>source-record-active-count。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連結工作者的 ID。task:
工作 ID。 | 
| connector_source_record_rateBETA 版
             (project)連線來源記錄速率 | |
| GAUGE、DOUBLE、{record}/s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or | 來源連接器的平均記錄寫入或輪詢率,來自 MBean kafka.connect<type=source-task-metrics, connector=(.+), task=(.+)><>(source-record-write-rate|source-record-poll-rate)。輪詢率是指轉換前的輪詢率。寫入率是指轉換後的寫入率。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連結工作者的 ID。task:
              工作 ID。type:
來源記錄類型 (寫入速率或輪詢速率)。 | 
| connector_tasksBETA 版
             (project)連線器工作計數 | |
| GAUGE、INT64、{task}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or | 不同狀態的連接器工作數量,來自 MBean kafka.connect<type=connect-worker-metrics, connector=(.+)><>(connector-destroyed-task-count|connector-failed-task-count|connector-paused-task-count|connector-restarting-task-count|connector-running-task-count|connector-unassigned-task-count)。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連結工作者的 ID。state:
              工作狀態 (執行中、已暫停、未指派、重新啟動、失敗或已終止)。 | 
| connector_total_error_record_countBeta 版
             (專案)連結器記錄錯誤總數 | |
| DELTA、INT64、{record}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or | 來自 MBean kafka.connect<type=task-error-metrics, connector=(.+), task=(.+)><>(total-record-errors|total-record-failures|total-records-skipped) 的工作記錄錯誤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連結工作者的 ID。task:
              工作 ID。type:
              工作記錄錯誤計數的類型 (record-errors、record-failures 或 record-skipped)。 | 
| connector_total_retries_countBeta 版
             (project)連接器重試總次數 | |
| DELTA、INT64、{retry}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or | 連接器工作重試總次數,來自 MBean kafka.connect<type=task-error-metrics, connector=(.+), task=(.+)><>total-retries。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連結工作者的 ID。task:
工作 ID。 | 
| consumer_groupsGA
             (專案)消費者群組 | |
| GAUGE、INT64、{consumer_groups}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luster | 目前從代理程式取用資料的消費者群組數量。這項資訊來自 MBean kafka.server:type=GroupMetadataManager,name=NumGroups。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state:
              消費者群組的狀態。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consumer_lagGA
             (project)Consumer Lag | |
| GAUGE、INT64、message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TopicPartition | 每個追蹤者副本的訊息延遲。這項指標來自 MBean kafka.server:type=FetcherLagMetrics,name=ConsumerLag,clientId=([-.\w]+),topic=([-.\w]+),partition=([0-9]+)。每 6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client_id:
              從分割區取用資料的用戶端 ID。 | 
| cpu/core_usage_timeGA
             (project)CPU 核心用量 | |
| DELTA、DOUBLE、s{vCPU}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luster | 代理程式的 CPU 總用量,以 vCPU 秒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cpu/limitGA
             (project)CPU Limit | |
| GAUGE、DOUBLE、s{vCPU}/s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luster | 代理程式目前的 CPU 限制 (以 vCPU 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cpu/worker_core_usage_timeBETA
             (project)Connect Cluster Worker CPU Core Usage | |
| DELTA、DOUBLE、s{vCPU}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Cluster | 工作站的連結工作站 CPU 總使用量,以 vCPU 秒數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工作站的 ID。 | 
| disk/limitBETA
             (project)磁碟限制 | |
| GAUGE、DOUBLE、By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luster | 代理程式的磁碟限制,單位為位元組。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disk/used_bytesBETA
             (project)已用磁碟位元組 | |
| GAUGE、DOUBLE、By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luster | 代理程式磁碟已使用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first_offsetGA
             (project)First Offset | |
| GAUGE、INT64、{offset}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TopicPartition | 分區中的第一個位移。這項指標來自 MBean kafka.log:type=Log,name=LogStartOffset,topic=([-.\w]+),partition=([0-9]+),每 6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last_offsetGA
             (專案)最後偏移 | |
| GAUGE、INT64、{offset}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TopicPartition | 分區中的最後一個位移。這項指標來自 MBean kafka.log:type=Log,name=LogEndOffset,topic=([-.\w]+),partition=([0-9]+),每 6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log_segmentsGA
             (專案)記錄區隔 | |
| GAUGE、INT64、{log_segments}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TopicPartition | 目前的記錄區段數量。這項指標來自 MBean kafka.log:type=Log,name=NumLogSegments,topic=([-.\w]+),partition=([0-9]+),每 6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memory/limitGA
             (專案)記憶體限制 | |
| GAUGE、DOUBLE、By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luster | 代理程式的記憶體限制,以位元組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memory/usageGA
             (project)記憶體用量 | |
| GAUGE、INT64、By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luster | 代理程式的記憶體用量,以位元組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memory/worker_usageBETA
             (project)Connect Cluster Worker Memory Usage | |
| GAUGE、INT64、By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Cluster | 工作站的記憶體用量 (以位元組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工作站的 ID。 | 
| message_in_countGA
             (project)Message In Count | |
| DELTA、INT64、{message}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Topic | 發布至主題的訊息總數。這項指標來自 MBean kafka.server:type=BrokerTopicMetrics,name=MessagesInPerSec,topic=([-.\w]+),每 6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mirror_source_connector_byte_rateBETA 版
             (project)Mirror Source Connector Byte Rate | |
| GAUGE、DOUBLE、{byte}/s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or | 從 MBean kafka.connect.mirror<type=MirrorSourceConnector, target=(.+), topic=(.+), partition=(.+)><>byte-rate 取得的複製記錄中,每秒的平均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連結工作者的 ID。target:
目標叢集的別名。topic:
目標叢集上的複製主題。partition:
              要在目標叢集上複製的分區。 | 
| mirror_source_connector_bytesBETA 版
             (project)鏡像來源連接器位元組數 | |
| GAUGE、INT64、{byte}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or | 從 MBean kafka.connect.mirror<type=MirrorSourceConnector, target=(.+), topic=(.+), partition=(.+)><>byte-count 取得的複製記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連結工作者的 ID。target:
目標叢集的別名。topic:
目標叢集上的複製主題。partition:
              要在目標叢集上複製的分區。 | 
| mirror_source_connector_record_ageBeta 版
             (project)鏡像來源連線器記錄年齡 | |
| GAUGE、INT64、ms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or | 記錄在複製時的年齡,來自 MBean kafka.connect.mirror<type=MirrorSourceConnector, target=(.+), topic=(.+), partition=(.+)><>record-age-ms。每 6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連結工作者的 ID。target:
目標叢集的別名。topic:
目標叢集上的複製主題。partition:
              要在目標叢集上複製的分區。 | 
| mirror_source_connector_record_rateBETA 版
             (project)鏡像來源連接器記錄速率 | |
| GAUGE、DOUBLE、{record}/s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or | 從來源叢集複製到目標叢集的記錄速率,來自 MBean kafka.connect.mirror<type=MirrorSourceConnector, target=(.+), topic=(.+), partition=(.+)><>record-rate。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連結工作者的 ID。target:
目標叢集的別名。topic:
目標叢集上的複製主題。partition:
              要在目標叢集上複製的分區。 | 
| mirror_source_connector_recordsBETA
             (project)Mirror Source Connector Record Count | |
| GAUGE、INT64、{record}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or | 從來源叢集複製到目標叢集的記錄數,來自 MBean kafka.connect.mirror<type=MirrorSourceConnector, target=(.+), topic=(.+), partition=(.+)><>record-count。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連結工作者的 ID。target:
目標叢集的別名。topic:
目標叢集上的複製主題。partition:
              要在目標叢集上複製的分區。 | 
| mirror_source_connector_replication_latencyBETA
             (project)Mirror Source Connector Replication Latency | |
| GAUGE、INT64、ms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onnector | 記錄從來源傳播至目標所需的時間,來自 MBean kafka.connect.mirror<type=MirrorSourceConnector, target=(.+), topic=(.+), partition=(.+)><>replication-latency-ms。每 6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worker_id:
              連結工作者的 ID。target:
目標叢集的別名。topic:
目標叢集上的複製主題。partition:
              要在目標叢集上複製的分區。 | 
| mtls_truststore_update_countBETA 版
             (專案)mTLS Truststore 更新次數 | |
| DELTA、INT64、{update}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luster | Kafka 叢集的 mTLS Truststore 更新嘗試次數累計,並依更新狀態分類。每次嘗試更新 mTLS 信任儲存區後,這項指標就會遞增。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status:
              上次嘗試更新信任儲區的狀態。可以是 SUCCESS 或失敗原因。 | 
| offline_partitionsGA
             (專案)離線分割區 | |
| GAUGE、INT64、{partition}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luster | 這個控制器觀察到的離線主題分割區數量,來自 MBean kafka.controller:type=KafkaController,name=OfflinePartitionsCount。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controller_index:
              控制器的索引。 | 
| offset_lagGA
             (project)Offset Lag | |
| GAUGE、INT64、{message}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TopicPartitionConsumerGroup | 消費者群組尚未在分割區上提交的訊息數量。 | 
| partitionsGA
             (專案)分割區 | |
| GAUGE、INT64、{partition}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luster | 這個代理程式目前處理的分區數量。這項資訊來自 MBean kafka.server:type=ReplicaManager,name=PartitionCount。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request_byte_countGA
             (project)要求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luster | 對叢集提出的要求總大小 (以位元組為單位)。這項指標來自 MBean kafka.network:type=RequestMetrics,name=RequestBytes,request=([-.\w]+),每 6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quest:
              要求的類型。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request_countBETA 版
             (專案)要求計數 | |
| DELTA、INT64、{request}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luster | 向中介服務提出的要求總數。這項指標來自 MBean kafka.network:type=RequestMetrics,name=RequestsPerSec,request={Produce|FetchConsumer|FetchFollower},version=([0-9]+),每 6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request:
              要求類型。 | 
| request_latenciesGA
             (專案)要求延遲時間 | |
| GAUGE、INT64、ms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luster | 各個百分位數的每項要求耗費毫秒數。這項資料來自 MBean kafka.network:type=RequestMetrics,name=TotalTimeMs,request={Produce|FetchConsumer|FetchFollower}。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quest:
              要求的類型。percentile:
              延遲百分位數。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storage/long_term_usageGA
             (專案)長期儲存空間用量 | |
| GAUGE、INT64、By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Cluster | 叢集的長期儲存空間用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topic_error_countBeta 版
             (專案)主題錯誤計數 | |
| DELTA、INT64、{error}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Topic | 對主題提出的要求總數,這項指標來自 MBean kafka.server:type=BrokerTopicMetrics,name=FailedProduceRequestsPerSec,topic=([-.\w]+) 和 kafka.server:type=BrokerTopicMetrics,name=FailedFetchRequestsPerSec,topic=([-.\w]+),每 6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quest:
              要求的類型。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 topic_request_countGA
             (專案)主題要求計數 | |
| DELTA、INT64、{request}managedkafka.googleapis.com/Topic | 對主題提出的要求總數。這項指標來自 MBean kafka.server:type=BrokerTopicMetrics,name=TotalProduceRequestsPerSec,topic=([-.\w]+) 和 kafka.server:type=BrokerTopicMetrics,name=TotalFetchRequestsPerSec,topic=([-.\w]+),每 6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quest:
              要求的類型。broker_index:
              代理商的索引。 | 
地圖
Google 地圖平台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GA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maps.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service/request_count已淘汰
             (project)要求計數 (已淘汰) | |
| DELTA、INT64、1maps.googleapis.com/Api | 請改用「maps.googleapis.com/service/v2/request_count」。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grpc_status_code:
              回報的 Google 地圖平台 API HTTP 回應代碼的數值 gRPC 回應代碼或標準 gRPC 對等項目。請參閱 https://github.com/googleapis/googleapis/blob/master/google/rpc/code.proto 中的程式碼對應。platform_type:
              Google 地圖 API 查詢的平台類型。response_code:
              Maps API 呼叫的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Maps API 呼叫的回應代碼類別。protocol:
              要求的通訊協定,例如「http」或「grpc」。 | 
| service/request_count_by_domainGA
             (專案)依網域列出的要求數量 | |
| DELTA、INT64、1maps.googleapis.com/Api | 依頻率前 100 名的網域計算完成的請求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platform_type:
              Google 地圖 API 查詢的平台類型,可以是 [PLATFORM_TYPE_JS、PLATFORM_TYPE_WEBSERVICE、PLATFORM_TYPE_UNKNOWN、PLATFORM_TYPE_ANDROID、PLATFORM_TYPE_IOS] 其中之一。response_code_class:
              Maps API 呼叫的回應代碼類別,可以是 [2xx、3xx、4xx、5xx] 其中之一。protocol:
              要求的通訊協定,例如「http」或「grpc」。domain:
              要求的網域。 | 
| service/request_latencies已淘汰
             (專案)服務要求延遲 (已淘汰) | |
| DELTA、DISTRIBUTION、msmaps.googleapis.com/Api | 請改用「maps.googleapis.com/service/v2/request_latencies」。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platform_type:
              Google 地圖 API 查詢的平台類型。response_code:
              Maps API 呼叫的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Maps API 呼叫的回應代碼類別。protocol:
              要求的通訊協定,例如「http」或「grpc」。 | 
| service/request_latencies_by_domainGA
             (專案)依網域要求延遲 | |
| DELTA、DISTRIBUTION、msmaps.googleapis.com/Api | 前 100 個頻率網域的已完成要求延遲時間。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platform_type:
              要求的平台類型,例如「IOS」、「Android」或「Web service」。response_code_class:
              Maps API 呼叫的回應代碼類別。protocol:
              要求的通訊協定,例如「http」或「grpc」。domain:
              要求的網域。 | 
| service/v2/request_countGA
             (專案)要求計數 | |
| DELTA、INT64、1maps.googleapis.com/Api | 已完成的要求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grpc_status_code:
              回報的 Google 地圖平台 API HTTP 回應代碼的數值 gRPC 回應代碼或標準 gRPC 對等項目。請參閱 https://github.com/googleapis/googleapis/blob/master/google/rpc/code.proto 中的程式碼對應。platform_type:
              Google 地圖 API 查詢的平台類型。response_code:
              Maps API 呼叫的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Maps API 呼叫的回應代碼類別。protocol:
              要求的通訊協定,例如「http」或「grpc」。 | 
| service/v2/request_latenciesGA
             (專案)服務要求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maps.googleapis.com/Api | 非串流要求的延遲時間分布情形 (以毫秒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platform_type:
              Google 地圖 API 查詢的平台類型。response_code:
              Maps API 呼叫的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Maps API 呼叫的回應代碼類別。protocol:
              要求的通訊協定,例如「http」或「grpc」。 | 
memcache
Memorystore for Memcached 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測試版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memcache.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node/active_connectionsBETA 版
             (專案)有效連線 | |
| GAUGE、INT64、1memcache_node | 這個 Memcached 節點中處於有效狀態的連線。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ode/cache_memoryBETA
             (專案)快取記憶體用量 | |
| GAUGE、INT64、Bymemcache_node | 這個節點中分配給 Memcached 快取的位元組數,並依記憶體是否使用分組。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used:
              0 代表未使用,1 代表已使用快取記憶體。 | 
| node/cpu/usage_timeBETA 版
             (project)CPU 使用時間 | |
| DELTA、DOUBLE、s{CPU}memcache_node | 依使用者和核心模式分組的 Memcached 程序 CPU 使用時間。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mode:
              CPU 使用模式,例如使用者或核心。 | 
| node/cpu/utilizationBETA
             (project)CPU 使用率百分比 | |
| DELTA、DOUBLE、10^2.%memcache_node | Memcached 節點的 CPU 使用率百分比。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node/eviction_countBeta 版
             (專案)剔除次數 | |
| DELTA、INT64、1memcache_node | 這個 Memcached 節點逐出的項目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ode/hit_ratioBETA 版
             (project)命中率 | |
| GAUGE、DOUBLE、10^2.%memcache_node | 命中率,以百分比表示,計算方式為快取要求總數 (不含設定作業) 中,有多少比例的快取要求命中。值介於 0.0 至 1.0 之間,圖表會將值顯示為 0% 至 100% 之間的百分比。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node/itemsBETA 版
             (專案)項目 | |
| GAUGE、INT64、1memcache_node | 儲存在這個 Memcached 節點中的項目。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ode/memory/utilizationBETA
             (project)系統記憶體使用率 | |
| GAUGE、DOUBLE、10^2.%memcache_node | Memcached 節點的系統記憶體使用率。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node/operation_countBETA 版
             (project)Memcached 作業計數 | |
| DELTA、INT64、1memcache_node | 依指令和 response_type (例如命中、未命中) 分組的 Memcached 作業計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command:
              Memcached 指令的名稱。response_type:
              作業狀態,例如命中、未命中。 | 
| node/received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接收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memcache_node | 這個 Memcached 節點接收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ode/sent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傳送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memcache_node | 這個 Memcached 節點傳送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node/uptimeBeta 版
             (專案)正常運作時間 | |
| GAUGE、INT64、smemcache_node | 節點已執行的秒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memorystore
Memorystore 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Beta 版 GA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memorystore.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instance/backup/last_backup_durationGA
             (專案)上次備份作業的持續時間 | |
| GAUGE、INT64、ms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上次備份作業的時長 (以毫秒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status_string:
狀態碼說明。backup_type:
備份類型,可以是 [ON_DEMAND, AUTOMATED]。 | 
| instance/backup/last_backup_sizeGA
             (專案)上次備份大小 | |
| GAUGE、INT64、By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最後一次備份的大小 (以位元組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status_string:
狀態碼說明。backup_type:
備份類型,可以是 [ON_DEMAND, AUTOMATED]。 | 
| instance/backup/last_backup_start_timeGA
             (專案)上次備份開始時間 | |
| GAUGE、INT64、s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上次備份作業的開始時間。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status_string:
狀態碼說明。backup_type:
備份類型,可以是 [ON_DEMAND, AUTOMATED]。 | 
| instance/backup/last_backup_statusGA
             (專案)上次備份狀態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上次備份作業的狀態,以 1/0 表示 (成功/失敗)。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status_string:
狀態碼說明。backup_type:
備份類型,可以是 [ON_DEMAND, AUTOMATED]。 | 
| instance/clients/average_connected_clientsGA
             (專案)用戶端連線 - 平均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目前的平均用戶端連線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clients/maximum_connected_clientsGA
             (專案)用戶端連線 - 最多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目前的用戶端連線數量上限。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clients/total_connected_clientsGA
             (專案)用戶端連線 - 總計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目前連線至執行個體的用戶端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commandstats/total_calls_countGA
             (project)Commands count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引擎指令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其中之一。command:
執行的指令。 | 
| instance/commandstats/total_usec_countGA
             (project)Commands time | |
| DELTA、INT64、us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每個指令耗用的總時間。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其中之一。command:
執行的指令。 | 
| instance/cpu/average_utilizationGA
             (project)CPU 使用率 - 平均值 | |
| GAUGE、DOUBLE、10^2.%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的平均 CPU 使用率,範圍為 0.0 到 1.0。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cpu/maximum_utilizationGA
 (專案)CPU 使用率 - 最大值 | |
| GAUGE、DOUBLE、10^2.%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的最大 CPU 使用率,範圍為 0.0 到 1.0。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cross_instance_replication/secondary_average_replication_offset_diffGA
             (project)Cross instance replication average offset diff | |
| GAUGE、INT64、By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主要分片和次要分片之間的平均複製偏移差異。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secondary_instance_project_number:
次要執行個體專案編號。secondary_instance_location:
              次要執行個體位置。secondary_instance_id:
次要執行個體 ID。secondary_instance_uid:
次要執行個體 UID。 | 
| instance/cross_instance_replication/secondary_maximum_replication_offset_diffGA
             (專案)跨執行個體複製作業的最大偏移差異 | |
| GAUGE、INT64、By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主要分片和次要分片之間的最大複製偏移差異。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secondary_instance_project_number:
次要執行個體專案編號。secondary_instance_location:
              次要執行個體位置。secondary_instance_id:
次要執行個體 ID。secondary_instance_uid:
次要執行個體 UID。 | 
| instance/cross_instance_replication/secondary_replication_linksGA
             (專案)跨執行個體複製連結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主要執行個體與次要執行個體之間的複製連結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secondary_instance_project_number:
次要執行個體專案編號。secondary_instance_location:
              次要執行個體位置。secondary_instance_id:
次要執行個體 ID。secondary_instance_uid:
次要執行個體 UID。 | 
| instance/import/last_import_durationGA
             (專案)上次匯入時間 | |
| GAUGE、INT64、ms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上次匯入作業的持續時間 (以毫秒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status_string:
狀態碼說明。import_type:
              匯入類型,可以是 [CREATE_IMPORT、LIVE_IMPORT]。import_source:
              匯入來源,可以是 [MANAGED_BACKUP, GCS_SOURCE] 其中之一。 | 
| instance/import/last_import_start_timeGA
             (專案)上次匯入開始時間 | |
| GAUGE、INT64、s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上次匯入作業的開始時間。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status_string:
狀態碼說明。import_type:
              匯入類型,可以是 [CREATE_IMPORT、LIVE_IMPORT]。import_source:
              匯入來源,可以是 [MANAGED_BACKUP, GCS_SOURCE] 其中之一。 | 
| instance/keyspace/total_keysGA
             (專案)金鑰總數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中儲存的金鑰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memory/average_utilizationGA
             (專案)記憶體使用率 - 平均值 | |
| GAUGE、DOUBLE、10^2.%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的平均記憶體使用率,範圍從 0.0 到 1.0。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memory/maximum_utilizationGA
             (project)記憶體使用率 - 最高 | |
| GAUGE、DOUBLE、10^2.%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的記憶體使用率上限,範圍為 0.0 至 1.0。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memory/sizeGA
             (project)記憶體大小 | |
| GAUGE、INT64、By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的記憶體大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memory/total_used_memoryGA
             (project)記憶體用量 | |
| GAUGE、INT64、By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的記憶體總用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node/clients/blocked_clientsGA
             (專案)已封鎖的連線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執行個體節點封鎖的用戶端連線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clients/connected_clientsGA
             (專案)用戶端連線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連至執行個體節點的用戶端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commandstats/calls_countGA
             (project)Commands count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執行個體節點上,這項指令在一分鐘內的呼叫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其中之一。command:
執行的指令。 | 
| instance/node/commandstats/usec_countGA
             (project)Commands time | |
| DELTA、INT64、us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執行個體節點中每個指令耗用的總時間。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其中之一。command:
執行的指令。 | 
| instance/node/cpu/utilizationGA
 (project)CPU 使用率 | |
| GAUGE、DOUBLE、10^2.%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執行個體節點的 CPU 使用率,範圍從 0.0 到 1.0。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其中之一。state:
              CPU 使用率狀態,可以是 [sys、sys_children、sys_main_thread、user、user_children、user_main_thread] 其中之一 | 
| instance/node/cross_instance_replication/follower_replication_offset_diffGA
             (project)Cross instance replication follower offset diff | |
| GAUGE、INT64、By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複製器節點及其追隨者節點之間的複製偏移差異 (以位元組為單位),由複製器節點回報。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其中之一。secondary_instance_project_number:
次要執行個體專案編號。secondary_instance_location:
次要執行個體 ID。secondary_instance_id:
次要執行個體 ID。secondary_instance_uid:
              次要執行個體 UID。follower_node_id:
追蹤者節點 ID。 | 
| instance/node/cross_instance_replication/roleGA
             (專案)跨執行個體複製角色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節點的跨執行個體複製角色。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其中之一。ccr_role:
              跨執行個體複製角色,可以是 [複製器、追隨者]。 | 
| instance/node/keyspace/total_keysGA
             (專案)金鑰總數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執行個體節點中儲存的鍵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memory/usageGA
             (project)記憶體用量 | |
| GAUGE、INT64、By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執行個體節點的記憶體總用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memory/utilizationGA
             (project)記憶體使用率 | |
| GAUGE、DOUBLE、10^2.%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執行個體節點的記憶體使用率,範圍從 0.0 到 1.0。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persistence/aof_fsync_errors_countGA
             (project)AOF fsync 錯誤計數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執行個體節點上的 AOF fsync 錯誤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persistence/aof_fsync_lagGA
             (project)AOF fsync 延遲 | |
| GAUGE、INT64、s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執行個體節點上記憶體與永久儲存空間之間的 AOF 延遲時間。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persistence/aof_last_bgrewrite_statusGA
             (專案)AOF last bgrewrite success | |
| GAUGE、BOOL、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指出執行個體節點上一次 AOF bgrewrite 作業是否成功。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其中之一。status_string:
狀態碼說明。 | 
| instance/node/persistence/aof_last_write_statusGA
             (專案)AOF 最後寫入成功 | |
| GAUGE、BOOL、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指出執行個體節點上一次 AOF 寫入作業是否成功。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其中之一。status_string:
狀態碼說明。 | 
| instance/node/persistence/aof_rewrites_countGA
             (專案)AOF 重新編寫次數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執行個體節點的 AOF 重寫次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其中之一。status_code:
                (INT64)
              gRPC 錯誤碼 (例如 0=OK、8=RESOURCE_EXHAUSTED、13=INTERNAL)status_string:
              狀態碼說明。 | 
| instance/node/persistence/auto_restore_countGA
             (專案)自動還原次數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執行個體節點上從傾印檔還原的次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其中之一。status_code:
                (INT64)
              gRPC 錯誤代碼 (例如 0=OK、13=INTERNAL)status_string:
              狀態碼說明。persistence_mode:
              「AOF」或「RDB」。 | 
| instance/node/persistence/current_save_keys_totalGA
             (專案)目前儲存中的金鑰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目前儲存作業開始時的鍵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persistence/rdb_bgsave_in_progressGA
             (專案)RDB BGSAVE 正在進行中 | |
| GAUGE、BOOL、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指出執行個體節點目前是否正在進行 RDB BGSAVE。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persistence/rdb_last_bgsave_statusGA
             (project)RDB last BGSAVE success | |
| GAUGE、BOOL、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指出執行個體節點上一次 BGSAVE 是否成功。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其中之一。status_string:
狀態碼說明。 | 
| instance/node/persistence/rdb_last_save_ageGA
             (專案)RDB 上次儲存時間 | |
| GAUGE、INT64、s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測量自上次成功建立快照以來經過的時間 (以秒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persistence/rdb_next_save_time_untilGA
             (project)下次 RDB 快照的剩餘時間 | |
| GAUGE、INT64、s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測量距離下一個快照的剩餘時間 (以秒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persistence/rdb_saves_countGA
             (專案)RDB 儲存計數。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執行個體節點中的 RDB 儲存次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其中之一。status_code:
                (INT64)
              gRPC 錯誤碼 (例如 0=OK、8=RESOURCE_EXHAUSTED、13=INTERNAL)status_string:
              狀態碼說明。 | 
| instance/node/replication/offsetGA
             (project)複製偏移 | |
| GAUGE、INT64、By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測量執行個體節點的複製偏移位元組。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server/healthyBETA
             (project)節點運作正常 | |
| GAUGE、BOOL、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指出執行個體節點是否正常運作且可用。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server/uptimeGA
             (project)節點運作時間 | |
| GAUGE、INT64、s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測量執行個體節點的運作時間。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stats/connections_received_countGA
             (專案)用戶端連線 - 已接收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執行個體節點在過去一分鐘內建立的用戶端連線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stats/evicted_keys_countGA
             (project)已撤銷的金鑰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執行個體節點撤銷的金鑰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stats/expired_keys_countGA
             (project)過期的金鑰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執行個體節點中的金鑰到期事件計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stats/keyspace_hits_countGA
             (專案)Keyspace 點擊次數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執行個體節點中成功查閱的鍵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stats/keyspace_misses_countGA
             (專案)Keyspace 遺漏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執行個體節點中金鑰的查閱失敗次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stats/net_input_bytes_countGA
             (project)網路位元組 - 輸入 | |
| DELTA、INT64、By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執行個體節點接收的連入網路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stats/net_output_bytes_countGA
             (project)網路位元組 - 輸出 | |
| DELTA、INT64、By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從執行個體節點傳送的連出網路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node/stats/rejected_connections_countGA
             (專案)用戶端連線 - 已拒絕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Node | 因執行個體節點的 maxclients 限制而遭拒的連線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persistence/aof_fsync_lagsGA
             (project)AOF fsync 延遲。 | |
| GAUGE、DISTRIBUTION、s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中,記憶體與永久儲存空間之間的 AOF 延遲分布情形。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persistence/aof_rewrite_countGA
             (project)AOF 重寫次數。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中的 AOF 重寫次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status_code:
                (INT64)
              gRPC 錯誤碼 (例如 0=OK、8=RESOURCE_EXHAUSTED、13=INTERNAL)status_string:
              狀態碼說明。 | 
| instance/persistence/rdb_last_success_agesGA
             (project)RDB 快照的年齡。 | |
| GAUGE、DISTRIBUTION、s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中 RDB 快照的存續時間。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persistence/rdb_saves_countGA
             (專案)RDB 儲存計數。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中 RDB 儲存作業的計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status_code:
                (INT64)
              gRPC 錯誤碼 (例如 0=OK、8=RESOURCE_EXHAUSTED、13=INTERNAL)status_string:
              狀態碼說明。 | 
| instance/replication/average_ack_lagGA
             (project)複製確認延遲 - 平均 | |
| GAUGE、DOUBLE、s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中副本的平均複製確認延遲時間 (以秒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replication/average_offset_diffGA
             (project)複製偏移差異 - 平均值 | |
| GAUGE、INT64、By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的平均複製偏移差異 (以位元組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replication/maximum_ack_lagGA
             (project)複製確認延遲 - 上限 | |
| GAUGE、DOUBLE、s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中,副本的最長複製確認延遲時間 (以秒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replication/maximum_offset_diffGA
             (project)複製偏移差異 - 最大值 | |
| GAUGE、INT64、By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中最大的複製偏移差異 (以位元組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search/attributesGA
             (專案)向量搜尋屬性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向量搜尋所有索引的屬性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search/average_used_memory_bytesGA
             (專案)向量搜尋平均用量記憶體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所有搜尋功能每個節點的平均記憶體用量,以位元組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search/background_indexing_in_progressGA
             (project)Vector search background indexing in progress | |
| GAUGE、BOOL、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指出任何索引是否正在進行背景索引作業。如果指標值為 true,表示至少有一個索引正在進行背景索引作業。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search/indexed_keysGA
             (project)Vector search indexed keys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所有索引中已建立索引的鍵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search/indexesGA
             (專案)向量搜尋索引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為向量搜尋建立的索引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search/maximum_used_memory_bytesGA
             (專案)Vector Search 最高使用記憶體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所有搜尋功能使用的每個節點記憶體上限,以位元組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search/query_requests_countGA
             (專案)向量搜尋查詢要求計數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所有索引的查詢要求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status:
查詢要求成功或失敗。值為 [success, failure] 其中之一。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search/total_used_memory_bytesGA
             (project)Vector search total used memory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所有節點中所有搜尋功能使用的記憶體總量,以位元組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stats/average_evicted_keysGA
             (project)已撤銷的金鑰 - 平均值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因記憶體容量而遭逐出的鍵平均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stats/average_expired_keysGA
             (專案)過期的金鑰 - 平均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金鑰到期事件的平均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stats/average_keyspace_hitsGA
             (專案)Keyspace hits - average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中成功查閱鍵的平均次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stats/average_keyspace_missesGA
             (專案)Keyspace 遺漏 - 平均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中鍵的平均查閱失敗次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stats/maximum_evicted_keysGA
             (project)已撤銷的金鑰 - 上限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因記憶體容量而遭逐出的金鑰數量上限。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stats/maximum_expired_keysGA
             (project)過期的金鑰 - 上限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金鑰到期事件數量上限。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stats/maximum_keyspace_hitsGA
             (專案)Keyspace 點擊次數 - 上限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中成功查閱金鑰的次數上限。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stats/maximum_keyspace_missesGA
             (專案)Keyspace 遺漏 - 最大值 | |
| GAUGE、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中金鑰查閱失敗的次數上限。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stats/total_connections_received_countGA
             (專案)用戶端連線 - 已接收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過去一分鐘內建立的用戶端連線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stats/total_evicted_keys_countGA
             (project)已撤銷的金鑰 - 總計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因記憶體容量而遭逐出的鍵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stats/total_expired_keys_countGA
             (專案)過期的金鑰 - 總計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金鑰到期事件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instance/stats/total_keyspace_hits_countGA
             (專案)Keyspace Hits - total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中成功查閱金鑰的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stats/total_keyspace_misses_countGA
             (專案)Keyspace 遺漏 - 總計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中金鑰查閱失敗的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stats/total_net_input_bytes_countGA
             (project)網路位元組 - 傳入總數 | |
| DELTA、INT64、By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執行個體接收的連入網路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stats/total_net_output_bytes_countGA
             (project)網路位元組 - 傳出總計 | |
| DELTA、INT64、By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從執行個體傳送的連出網路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 instance/stats/total_rejected_connections_countGA
             (project)Client connections - rejected | |
| DELTA、INT64、1memorystore.googleapis.com/Instance | 因 maxclients 限制而遭拒的用戶端連線計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le:
              複製角色,可以是 [primary, replica]。 | 
中繼存放區
Dataproc Metastore 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Beta 版 GA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metastore.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federation/healthBETA 版
             (專案)聯盟服務健康狀態 | |
| GAUGE、INT64、1metastore.googleapis.com/Federation | 聯盟 Dataproc Metastore 服務的健康狀態。 version:
              服務的 Hive Metastore 版本。 | 
| federation/server/request_countBeta 版
             (專案)聯盟服務要求計數 | |
| DELTA、INT64、{request}metastore.googleapis.com/Federation | 傳送至聯盟 Dataproc Metastore 服務的要求數量。 method_name:
要求方法名稱。status:
要求的最終狀態,可以是 [success、client_error、server_error] 其中之一。version:
              服務的 Hive Metastore 版本。 | 
| service/grpc/finished_requests_countBeta 版
             (專案)gRPC 要求完成計數 | |
| DELTA、INT64、1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GRPC Dataproc Metastore 服務完成的要求數量。 tier:
              服務的服務層級或執行個體大小,例如 ENTERPRISE。version:
              服務的 Hive Metastore 版本。status:
              要求的 gRPC 狀態碼,例如 `NOT_FOUND`。method_name:
              要求方法名稱。 | 
| service/grpc/received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gRPC 收到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Dataproc Metastore 服務接收的位元組數。 tier:
              服務的服務層級或執行個體大小。version:
              服務的 Hive Metastore 版本。 | 
| service/grpc/request_latenciesBETA
             (project)gRPC 請求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Dataproc Metastore 服務的 gRPC 要求延遲時間分布。 tier:
              服務的服務層級或執行個體大小。version:
              服務的 Hive Metastore 版本。status:
              要求的 gRPC 狀態碼,例如 `NOT_FOUND`。method_name:
              要求方法名稱。 | 
| service/grpc/sent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gRPC 傳送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Dataproc Metastore 服務傳送的位元組數。 tier:
              服務的服務層級或執行個體大小。version:
              服務的 Hive Metastore 版本。 | 
| service/grpc/started_requests_countBETA 版
             (project)gRPC 要求啟動次數 | |
| DELTA、INT64、1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GRPC Dataproc Metastore 服務接收及啟動的要求數量。 tier:
              服務的服務層級或執行個體大小。version:
              服務的 Hive Metastore 版本。method_name:
要求方法名稱。 | 
| service/grpc_client/finished_requests_countBETA 版
             (project)gRPC Client Requests Finished Count | |
| CUMULATIVE、INT64、1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用戶端完成的遠端程序呼叫總數,無論成功或失敗。 status:
              要求的 gRPC 狀態碼,例如 `NOT_FOUND`。method_name:
              要求方法名稱。 | 
| service/grpc_client/received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gRPC 用戶端收到的位元組數 | |
| CUMULATIVE、INT64、By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gRPC 用戶端接收的位元組數。 | 
| service/grpc_client/request_latenciesBETA
             (project)gRPC 用戶端要求延遲時間 | |
| CUMULATIVE、DISTRIBUTION、ms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Dataproc Metastore 服務的 gRPC 要求延遲時間分布。 status:
              要求的 gRPC 狀態碼,例如 `NOT_FOUND`。method_name:
              要求方法名稱。 | 
| service/grpc_client/sent_bytes_countBETA
             (project)gRPC Client Bytes Sent | |
| CUMULATIVE、INT64、By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gRPC 用戶端傳送的位元組數。 | 
| service/grpc_client/started_requests_countBETA 版
             (project)gRPC 用戶端要求啟動次數 | |
| CUMULATIVE、INT64、1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gRPC 用戶端啟動的要求數量。 method_name:
要求方法名稱。 | 
| service/healthGA
             (專案)服務健康狀態 | |
| GAUGE、INT64、1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Dataproc Metastore 服務的健康狀態。 tier:
              服務的服務層級或執行個體大小,例如 ENTERPRISE。version:
              服務的 Hive Metastore 版本。release_tag:
              Dataproc Metastore 發布標記,由服務後端填入,可能會在服務生命週期內變更。 | 
| service/metadata/bytes_usedBETA儲存在 Dataproc Metastore 服務中的中繼資料大小。 | |
| GAUGE、INT64、By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儲存在服務後端資料庫的資料量。 version:
              服務的 Hive Metastore 版本。database_type:
              資料庫類型,可以是 [SQL, Spanner] 其中之一。 | 
| service/migration/replication_lagBETA
             (project)複製管道處理延遲時間,單位為秒。 | |
| GAUGE、DOUBLE、s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目前將資料複製到 Dataproc Metastore 所需時間上限 (以秒為單位)。 migration_id:
遷移作業 ID。 | 
| service/migration/write_throughputBETA 版
             (project)目的地資料庫寫入處理量。 | |
| GAUGE、DOUBLE、By/s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資料複製到 Dataproc Metastore 資料庫時,在複製階段的目前寫入輸送量。 migration_id:
遷移作業 ID。 | 
| service/multi_region/healthGA
             (project)多區域服務健康狀態 | |
| GAUGE、INT64、1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多區域 Dataproc Metastore 服務的健康狀態。 version:
              服務的 Hive Metastore 版本。release_tag:
              Dataproc Metastore 發布標記,由服務後端填入,可能會在服務生命週期內變更。service_region:
              Dataproc Metastore 服務所在的組成區域。scaling_factor:
              服務的縮放比例,可以是 [0.1、0.2、0.3、0.4、0.5、0.6、0.7、0.8、0.9、1.0、2.0、3.0、4.0、5.0、6.0]。 | 
| service/multi_region/request_countGA
             (project)多區域服務要求計數 | |
| DELTA、INT64、{request}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傳送至多區域 Dataproc Metastore 服務的要求數量。 method_name:
要求方法名稱。version:
              服務的 Hive Metastore 版本。service_region:
              Dataproc Metastore 服務所在的組成區域。scaling_factor:
              服務的縮放比例,可以是 [0.1、0.2、0.3、0.4、0.5、0.6、0.7、0.8、0.9、1.0、2.0、3.0、4.0、5.0、6.0]。 | 
| service/multi_region/request_latenciesGA
             (project)多區域服務要求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傳送至多區域 Dataproc Metastore 服務的要求延遲時間。 method_name:
要求方法名稱。version:
              服務的 Hive Metastore 版本。service_region:
              Dataproc Metastore 服務所在的組成區域。scaling_factor:
              服務的縮放比例,可以是 [0.1、0.2、0.3、0.4、0.5、0.6、0.7、0.8、0.9、1.0、2.0、3.0、4.0、5.0、6.0]。 | 
| service/query_metadata/request_countBETA
             (project)管理員介面要求計數 | |
| DELTA、INT64、{request}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管理介面要求數量。 database_type:
              資料庫類型,可以是 [SQL, Spanner]。code:
              gRPC 狀態碼。 | 
| service/query_metadata/request_latenciesBETA
             (project)Admin Interface request latency | |
| DELTA、DISTRIBUTION、ms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管理介面要求的端對端要求延遲時間。 database_type:
              資料庫類型,可以是 [SQL, Spanner]。code:
              gRPC 狀態碼。 | 
| service/request_countGA
             (專案)要求計數 | |
| DELTA、INT64、{request}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傳送至 Dataproc Metastore 服務的要求數量。 method_name:
要求方法名稱。version:
              服務的 Hive Metastore 版本。 | 
| service/request_latenciesBETA 版
             (專案)要求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傳送至 Dataproc Metastore 服務的要求延遲時間。 method_name:
要求方法名稱。version:
              服務的 Hive Metastore 版本。 | 
| service/scheduled_backups/backup_countBETA 版
             (project)排定的備份次數 | |
| DELTA、INT64、1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目前為服務儲存的排定備份數量。 state:
備份狀態,可為 [SUCCEEDED、FAILED、IN_PROGRESS]。database_type:
              資料庫類型,可以是 [SQL, Spanner]。version:
              服務的 Hive Metastore 版本。 | 
| service/scheduled_backups/last_backup_durationBeta 版
             (專案)排定的備份 - 上次備份時間長度 | |
| GAUGE、INT64、s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上次成功排定備份的持續時間 (以秒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state:
備份狀態,可為 [SUCCEEDED、FAILED、IN_PROGRESS]。database_type:
              資料庫類型,可以是 [SQL, Spanner]。version:
              服務的 Hive Metastore 版本。 | 
| service/scheduled_backups/last_backup_sizeBETA 版
             (project)Scheduled Backups Request - Last Backup Size | |
| GAUGE、INT64、Bymetastore.googleapis.com/Service | 上次順利完成排程備份的大小 (以位元組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state:
備份狀態,可為 [SUCCEEDED、FAILED、IN_PROGRESS]。database_type:
              資料庫類型,可以是 [SQL, Spanner]。version:
              服務的 Hive Metastore 版本。 | 
ml
Vertex AI (舊稱 Cloud Machine Learning) 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Alpha 版 Beta 版 GA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ml.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prediction/error_countGA
             (project)錯誤計數 | |
| DELTA、INT64、1cloudml_model_version | 累計預測錯誤次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prediction_type:
              Cloud ML 預測類型之一:online_prediction、batch_prediction。 | 
| prediction/latenciesGA
             (project)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uscloudml_model_version | 特定類型的延遲時間。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atency_type:
              下列其中一項:overhead、model 或 user。將這三者加總,即可得出總延遲時間。 | 
| prediction/online/accelerator/duty_cycleALPHA
             (project)加速器工作週期 | |
| GAUGE、DOUBLE、10^2.%cloudml_model_version | 在過去取樣期間內,加速器積極處理作業的平均時間占比。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plica_id:
              對應模型副本的專屬 ID。 | 
| prediction/online/accelerator/memory/bytes_usedALPHA
             (project)加速器記憶體用量 | |
| GAUGE、INT64、Bycloudml_model_version | 模型副本分配的加速器記憶體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plica_id:
              對應模型副本的專屬 ID。 | 
| prediction/online/cpu/utilizationALPHA
             (project)CPU 使用量 | |
| GAUGE、DOUBLE、10^2.%cloudml_model_version | 模型副本分配的 CPU 比例,以及目前使用的比例。如果機器類型有多個 CPU,可能會超過 100%。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plica_id:
              對應模型副本的專屬 ID。 | 
| prediction/online/memory/bytes_usedALPHA
             (project)記憶體用量 | |
| GAUGE、INT64、Bycloudml_model_version | 模型副本分配的記憶體量,以及目前使用的記憶體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plica_id:
              對應模型副本的專屬 ID。 | 
| prediction/online/network/bytes_receivedALPHA
             (project)網路接收的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cloudml_model_version | 模型副本透過網路接收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plica_id:
              對應模型副本的 ID。 | 
| prediction/online/network/bytes_sentALPHA
             (project)傳送的網路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cloudml_model_version | 模型副本透過網路傳送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plica_id:
              對應模型副本的專屬 ID。 | 
| prediction/online/replicasALPHA
             (project)副本數量 | |
| GAUGE、INT64、1cloudml_model_version | 有效模型副本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prediction/online/target_replicasALPHA
             (project)Replica target | |
| GAUGE、INT64、1cloudml_model_version | 預期有效模型副本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 
| prediction/prediction_countGA
             (project)預測數量 | |
| DELTA、INT64、1cloudml_model_version | 累計預測次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prediction_type:
              Cloud ML 預測類型之一:online_prediction、batch_prediction。 | 
| prediction/response_countGA
             (project)回應計數 | |
| DELTA、INT64、1cloudml_model_version | 不同回應代碼的累計計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prediction_type:
              CloudML 預測類型之一:online_prediction、batch_prediction。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 | 
| training/accelerator/memory/utilizationBETA 版
             (project)加速器記憶體用量 | |
| GAUGE、DOUBLE、10^2.%cloudml_job | 目前使用的已分配加速器記憶體比例。值介於 0.0 至 1.0 之間,圖表會將值顯示為 0% 至 100% 之間的百分比。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task_type:
              其中一個 CloudML 訓練工作任務類型:master、worker 或 ps (適用於參數伺服器)。task_index:
                (INT64)
              以零為基準的工作索引。trial_id:
超參數試驗的 ID。 | 
| training/accelerator/utilizationBETA 版
             (project)加速器使用率 | |
| GAUGE、DOUBLE、10^2.%cloudml_job | 目前使用的已分配加速器比例。值介於 0.0 至 1.0 之間,圖表會將值顯示為 0% 至 100% 之間的百分比。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task_type:
              其中一個 CloudML 訓練工作任務類型:master、worker 或 ps (適用於參數伺服器)。task_index:
                (INT64)
              以零為基準的工作索引。trial_id:
超參數試驗的 ID。 | 
| training/cpu/utilizationGA
 (project)CPU 使用率 | |
| GAUGE、DOUBLE、10^2.%cloudml_job | 目前使用的已分配 CPU 比例。值介於 0.0 至 1.0 之間,圖表會將值顯示為 0% 至 100% 之間的百分比。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task_type:
              其中一個 CloudML 訓練工作任務類型:master、worker 或 ps (適用於參數伺服器)。task_index:
                (INT64)
              以零為基準的工作索引。trial_id:
超參數試驗的 ID。 | 
| training/disk/utilizationGA
             (project)磁碟用量 (位元組數) | |
| GAUGE、INT64、Bycloudml_job | 訓練工作使用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task_type:
              其中一個 Vertex AI 訓練工作任務類型:master、worker 或 ps (適用於參數伺服器)。task_index:
                (INT64)
              以零為基準的工作索引。trial_id:
超參數試驗的 ID。 | 
| training/memory/utilizationGA
             (project)記憶體使用率 | |
| GAUGE、DOUBLE、10^2.%cloudml_job | 目前正在使用的已分配記憶體比例。值介於 0.0 至 1.0 之間,圖表會將值顯示為 0% 至 100% 之間的百分比。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task_type:
              其中一個 CloudML 訓練工作任務類型:master、worker 或 ps (適用於參數伺服器)。task_index:
                (INT64)
              以零為基準的工作索引。trial_id:
超參數試驗的 ID。 | 
| training/network/received_bytes_countGA
             (project)收到的網路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cloudml_job | 訓練作業透過網路接收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task_type:
              其中一個 CloudML 訓練工作任務類型:master、worker 或 ps (適用於參數伺服器)。task_index:
                (INT64)
              以零為基準的工作索引。trial_id:
超參數試驗的 ID。 | 
| training/network/sent_bytes_countGA
             (project)傳送的網路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cloudml_job | 訓練作業透過網路傳送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task_type:
              其中一個 CloudML 訓練工作任務類型:master、worker 或 ps (適用於參數伺服器)。task_index:
                (INT64)
              以零為基準的工作索引。trial_id:
超參數試驗的 ID。 | 
modelarmor
Model Armor 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發布階段: Beta 版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modelarmor.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template/malicious_uri_request_countBeta 版
             (專案、資料夾、機構)惡意 URI 篩選器計數 | |
| DELTA、INT64、1modelarmor.googleapis.com/Template | 根據範本偵測到的惡意 URI 內容要求數量。每 60 秒取樣一次。 match_found:
                (BOOL)
              要求中是否找到與惡意 URI 篩選器相符的項目。operation_type:
              清除 API 作業類型。可以是 SANITIZE_USER_PROMPT 或 SANITIZE_MODEL_RESPONSE。client_name:
              提出要求的用戶端名稱。 | 
| template/pi_jb_request_countBETA 版
             (專案、資料夾、機構)提示詞注入和越獄篩選器計數 | |
| DELTA、INT64、1modelarmor.googleapis.com/Template | 系統偵測到提示詞注入和越獄內容與範本不符的要求數量。每 60 秒取樣一次。 match_found:
                (BOOL)
              要求是否符合「提示注入」和「越獄」篩選器。operation_type:
              清除 API 作業類型。可以是 SANITIZE_USER_PROMPT 或 SANITIZE_MODEL_RESPONSE。confidence_level:
              Model Armor 偵測項目的信賴度。可以是 NA、LOW_AND_ABOVE、MEDIUM_AND_ABOVE 或 HIGH。client_name:
              提出要求的用戶端名稱。 | 
| template/rai_request_countBeta 版
             (專案、資料夾、機構)負責的 AI 篩選器計數 | |
| DELTA、INT64、1modelarmor.googleapis.com/Template | 系統偵測到負責任的 AI 篩選器根據範本篩選內容的要求數量。每 60 秒取樣一次。 match_found:
                (BOOL)
              要求中是否找到與負責任的 AI 過濾器相符的內容。operation_type:
              清除 API 作業類型。可以是 SANITIZE_USER_PROMPT 或 SANITIZE_MODEL_RESPONSE。filter_sub_type:
              負責任的 AI 技術篩選器子類型。可能是 DANGEROUS、SEXUALLY_EXPLICIT、HATE_SPEECH 或 HARASSMENT。confidence_level:
              Model Armor 偵測項目的信賴度。可以是 NA、LOW_AND_ABOVE、MEDIUM_AND_ABOVE 或 HIGH。client_name:
              提出要求的用戶端名稱。 | 
| template/request_countBETA 版
             (專案、資料夾、機構)SanitizeAPI 要求計數 | |
| DELTA、INT64、1modelarmor.googleapis.com/Template | Model Armor 消毒 API 收到的要求數量。每 60 秒取樣一次。 match_found:
                (BOOL)
              要求中是否找到任何篩選條件的相符項目。operation_type:
              清除 API 作業類型。可以是 SANITIZE_USER_PROMPT 或 SANITIZE_MODEL_RESPONSE。client_name:
提出要求的用戶端名稱。sanitization_verdict:
              清除結果。可設為 BLOCKED 或 ALLOWED。 | 
| template/sdp_request_countBETA 版
             (專案、資料夾、機構)Sensitive Data Protection 篩選器計數 | |
| DELTA、INT64、1modelarmor.googleapis.com/Template | 根據範本偵測到含有 Sensitive Data Protection 內容的要求數量。每 60 秒取樣一次。 match_found:
                (BOOL)
              要求中是否找到符合 Sensitive Data Protection 篩選器的項目。operation_type:
              清除 API 作業類型。可以是 SANITIZE_USER_PROMPT 或 SANITIZE_MODEL_RESPONSE。filter_sub_type:
              Sensitive Data Protection 篩選器子類型。可以是 BASIC 或 ADVANCED。sdp_data_type:
              Sensitive Data Protection 偵測到的資料類型。例如:NA、SSN、GCP_API_KEY、GCP_EUC 等。transformed:
                (BOOL)
              內容是否經過轉換。client_name:
              提出要求的用戶端名稱。 | 
| template/used_token_countBETA 版
             (專案、資料夾、機構)已用權杖數 | |
| DELTA、DOUBLE、1modelarmor.googleapis.com/Template | 根據範本處理的權杖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operation_type:
              清除 API 作業類型。可以是 SANITIZE_USER_PROMPT 或 SANITIZE_MODEL_RESPONSE。client_name:
              提出要求的用戶端名稱。 | 
監控
Cloud Monitoring 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Alpha 版 Beta 版 GA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monitoring.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billing/bytes_ingestedGA
             (專案)擷取的指標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global | 擷取的指標資料可計費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02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metric_domain:
              指標類型的網域名稱前置字串。metric_type:
擷取資料的指標類型。resource_type:
              擷取資料的受監控資源類型。 | 
| billing/bytes_ingested_hourlyALPHA
             (project)每小時擷取的指標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global | 每小時匯總的計費指標資料位元組數。每 360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822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metric_domain:
              指標類型的網域名稱前置字串。metric_type:
擷取資料的指標類型。resource_type:
              擷取資料的受監控資源類型。 | 
| billing/non_chargeable_samples_ingestedALPHA
             (project)已擷取的不計費指標樣本數 | |
| DELTA、INT64、1global | 擷取的非計費指標資料樣本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metric_domain:
              指標類型的網域名稱前置字串。metric_type:
擷取資料的指標類型。resource_type:
              擷取資料的受監控資源類型。exception_type:
              這些樣本未收費的原因。 | 
| billing/samples_ingestedGA
             (專案)擷取的指標樣本數 | |
| DELTA、INT64、1global | 擷取的指標資料計費樣本數。以擷取的樣本數回報的計費用量,絕不會以擷取的位元組數回報,反之亦然。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metric_domain:
              指標類型的網域名稱前置字串。metric_type:
擷取資料的指標類型。resource_type:
              擷取資料的受監控資源類型。 | 
| billing/samples_ingested_hourlyALPHA
             (project)每小時擷取的指標樣本數 | |
| DELTA、INT64、1global | 每小時匯總的指標資料可計費樣本數。以擷取的樣本數回報的計費用量,絕不會以擷取的位元組數回報,反之亦然。每 360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7500 秒無法查看資料。 metric_domain:
              指標類型的網域名稱前置字串。metric_type:
擷取資料的指標類型。resource_type:
              擷取資料的受監控資源類型。 | 
| billing/time_series_billed_for_queries_countBeta 版
             (專案)查詢的計費時間序列數量 | |
| DELTA、INT64、1global | 查詢的計費時間序列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api_method:
              API 方法的完整名稱,該方法會對時間序列計費。 | 
| collection/attribution/write_sample_countBETA 版
             (專案)依歸因 ID 寫入的樣本 | |
| DELTA、INT64、1monitoring.googleapis.com/MetricIngestionAttribution | 標記有報表歸因維度的可計費指標樣本數。 metric_domain:
指標網域。metric_type:指標類型。resource_type:
受監控的資源類型。 | 
| collection/write_request_point_count已淘汰
             (project)(已淘汰) 指標寫入要求 | |
| DELTA、INT64、1monitoring.googleapis.com/MetricStatistics | 寫入的指標點數。一個要求可能包含多個點,這些點會分開計算。系統已淘汰這個指標。如要瞭解如何監控指標的擷取作業,請參閱 https://cloud.google.com/monitoring/docs/metrics-management#diagnostics 和 https://cloud.google.com/monitoring/docs/metrics-management#view-summary。 resource_type:
              受監控的資源類型。status:
              寫入嘗試的狀態碼,例如「OK」或「INVALID_ARGUMENT」。 | 
| stats/filtered_byte_countALPHA
             (project)已篩選的位元組計數 | |
| DELTA、INT64、1global | 透過指標排除規則篩選的指標資料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metric_domain:
              指標類型的網域名稱前置字串。metric_type:
              已篩選的指標類型。resource_type:
              已篩選指標的受監控資源類型。filter_id:
              導致這項指標遭到篩除的指標排除規則 ID。 | 
| stats/filtered_sample_countALPHA
             (project)已篩選的樣本數 | |
| DELTA、INT64、1global | 透過指標排除規則篩選的指標資料樣本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30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metric_domain:
              指標類型的網域名稱前置字串。metric_type:
              已篩選的指標類型。resource_type:
              已篩選指標的受監控資源類型。filter_id:
              導致這項指標遭到篩除的指標排除規則 ID。 | 
| stats/metrics_queried_hourly_countALPHA
             (project)每小時查詢的指標數量 | |
| DELTA、INT64、1global | 依指標類型和來源劃分的 API 查詢次數。僅記錄使用者指標。每 3600 秒取樣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7380 秒無法查看資料。 api_method:
              查詢指標時使用的 API 方法完整名稱。origin:
              查詢的來源,可以是 [console, other] 其中之一。metric_type:
查詢資料的指標類型。 | 
| stats/num_time_seriesGA
             (專案)時間序列計數 | |
| GAUGE、INT64、1global | custom.googleapis.com 和 logging.googleapis.com/user 底下使用者定義指標的有效時間序列數量。有效時間序列是指在過去 24 小時內收到資料的時間序列。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prefix:
              所含資料的指標類型名稱前置字串,可以是 [custom.googleapis.com, logging.googleapis.com/user]。 | 
| uptime_check/check_passedGA
             (專案)檢查通過 | |
| GAUGE、BOOL、aws_ec2_instance cloud_run_revision gae_app gce_instance k8s_service servicedirectory_service uptime_url | 如果資源通過檢查,則為 True。取樣完畢後,最多會有 35 秒無法查看資料。 check_id:提出要求的運作時間檢查。checker_location:
              如果是外部檢查,則為發出要求的運作時間監控位置。checker_project_id:
              用於內部檢查的檢查程式專案。checker_network:
              用於內部檢查的檢查程式網路。checker_zone:
              用於內部檢查的檢查工具區域。checked_resource_id:
              要檢查的資源 ID。格式取決於資源類型。 | 
| uptime_check/content_mismatchGA
             (專案)內容不符 | |
| GAUGE、BOOL、aws_ec2_instance cloud_run_revision gae_app gce_instance k8s_service servicedirectory_service uptime_url | 如果回應未符合檢查的必要內容規格,則為 True。取樣完畢後,最多會有 35 秒無法查看資料。 check_id:提出要求的運作時間檢查。checker_location:
              如果是外部檢查,則為發出要求的運作時間監控位置。checker_project_id:
              用於內部檢查的檢查程式專案。checker_network:
              用於內部檢查的檢查程式網路。checker_zone:
              用於內部檢查的檢查工具區域。checked_resource_id:
              要檢查的資源 ID。格式取決於資源類型。 | 
| uptime_check/error_codeGA
             (project)錯誤代碼 | |
| GAUGE、STRING、aws_ec2_instance cloud_run_revision gae_app gce_instance k8s_service servicedirectory_service uptime_url | 如果發生錯誤,導致無法與資源聯絡,取樣完畢後,最多會有 35 秒無法查看資料。 check_id:提出要求的運作時間檢查。checker_location:
              如果是外部檢查,則為發出要求的運作時間監控位置。checker_project_id:
              用於內部檢查的檢查程式專案。checker_network:
              用於內部檢查的檢查程式網路。checker_zone:
              用於內部檢查的檢查工具區域。checked_resource_id:
              要檢查的資源 ID。格式取決於資源類型。 | 
| uptime_check/http_statusGA
             (project)HTTP 狀態 | |
| GAUGE、STRING、aws_ec2_instance cloud_run_revision gae_app gce_instance k8s_service servicedirectory_service uptime_url | 資源傳回的 HTTP 回應碼。取樣完畢後,最多會有 35 秒無法查看資料。 check_id:提出要求的運作時間檢查。checker_location:
              如果是外部檢查,則為發出要求的運作時間監控位置。checker_project_id:
              用於內部檢查的檢查程式專案。checker_network:
              用於內部檢查的檢查程式網路。checker_zone:
              用於內部檢查的檢查工具區域。checked_resource_id:
              要檢查的資源 ID。格式取決於資源類型。 | 
| uptime_check/request_latencyGA
             (專案)要求延遲時間 | |
| GAUGE、DOUBLE、msaws_ec2_instance cloud_run_revision gae_app gce_instance k8s_service servicedirectory_service uptime_url | Uptime Monitoring 執行要求時測得的要求延遲時間 (以毫秒為單位)。取樣完畢後,最多會有 35 秒無法查看資料。 check_id:提出要求的運作時間檢查。checker_location:
              如果是外部檢查,則為發出要求的運作時間監控位置。checker_project_id:
              用於內部檢查的檢查程式專案。checker_network:
              用於內部檢查的檢查程式網路。checker_zone:
              用於內部檢查的檢查工具區域。checked_resource_id:
              要檢查的資源 ID。格式取決於資源類型。 | 
| uptime_check/time_until_ssl_cert_expiresGA
             (project)SSL 憑證到期時間 | |
| GAUGE、DOUBLE、daws_ec2_instance cloud_run_revision gae_app gce_instance k8s_service servicedirectory_service uptime_url | 資源上的 SSL 憑證到期前剩餘的天數。取樣完畢後,最多會有 35 秒無法查看資料。 check_id:提出要求的運作時間檢查。checker_location:
              如果是外部檢查,則為發出要求的運作時間監控位置。checker_project_id:
              用於內部檢查的檢查程式專案。checker_network:
              用於內部檢查的檢查程式網路。checker_zone:
              用於內部檢查的檢查工具區域。checked_resource_id:
              要檢查的資源 ID。格式取決於資源類型。 | 
netapp
NetApp 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發布階段: Beta 版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netapp.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replication/current_transfer_bytesBETA
             (project)Volume Replication Transfer Progress | |
| GAUGE、INT64、Bynetapp.googleapis.com/Replication | 目前工作已轉移的資料量。 | 
| replication/healthyBETA 版
             (專案)磁碟區複製作業正常 | |
| GAUGE、BOOL、netapp.googleapis.com/Replication | 如果錯過或無法順利完成排定的轉移作業,則為 FALSE。 | 
| replication/lag_timeBETA 版
             (project)磁碟區複製轉移延遲時間 | |
| GAUGE、INT64、snetapp.googleapis.com/Replication | 自來源建立快照以進行轉移作業後經過的時間 (包括轉移時間)。 | 
| replication/last_transfer_durationBETA
             (project)Volume Replication Last Transfer Duration | |
| GAUGE、INT64、snetapp.googleapis.com/Replication | 上次移轉作業的時長。 | 
| replication/last_transfer_sizeBETA 版
             (project)磁碟區複製上次傳輸大小 | |
| GAUGE、INT64、Bynetapp.googleapis.com/Replication | 上次移轉作業的大小。 | 
| replication/total_transfer_byte_countBETA 版
             (project)磁碟區複製總轉移位元組數 | |
| CUMULATIVE、INT64、Bynetapp.googleapis.com/Replication | 自關係建立以來,為該關係轉移的累計資料量。可能會重設為 0。 | 
| replication/transferringBETA
             (project)磁碟區複製狀態 | |
| GAUGE、BOOL、netapp.googleapis.com/Replication | 複製狀態:TRUE = 轉移中,FALSE = 閒置。 | 
| storage_pool/allocatedBETA 版
             (專案)儲存空間集區空間使用量 | |
| GAUGE,INT64,Bynetapp.googleapis.com/StoragePool | 分配給磁碟區的儲存空間集區容量。 | 
| storage_pool/auto_tiering/cold_tier_read_byte_countBETA 版
             (project)StoragePool cold tier read bytes | |
| DELTA,INT64,Bynetapp.googleapis.com/StoragePool | 從 StoragePool 的冷儲存層讀取的容量。 | 
| storage_pool/auto_tiering/cold_tier_write_byte_countBETA
             (project)StoragePool cold tier write bytes | |
| DELTA,INT64,Bynetapp.googleapis.com/StoragePool | 容量寫入 StoragePool 的冷層。 | 
| storage_pool/auto_tiering/tiered_bytesBETA
             (project)Auto tiering storage pool capacity tiering type size | |
| GAUGE,INT64,Bynetapp.googleapis.com/StoragePool | 儲存空間集區容量分層類型:冷或非冷。 type:
              分層資料類型,包括冷資料或非冷資料。 | 
| storage_pool/capacityBETA 版
             (project)儲存空間集區容量 | |
| GAUGE,INT64,Bynetapp.googleapis.com/StoragePool | 儲存空間集區的總大小。 custom_performance_enabled:
儲存空間集區是否已啟用自訂效能。 | 
| storage_pool/iops_limitBeta 版
             (project)最大 IOPS | |
| GAUGE,INT64,1netapp.googleapis.com/StoragePool | 集區設定的 IOPS 上限。 | 
| storage_pool/replication_statusBETA 版
             (專案)複製狀態 | |
| GAUGE,INT64,1netapp.googleapis.com/StoragePool | 區域 Flex StoragePool 的複製狀態。 state:
              複寫狀態:已同步、趕上進度、未同步。 | 
| storage_pool/throughput_limitBETA
             (專案)最大總處理量 | |
| GAUGE,INT64,MiB/snetapp.googleapis.com/StoragePool | 集區設定的處理量上限。 | 
| volume/allocated_bytesBETA 版
             (project)已分配的磁碟空間 | |
| GAUGE、INT64、Bynetapp.googleapis.com/Volume | 從儲存空間集區分配給磁碟區的容量。 | 
| volume/auto_tiering/cold_tier_read_byte_countBETA
             (project)Volume cold tier read bytes | |
| DELTA、INT64、Bynetapp.googleapis.com/Volume | 從磁碟區的冷儲存層讀取的容量。 | 
| volume/auto_tiering/cold_tier_write_byte_countBETA
             (project)Volume cold tier write bytes | |
| DELTA、INT64、Bynetapp.googleapis.com/Volume | 容量寫入磁碟區的冷級別。 | 
| volume/auto_tiering/tiered_bytesBeta 版
             (project)自動分層磁碟區使用的空間類型 | |
| GAUGE、INT64、Bynetapp.googleapis.com/Volume | 自動調整級別磁碟區的已用容量 (依層級類型:冷或熱)。 type:
              分層資料類型,包括冷資料或熱資料。 | 
| volume/average_latencyBETA
             (project)磁碟區 I/O 作業延遲 | |
| GAUGE、DOUBLE、msnetapp.googleapis.com/Volume | 儲存系統內的磁碟區 I/O 作業延遲時間。 method:
              延遲類型,讀取、寫入或中繼資料。 | 
| volume/backup_current_transfer_bytesBETA 版
             (project)磁碟區備份轉移進度 | |
| GAUGE、INT64、Bynetapp.googleapis.com/Volume | 目前工作已轉移的資料量。 | 
| volume/backup_healthyBETA 版
             (專案)磁碟區備份轉移作業正常 | |
| GAUGE、BOOL、netapp.googleapis.com/Volume | 如果錯過或無法轉移備份資料,或手動備份失敗,則為 FALSE。 | 
| volume/backup_last_transfer_durationBETA 版
             (project)磁碟區備份上次轉移作業的持續時間 | |
| GAUGE、INT64、snetapp.googleapis.com/Volume | 上次移轉作業的時長。 | 
| volume/backup_last_transfer_sizeBETA
             (project)磁碟區備份上次傳輸大小 | |
| GAUGE、INT64、Bynetapp.googleapis.com/Volume | 上次移轉作業的大小。 | 
| volume/backup_transferringBETA 版
             (project)磁碟區備份狀態 | |
| GAUGE、BOOL、netapp.googleapis.com/Volume | 備份狀態:TRUE = 正在轉移,FALSE = 閒置。 | 
| volume/backup_usedBETA 版
             (專案)已備份的位元組 | |
| GAUGE、INT64、Bynetapp.googleapis.com/Volume | 備份的位元組 (基準和增量變更)。 | 
| volume/bytes_usedBETA 版
             (專案)已使用的磁碟空間 | |
| GAUGE、INT64、Bynetapp.googleapis.com/Volume | 以檔案形式寫入資料所用的容量,以及快照所用的額外空間。 | 
| volume/inode_limitBETA
             (project)Volume inode allocation | |
| GAUGE、INT64、1netapp.googleapis.com/Volume | 磁碟區分配到的 inode (硬性上限)。與磁碟區的已分配容量 (大小) 相關。 | 
| volume/inode_usedBETA 版
             (project)磁碟區 inode 使用量 | |
| GAUGE、INT64、1netapp.googleapis.com/Volume | 磁碟區使用的 inode 數量。 | 
| volume/operation_countBETA
             (專案)作業計數 | |
| DELTA、INT64、1netapp.googleapis.com/Volume | 用戶端對磁碟區執行的作業數量。 type:
              作業類型,例如讀取、寫入或中繼資料。 | 
| volume/snapshot_bytesBETA 版
             (project)使用的磁碟區快照空間 | |
| GAUGE、INT64、Bynetapp.googleapis.com/Volume | 用於快照副本的容量。 | 
| volume/throughputBETA
             (專案)輸送量 | |
| DELTA、INT64、Bynetapp.googleapis.com/Volume | 作業類型的輸送量。 type:
              作業類型,例如讀取、寫入或中繼資料。 | 
| volume/throughput_limitBETA
             (project)最大總處理量 | |
| GAUGE、INT64、KiBy/snetapp.googleapis.com/Volume | 分配給磁碟區的總處理量上限。 | 
networkconnectivity
網路連線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ALPHA GA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quota/active_vpc_spokes_per_hub/exceededGA
             (project)Active VPC Spokes per Hub quota exceeded error | |
| DELTA、INT64、1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Hub | 嘗試次數超過配額指標 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active_vpc_spokes_per_hub 的上限。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 | 
| quota/active_vpc_spokes_per_hub/limitGA
             (專案)每個中樞的有效虛擬私有雲 Spoke 配額限制 | |
| GAUGE、INT64、1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Hub | 目前配額指標 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active_vpc_spokes_per_hub 的限制。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 | 
| quota/active_vpc_spokes_per_hub/usageGA
             (project)每個中樞的有效 VPC Spoke 配額用量 | |
| GAUGE、INT64、1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Hub | 配額指標 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active_vpc_spokes_per_hub 的目前用量。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 | 
| quota/dynamic_route_prefixes_per_hub_route_table_per_route_region/exceededGA
             (project)Unique dynamic route prefixes per hub route table per route region quota exceeded error | |
| DELTA、INT64、1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RouteTable | 嘗試次數超過配額指標 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dynamic_route_prefixes_per_hub_route_table_per_route_region 的限制。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route_region:
              包含專屬動態路徑前置字元的區域。 | 
| quota/dynamic_route_prefixes_per_hub_route_table_per_route_region/limitGA
             (project)每個中樞路徑資料表每個路徑區域的配額限制,允許的動態路徑前置字元數量上限 | |
| GAUGE、INT64、1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RouteTable | 目前配額指標 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dynamic_route_prefixes_per_hub_route_table_per_route_region 的限制。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route_region:
              包含專屬動態路徑前置字元的區域。 | 
| quota/dynamic_route_prefixes_per_hub_route_table_per_route_region/usageGA
             (專案)每個中樞路徑資料表每個路徑區域的配額用量上限,為 256 個動態路徑前置字元 | |
| GAUGE、INT64、1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RouteTable | 配額指標 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dynamic_route_prefixes_per_hub_route_table_per_route_region 的目前用量。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route_region:
              包含專屬動態路徑前置字元的區域。 | 
| quota/routes_per_route_table/exceededGA
             (project)Subnet Routes per Route Table quota exceeded error | |
| DELTA、INT64、1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RouteTable | 嘗試次數:超過配額指標 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routes_per_route_table 的限制。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 | 
| quota/routes_per_route_table/limitGA
             (project)每個路徑資料表的子網路路徑配額限制 | |
| GAUGE、INT64、1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RouteTable | 目前對配額指標 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routes_per_route_table 的限制。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 | 
| quota/routes_per_route_table/usageGA
             (project)每個路徑資料表的子網路路徑配額用量 | |
| GAUGE、INT64、1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RouteTable | 配額指標 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routes_per_route_table 的目前用量。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 | 
| quota/routing_vpcs_per_hub/exceededALPHA 版
             (專案)Routing VPCs per Hub quota exceeded error | |
| DELTA、INT64、1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Hub | 嘗試次數超過配額指標 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routing_vpcs_per_hub 的限制。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 | 
| quota/routing_vpcs_per_hub/limitALPHA 版
             (專案)每個 Hub 的路由虛擬私有雲配額限制 | |
| GAUGE、INT64、1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Hub | 目前配額指標 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routing_vpcs_per_hub 的限制。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 | 
| quota/routing_vpcs_per_hub/usageALPHA 版
             (專案)每個 Hub 的路由虛擬私有雲配額用量 | |
| GAUGE、INT64、1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Hub | 配額指標 networkconnectivity.googleapis.com/routing_vpcs_per_hub 的目前用量。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imit_name:
              限制名稱。 | 
網路
Network Topology 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Alpha 版 Beta 版 GA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networking.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all_gcp/vm_traffic/zone_pair_median_rttBETA 版
             (專案、資料夾、機構)每個可用區配對的 VM 對 VM RTT 中位數,適用於所有 GCP 專案 | |
| GAUGE、DOUBLE、nsnetworking.googleapis.com/Location | VM 對 VM 流量的 RTT (往返時間) 中位數,以可用區配對為單位,並匯總所有 GCP 專案的資料。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54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mote_region:
              測量 RTT 的遠端端點區域。remote_zone:
              測量 RTT 的遠端端點區域。protocol:
              測量 RTT 的連線通訊協定。唯一有效的值是 TCP。 | 
| cloud_netslo/active_probing/probe_countGA
             (專案)探測次數 | |
| DELTA、INT64、1gce_zone_network_health | 探測探針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最多會有 4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mote_zone:
遠端執行個體的可用區。remote_region:
遠端執行個體所在的區域。remote_location_type:
目的地類型。protocol:
              用於探查的通訊協定。result:
              探查結果 (成功/失敗)。 | 
| fixed_standard_tier/limitBETA 版
             (project)固定標準網路層級限制 | |
| GAUGE、INT64、Bynetworking.googleapis.com/Location | 固定標準網路層的限制,以每秒輸出位元組數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andwidth_policy_id:
              固定標準層級政策的 ID,或「UNKNOWN」。 | 
| fixed_standard_tier/usageBETA 版
             (專案)固定標準網路層級用量 | |
| GAUGE、INT64、Bynetworking.googleapis.com/Location | 目前透過固定標準層傳送的每秒 egress 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andwidth_policy_id:
              固定標準層級政策的 ID,或「UNKNOWN」。traffic_source:
              固定標準網路層的流量來源,可以是 [L7LB, VM] 其中之一。 | 
| google_service/request_bytes_countGA
             (project)要求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google_service_gce_client | 從用戶端傳送至 Google 服務的要求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protocol:
              連線通訊協定,可以是 [HTTP/1.1, HTTP/2.0]。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如要瞭解 gRPC 錯誤如何對應至回應代碼類別,請參閱 https://github.com/googleapis/googleapis/blob/master/google/rpc/code.proto。service_name:
              Google 服務名稱,例如「storage.googleapis.com」。service_region:
              Google 服務的區域,例如「us-central1」、「asia-south1」、「europe-west6」。local_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子網路。local_network_interface:
本機執行個體的 NIC。 | 
| google_service/response_bytes_countGA
             (project)回應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google_service_gce_client | Google 服務在回應中傳送至用戶端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protocol:
              連線通訊協定,可以是 [HTTP/1.1, HTTP/2.0]。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如要瞭解 gRPC 錯誤如何對應至回應代碼類別,請參閱 https://github.com/googleapis/googleapis/blob/master/google/rpc/code.proto。service_name:
              Google 服務名稱,例如「storage.googleapis.com」。service_region:
              Google 服務的區域,例如「us-central1」、「asia-south1」、「europe-west6」。local_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子網路。local_network_interface:
本機執行個體的 NIC。 | 
| interconnect_attachment/egress_bytes_countGA
             (專案)從 Cloud Interconnect 附件輸出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interconnect_attachment | 透過 Cloud Interconnect 附件從 GCP 傳送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project_number:
              透過附件通訊的 GCP 端點專案編號。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local_project_id:
              透過附件通訊的 GCP 端點專案 ID。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local_region:
              透過附件通訊的 GCP 端點區域。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local_zone:
              透過附件通訊的 GCP 端點可用區。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local_location_type:
              目的地類型,可以是 ["CLOUD" - 本地端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其他情況]。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該欄位才會設為「CLOUD」: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EXTERNAL。local_resource_type:
              本機端點的資源類型,可以是 ["GCE_VM" - VM 執行個體;"ICA" - 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VPN" - Cloud VPN 通道;"ROUTER_APPLIANCE" -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OTHER" - 其他]。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local_location_type 為 CLOUD,2) 專案位於同一機構,3)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Peering,4)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OTHER」。local_network:
              透過附件通訊的 GCP 端點網路。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local_subnetwork:
              透過附件通訊的 GCP 端點子網路。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 interconnect_attachment/ingress_bytes_countGA
             (專案)傳入 Cloud Interconnect 附件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interconnect_attachment | 透過 Cloud Interconnect 附件傳送至 GCP 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project_number:
              透過附件通訊的 GCP 端點專案編號。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local_project_id:
              透過附件通訊的 GCP 端點專案 ID。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local_region:
              透過附件通訊的 GCP 端點區域。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local_zone:
              透過附件通訊的 GCP 端點可用區。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local_location_type:
              目的地類型,可以是 ["CLOUD" - 本地端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其他情況]。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該欄位才會設為「CLOUD」: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EXTERNAL。local_resource_type:
              本機端點的資源類型,可以是 ["GCE_VM" - VM 執行個體;"ICA" - 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VPN" - Cloud VPN 通道;"ROUTER_APPLIANCE" -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OTHER" - 其他]。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local_location_type 為 CLOUD,2) 專案位於同一機構,3)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Peering,4)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OTHER」。local_network:
              透過附件通訊的 GCP 端點網路。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local_subnetwork:
              透過附件通訊的 GCP 端點子網路。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 interconnect_attachment/vm/egress_bytes_countGA
             (project)每個 VM 輸出至 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gce_instance | 透過通道從本機 VM 傳送至遠端對等互連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子網路。local_network_interface:
本機執行個體的 NIC。attachment_project_number:
              Cloud Interconnect 附件的專案編號。如果附件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的值:1) 專案位於同一個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ATTACHMENT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attachment_project_id:
              Cloud Interconnect 附件的專案 ID。如果附件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的值:1) 專案位於同一個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ATTACHMENT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attachment_name:
              Cloud Interconnect 附件的名稱。如果附件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的值:1) 專案位於同一個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ATTACHMENT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attachment_region:
              Cloud Interconnect 附件的區域。如果附件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的值:1) 專案位於同一個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ATTACHMENT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interconnect_name:
              Cloud Interconnect 的名稱。如果附件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的值:1) 專案位於同一個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ATTACHMENT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interconnect_project_id:
              Cloud Interconnect 的專案 ID。如果附件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的值:1) 專案位於同一個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ATTACHMENT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 interconnect_attachment/vm/ingress_bytes_countGA
             (project)每個 VM 從 Cloud Interconnect 附件傳入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gce_instance | 透過 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從遠端對等互連 VM 傳送至本機 VM 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子網路。local_network_interface:
本機執行個體的 NIC。attachment_project_number:
              Cloud Interconnect 附件的專案編號。如果附件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的值:1) 專案位於同一個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ATTACHMENT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attachment_project_id:
              Cloud Interconnect 附件的專案 ID。如果附件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的值:1) 專案位於同一個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ATTACHMENT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attachment_name:
              Cloud Interconnect 附件的名稱。如果附件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的值:1) 專案位於同一個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ATTACHMENT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attachment_region:
              Cloud Interconnect 附件的區域。如果附件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的值:1) 專案位於同一個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ATTACHMENT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interconnect_name:
              Cloud Interconnect 的名稱。如果附件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的值:1) 專案位於同一個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ATTACHMENT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interconnect_project_id:
              Cloud Interconnect 的專案 ID。如果附件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的值:1) 專案位於同一個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ATTACHMENT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 node_flow/egress_bytes_countGA
             (project)每個 GKE 節點的輸出位元組計數 | |
| DELTA、INT64、Byk8s_node | 從 GKE 節點傳送至遠端對等互連的位元組數,包括節點內的 Pod。位元組計數不含封包標頭大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 GKE 節點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 GKE 節點的子網路。remote_location_type:
              遠端端點類型,可以是下列其中一種:["CLOUD" - 端點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端點是網際網路端點,包括 VM 或網路負載平衡器的公開 IP 時;"GOOGLE_INTERNAL" - 端點是 Google 基礎架構,例如健康檢查或 GFE 時;"ON_PREM" - 通訊是透過 Cloud VPN 通道、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或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時]。remote_project_id:
              遠端端點的專案 ID。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region:
              遠端端點的區域。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network:
              遠端端點的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subnetwork:
              遠端端點的子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luster:
              遠端端點的 GKE 叢集。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zone:
              遠端端點的可用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ontinent:
              遠端端點的業務區域,可以是 [America、Asia、Europe] 其中之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country:
              遠端端點的國家/地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network_tier:
              連線的網路層,可以是 [PREMIUM、STANDARD、FIXED_STANDARD、UNKNOWN]。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或系統未識別網路層級,請設為「UNKNOWN」。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 node_flow/egress_packets_countGA
             (專案)每個 GKE 節點的輸出封包計數 | |
| DELTA、INT64、1k8s_node | 從 GKE 節點傳送至遠端對等互連的封包數,包括從節點內的 Pod 傳送的封包。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 GKE 節點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 GKE 節點的子網路。remote_location_type:
              遠端端點類型,可以是下列其中一種:["CLOUD" - 端點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端點是網際網路端點,包括 VM 或網路負載平衡器的公開 IP 時;"GOOGLE_INTERNAL" - 端點是 Google 基礎架構,例如健康檢查或 GFE 時;"ON_PREM" - 通訊是透過 Cloud VPN 通道、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或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時]。remote_project_id:
              遠端端點的專案 ID。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region:
              遠端端點的區域。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network:
              遠端端點的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subnetwork:
              遠端端點的子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luster:
              遠端端點的 GKE 叢集。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zone:
              遠端端點的可用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ontinent:
              遠端端點的業務區域,可以是 [America、Asia、Europe] 其中之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country:
              遠端端點的國家/地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network_tier:
              連線的網路層,可以是 [PREMIUM、STANDARD、FIXED_STANDARD、UNKNOWN]。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或系統未識別網路層級,請設為「UNKNOWN」。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 node_flow/ingress_bytes_countGA
             (project)每個 GKE 節點的 Ingress 位元組計數 | |
| DELTA、INT64、Byk8s_node | 從遠端對等互連傳送至 GKE 節點的位元組數,包括傳送至節點內 Pod 的位元組數。位元組計數不含封包標頭大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 GKE 節點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 GKE 節點的子網路。remote_location_type:
              遠端端點類型,可以是下列其中一種:["CLOUD" - 端點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端點是網際網路端點,包括 VM 或網路負載平衡器的公開 IP 時;"GOOGLE_INTERNAL" - 端點是 Google 基礎架構,例如健康檢查或 GFE 時;"ON_PREM" - 通訊是透過 Cloud VPN 通道、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或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時]。remote_project_id:
              遠端端點的專案 ID。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region:
              遠端端點的區域。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network:
              遠端端點的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subnetwork:
              遠端端點的子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luster:
              遠端端點的 GKE 叢集。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zone:
              遠端端點的可用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ontinent:
              遠端端點的業務區域,可以是 [America、Asia、Europe] 其中之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country:
              遠端端點的國家/地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network_tier:
              連線的網路層,可以是 [PREMIUM、STANDARD、FIXED_STANDARD、UNKNOWN]。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或系統未識別網路層級,請設為「UNKNOWN」。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 node_flow/ingress_packets_countGA
             (專案)每個 GKE 節點的 Ingress 封包計數 | |
| DELTA、INT64、1k8s_node | 從遠端對等互連傳送至 GKE 節點的封包數,包括傳送至節點內 Pod 的封包。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 GKE 節點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 GKE 節點的子網路。remote_location_type:
              遠端端點類型,可以是下列其中一種:["CLOUD" - 端點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端點是網際網路端點,包括 VM 或網路負載平衡器的公開 IP 時;"GOOGLE_INTERNAL" - 端點是 Google 基礎架構,例如健康檢查或 GFE 時;"ON_PREM" - 通訊是透過 Cloud VPN 通道、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或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時]。remote_project_id:
              遠端端點的專案 ID。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region:
              遠端端點的區域。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network:
              遠端端點的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subnetwork:
              遠端端點的子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luster:
              遠端端點的 GKE 叢集。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zone:
              遠端端點的可用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ontinent:
              遠端端點的業務區域,可以是 [America、Asia、Europe] 其中之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country:
              遠端端點的國家/地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network_tier:
              連線的網路層,可以是 [PREMIUM、STANDARD、FIXED_STANDARD、UNKNOWN]。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或系統未識別網路層級,請設為「UNKNOWN」。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 node_flow/rttGA
             (project)每個 GKE 節點的 RTT 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k8s_node | 從 GKE 節點到 Cloud 端點的 TCP 連線所測得的 RTT 分佈情形,包括節點內的 Pod。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 GKE 節點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 GKE 節點的子網路。remote_location_type:
              遠端端點類型,可以是下列其中一種:["CLOUD" - 端點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端點是網際網路端點,包括 VM 或網路負載平衡器的公開 IP 時;"GOOGLE_INTERNAL" - 端點是 Google 基礎架構,例如健康檢查或 GFE 時;"ON_PREM" - 通訊是透過 Cloud VPN 通道、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或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時]。remote_project_id:
              遠端端點的專案 ID。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region:
              遠端端點的區域。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network:
              遠端端點的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subnetwork:
              遠端端點的子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luster:
              遠端端點的 GKE 叢集。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zone:
              遠端端點的可用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protocol:
              一律為 TCP。 | 
| pod_flow/egress_bytes_countGA
             (專案)每個 GKE Pod 的傳出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k8s_pod | 從 GKE Pod 傳送至遠端對等互連的位元組數。位元組計數不含封包標頭大小。在預設情況下,由於取樣點前的 IP 位址偽裝,Pod 與 VPC 外部端點之間的流量會歸因於節點,而非 Pod。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 GKE Pod 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 GKE Pod 的子網路。remote_location_type:
              遠端端點類型,可以是下列其中一種:["CLOUD" - 端點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端點是網際網路端點,包括 VM 或網路負載平衡器的公開 IP 時;"GOOGLE_INTERNAL" - 端點是 Google 基礎架構,例如健康檢查或 GFE 時;"ON_PREM" - 通訊是透過 Cloud VPN 通道、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或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時]。remote_project_id:
              遠端端點的專案 ID。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region:
              遠端端點的區域。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network:
              遠端端點的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subnetwork:
              遠端端點的子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luster:
              遠端端點的 GKE 叢集。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luster_location:
              遠端端點的 GKE 叢集位置。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namespace:
              遠端端點的 GKE 命名空間。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workload:
              遠端端點的 GKE 工作負載名稱。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workload_type:
              遠端端點的 GKE 工作負載類型,可以是 [REPLICA_SET、DEPLOYMENT、STATEFUL_SET、DAEMON_SET、JOB、CRON_JOB、REPLICATION_CONTROLLER、UNKNOWN] 其中之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zone:
              遠端端點的可用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ontinent:
              遠端端點的業務區域,可以是 [America、Asia、Europe、NOT_APPLICABLE] 其中之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在預設情況下,由於取樣點前的 IP 位址偽裝,Pod 與 VPC 外部端點之間的流量會歸因於節點,而非 Pod。remote_country:
              遠端端點的國家/地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在預設情況下,由於取樣點前的 IP 位址偽裝,Pod 與 VPC 外部端點之間的流量會歸因於節點,而非 Pod。network_tier:
              連線的網路層,可以是 [PREMIUM、STANDARD、FIXED_STANDARD、UNKNOWN]。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或未識別網路層級,請設為「UNKNOWN」。在預設情況下,由於取樣點前的 IP 位址偽裝,Pod 與 VPC 外部端點之間的流量會歸因於節點,而非 Pod。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 pod_flow/egress_packets_countGA
             (專案)每個 GKE Pod 的輸出封包計數 | |
| DELTA、INT64、1k8s_pod | 從 GKE Pod 傳送至遠端對等互連的封包數。在預設情況下,由於取樣點前的 IP 位址偽裝,Pod 與 VPC 外部端點之間的流量會歸因於節點,而非 Pod。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 GKE Pod 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 GKE Pod 的子網路。remote_location_type:
              遠端端點類型,可以是下列其中一種:["CLOUD" - 端點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端點是網際網路端點,包括 VM 或網路負載平衡器的公開 IP 時;"GOOGLE_INTERNAL" - 端點是 Google 基礎架構,例如健康檢查或 GFE 時;"ON_PREM" - 通訊是透過 Cloud VPN 通道、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或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時]。remote_project_id:
              遠端端點的專案 ID。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region:
              遠端端點的區域。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network:
              遠端端點的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subnetwork:
              遠端端點的子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luster:
              遠端端點的 GKE 叢集。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luster_location:
              遠端端點的 GKE 叢集位置。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namespace:
              遠端端點的 GKE 命名空間。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workload:
              遠端端點的 GKE 工作負載名稱。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workload_type:
              遠端端點的 GKE 工作負載類型,可以是 [REPLICA_SET、DEPLOYMENT、STATEFUL_SET、DAEMON_SET、JOB、CRON_JOB、REPLICATION_CONTROLLER、UNKNOWN] 其中之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zone:
              遠端端點的可用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ontinent:
              遠端端點的業務區域,可以是 [America、Asia、Europe、NOT_APPLICABLE] 其中之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在預設情況下,由於取樣點前的 IP 位址偽裝,Pod 與 VPC 外部端點之間的流量會歸因於節點,而非 Pod。remote_country:
              遠端端點的國家/地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在預設情況下,由於取樣點前的 IP 位址偽裝,Pod 與 VPC 外部端點之間的流量會歸因於節點,而非 Pod。network_tier:
              連線的網路層,可以是 [PREMIUM、STANDARD、FIXED_STANDARD、UNKNOWN]。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或未識別網路層級,請設為「UNKNOWN」。在預設情況下,由於取樣點前的 IP 位址偽裝,Pod 與 VPC 外部端點之間的流量會歸因於節點,而非 Pod。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 pod_flow/ingress_bytes_countGA
             (project)每個 GKE Pod 的 Ingress 位元組計數 | |
| DELTA、INT64、Byk8s_pod | 從遠端對等互連傳送至 GKE Pod 的位元組數。位元組計數不含封包標頭大小。在預設情況下,由於取樣點前的 IP 位址偽裝,Pod 與 VPC 外部端點之間的流量會歸因於節點,而非 Pod。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 GKE Pod 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 GKE Pod 的子網路。remote_location_type:
              遠端端點類型,可以是下列其中一種:["CLOUD" - 端點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端點是網際網路端點,包括 VM 或網路負載平衡器的公開 IP 時;"GOOGLE_INTERNAL" - 端點是 Google 基礎架構,例如健康檢查或 GFE 時;"ON_PREM" - 通訊是透過 Cloud VPN 通道、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或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時]。remote_project_id:
              遠端端點的專案 ID。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region:
              遠端端點的區域。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network:
              遠端端點的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subnetwork:
              遠端端點的子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luster:
              遠端端點的 GKE 叢集。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luster_location:
              遠端端點的 GKE 叢集位置。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namespace:
              遠端端點的 GKE 命名空間。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workload:
              遠端端點的 GKE 工作負載名稱。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workload_type:
              遠端端點的 GKE 工作負載類型,可以是 [REPLICA_SET、DEPLOYMENT、STATEFUL_SET、DAEMON_SET、JOB、CRON_JOB、REPLICATION_CONTROLLER、UNKNOWN] 其中之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zone:
              遠端端點的可用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ontinent:
              遠端端點的業務區域,可以是 [America、Asia、Europe、NOT_APPLICABLE] 其中之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在預設情況下,由於取樣點前的 IP 位址偽裝,Pod 與 VPC 外部端點之間的流量會歸因於節點,而非 Pod。remote_country:
              遠端端點的國家/地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在預設情況下,由於取樣點前的 IP 位址偽裝,Pod 與 VPC 外部端點之間的流量會歸因於節點,而非 Pod。network_tier:
              連線的網路層,可以是 [PREMIUM、STANDARD、FIXED_STANDARD、UNKNOWN]。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或未識別網路層級,請設為「UNKNOWN」。在預設情況下,由於取樣點前的 IP 位址偽裝,Pod 與 VPC 外部端點之間的流量會歸因於節點,而非 Pod。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 pod_flow/ingress_packets_countGA
             (專案)每個 GKE Pod 的 Ingress 封包計數 | |
| DELTA、INT64、1k8s_pod | 從遠端對等互連傳送至 GKE Pod 的封包數。在預設情況下,由於取樣點前的 IP 位址偽裝,Pod 與 VPC 外部端點之間的流量會歸因於節點,而非 Pod。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 GKE Pod 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 GKE Pod 的子網路。remote_location_type:
              遠端端點類型,可以是下列其中一種:["CLOUD" - 端點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端點是網際網路端點,包括 VM 或網路負載平衡器的公開 IP 時;"GOOGLE_INTERNAL" - 端點是 Google 基礎架構,例如健康檢查或 GFE 時;"ON_PREM" - 通訊是透過 Cloud VPN 通道、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或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時]。remote_project_id:
              遠端端點的專案 ID。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region:
              遠端端點的區域。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network:
              遠端端點的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subnetwork:
              遠端端點的子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luster:
              遠端端點的 GKE 叢集。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luster_location:
              遠端端點的 GKE 叢集位置。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namespace:
              遠端端點的 GKE 命名空間。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workload:
              遠端端點的 GKE 工作負載名稱。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workload_type:
              遠端端點的 GKE 工作負載類型,可以是 [REPLICA_SET、DEPLOYMENT、STATEFUL_SET、DAEMON_SET、JOB、CRON_JOB、REPLICATION_CONTROLLER、UNKNOWN] 其中之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zone:
              遠端端點的可用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ontinent:
              遠端端點的業務區域,可以是 [America、Asia、Europe、NOT_APPLICABLE] 其中之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在預設情況下,由於取樣點前的 IP 位址偽裝,Pod 與 VPC 外部端點之間的流量會歸因於節點,而非 Pod。remote_country:
              遠端端點的國家/地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在預設情況下,由於取樣點前的 IP 位址偽裝,Pod 與 VPC 外部端點之間的流量會歸因於節點,而非 Pod。network_tier:
              連線的網路層,可以是 [PREMIUM、STANDARD、FIXED_STANDARD、UNKNOWN]。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或未識別網路層級,請設為「UNKNOWN」。在預設情況下,由於取樣點前的 IP 位址偽裝,Pod 與 VPC 外部端點之間的流量會歸因於節點,而非 Pod。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 pod_flow/rttGA
             (project)每個 GKE Pod 的 RTT 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k8s_pod | 從 GKE Pod 到 Cloud 端點的 TCP 連線所測得的 RTT 分布情形。在預設情況下,由於取樣點前的 IP 位址偽裝,Pod 與 VPC 外部端點之間的流量會歸因於節點,而非 Pod。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 GKE Pod 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 GKE Pod 的子網路。remote_location_type:
              遠端端點類型,可以是下列其中一種:["CLOUD" - 端點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端點是網際網路端點,包括 VM 或網路負載平衡器的公開 IP 時;"GOOGLE_INTERNAL" - 端點是 Google 基礎架構,例如健康檢查或 GFE 時;"ON_PREM" - 通訊是透過 Cloud VPN 通道、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或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時]。remote_project_id:
              遠端端點的專案 ID。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region:
              遠端端點的區域。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network:
              遠端端點的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subnetwork:
              遠端端點的子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luster:
              遠端端點的 GKE 叢集。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cluster_location:
              遠端端點的 GKE 叢集位置。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namespace:
              遠端端點的 GKE 命名空間。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workload:
              遠端端點的 GKE 工作負載名稱。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workload_type:
              遠端端點的 GKE 工作負載類型,可以是 [REPLICA_SET、DEPLOYMENT、STATEFUL_SET、DAEMON_SET、JOB、CRON_JOB、REPLICATION_CONTROLLER、UNKNOWN] 其中之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zone:
              遠端端點的可用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其他專案,只有在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通訊時,這個欄位才會設為正確值。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protocol:
              一律為 TCP。 | 
| region/external_rttBETA
             (project)每個 GCP 區域的外部 RTT 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networking.googleapis.com/Location | 從 GCP 地區到網際網路目的地的 TCP 連線所測得的 RTT 分佈情形。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network_tier:
              連線的網路層級,可以是 [PREMIUM、STANDARD、FIXED_STANDARD、UNKNOWN] 其中之一。remote_continent:
              遠端端點的業務區域,可以是 [America、Asia、Europe、NOT_APPLICABLE] 其中之一。如果不知道遠端大陸,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country:
              遠端端點的國家/地區。如果國家/地區不明,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region:
              遠端端點的區域。如果區域不明,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city:
              遠端端點的城市。如果不知道城市,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location_type:
一律為 EXTERNAL。protocol:
              一律為 TCP。 | 
| router_appliance/gateway/egress_bytes_countGA
             (project)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的 egress 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gce_instance | 從地端主機透過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傳送至 GCP 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uter_appliance_network: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 NIC 的網路名稱。router_appliance_subnetwork: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 NIC 的子網路名稱。local_project_id:
              透過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通訊的 GCP 端點專案 ID。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local_project_number:
              透過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通訊的 GCP 端點專案編號。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local_region:
              透過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通訊的 GCP 端點區域。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local_zone:
              透過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通訊的 GCP 端點區域。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local_location_type:
              目的地類型,可以是 ["CLOUD" - 本地端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其他情況]。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該欄位才會設為「CLOUD」: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EXTERNAL。local_resource_type:
              本機端點的資源類型,可以是 ["GCE_VM" - VM 執行個體;"ICA" - 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VPN" - Cloud VPN 通道;"ROUTER_APPLIANCE" -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OTHER" - 其他]。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local_location_type 為 CLOUD,2) 專案位於同一機構,3)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Peering,4)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OTHER」。local_network:
              透過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通訊的 GCP 端點網路。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local_subnetwork:
              透過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通訊的 GCP 端點子網路。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 router_appliance/gateway/ingress_bytes_countGA
             (project)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的連入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gce_instance | 從 GCP 透過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傳送至地端主機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router_appliance_network: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 NIC 的網路名稱。router_appliance_subnetwork: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 NIC 的子網路名稱。local_project_id:
              透過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通訊的 GCP 端點專案 ID。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local_project_number:
              透過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通訊的 GCP 端點專案編號。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local_region:
              透過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通訊的 GCP 端點區域。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local_zone:
              透過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通訊的 GCP 端點區域。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local_location_type:
              目的地類型,可以是 ["CLOUD" - 本地端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其他情況]。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該欄位才會設為「CLOUD」: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EXTERNAL。local_resource_type:
              本機端點的資源類型,可以是 ["GCE_VM" - VM 執行個體;"ICA" - 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VPN" - Cloud VPN 通道;"ROUTER_APPLIANCE" -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OTHER" - 其他]。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local_location_type 為 CLOUD,2) 專案位於同一機構,3)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Peering,4)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OTHER」。local_network:
              透過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通訊的 GCP 端點網路。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local_subnetwork:
              透過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通訊的 GCP 端點子網路。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 router_appliance/vm/egress_bytes_countGA
             (project)每個 VM 傳輸至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gce_instance | 從本機 VM 透過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傳送至遠端對等互連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子網路。local_network_interface:
本機執行個體的 NIC。router_appliance_instance_name: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的執行個體名稱。如果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同一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A_PROJECT_IS_EXTERNAL。router_appliance_instance_id: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的執行個體 ID。如果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同一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A_PROJECT_IS_EXTERNAL。router_appliance_project_number: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的專案編號。如果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同一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A_PROJECT_IS_EXTERNAL。router_appliance_project_id: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的專案 ID。如果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同一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A_PROJECT_IS_EXTERNAL。router_appliance_zone: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的區域。如果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同一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A_PROJECT_IS_EXTERNAL。router_appliance_region: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的區域。如果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同一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A_PROJECT_IS_EXTERNAL。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 router_appliance/vm/ingress_bytes_countGA
             (project)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中每個 VM 的連入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gce_instance | 透過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從遠端對等互連傳送至本機 VM 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子網路。local_network_interface:
本機執行個體的 NIC。router_appliance_instance_name: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的執行個體名稱。如果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同一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A_PROJECT_IS_EXTERNAL。router_appliance_instance_id: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的執行個體 ID。如果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同一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A_PROJECT_IS_EXTERNAL。router_appliance_project_number: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的專案編號。如果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同一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A_PROJECT_IS_EXTERNAL。router_appliance_project_id: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的專案 ID。如果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同一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A_PROJECT_IS_EXTERNAL。router_appliance_zone: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的區域。如果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同一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A_PROJECT_IS_EXTERNAL。router_appliance_region: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的區域。如果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同一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A_PROJECT_IS_EXTERNAL。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 vm_flow/connection_countALPHA
             (project)連線計數 | |
| DELTA、INT64、1gce_instance | 本機 VM 與遠端對等互連之間的連線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子網路。local_network_interface:
本機執行個體的 NIC。remote_country:
              遠端端點的國家/地區。如果國家/地區不明,或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continent:
              遠端端點的業務區域,可以是 [America、Asia、Europe、NOT_APPLICABLE] 其中之一。如果商家區域不明,或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project_id:
              遠端端點的專案 ID。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zone:
              遠端端點的可用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location_type:
              遠端端點類型,可以是下列其中一種:["CLOUD" - 端點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端點是網際網路端點,包括 VM 或網路負載平衡器的公開 IP 時;"GOOGLE_INTERNAL" - 端點是 Google 基礎架構,例如健康檢查或 GFE 時;"ON_PREM" - 通訊是透過 Cloud VPN 通道、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或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時]。remote_network:
              遠端端點的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subnetwork:
              遠端端點的子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network_topology_remote_label:
一律為 UNSUPPORTED。remote_vpn_tunnel:
一律為「不支援」。 | 
| vm_flow/egress_bytes_countGA
             (project)Egress bytes | |
| DELTA、INT64、Bygce_instance | 從本機 VM 傳送至遠端對等互連的位元組數。這項指標不含標頭大小。因此這個值會低於 compute.googleapis.com/instance/network/sent_bytes_count 值。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子網路。local_network_interface:
本機執行個體的 NIC。remote_country:
              遠端端點的國家/地區。如果國家/地區不明,或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continent:
              遠端端點的業務區域,可以是 [America、Asia、Europe、NOT_APPLICABLE] 其中之一。如果商家區域不明,或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project_id:
              遠端端點的專案 ID。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zone:
              遠端端點的可用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location_type:
              遠端端點類型,可以是下列其中一種:["CLOUD" - 端點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端點是網際網路端點,包括 VM 或網路負載平衡器的公開 IP 時;"GOOGLE_INTERNAL" - 端點是 Google 基礎架構,例如健康檢查或 GFE 時;"ON_PREM" - 通訊是透過 Cloud VPN 通道、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或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時]。remote_network:
              遠端端點的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subnetwork:
              遠端端點的子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network_topology_remote_label:
一律為 UNSUPPORTED。remote_vpn_tunnel:
一律為「不支援」。 | 
| vm_flow/egress_packets_countALPHA
             (project)每個 VM 的輸出封包數 | |
| DELTA、INT64、1gce_instance | 從本機 VM 傳送至遠端對等互連的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子網路。local_network_interface:
本機執行個體的 NIC。remote_country:
              遠端端點的國家/地區。如果國家/地區不明,或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continent:
              遠端端點的業務區域,可以是 [America、Asia、Europe、NOT_APPLICABLE] 其中之一。如果商家區域不明,或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project_id:
              遠端端點的專案 ID。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region:
              遠端執行個體所在的區域。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zone:
              遠端端點的可用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location_type:
              遠端端點類型,可以是下列其中一種:["CLOUD" - 端點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端點是網際網路端點,包括 VM 或網路負載平衡器的公開 IP 時;"GOOGLE_INTERNAL" - 端點是 Google 基礎架構,例如健康檢查或 GFE 時;"ON_PREM" - 通訊是透過 Cloud VPN 通道、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或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時]。remote_network:
              遠端端點的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subnetwork:
              遠端端點的子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network_topology_remote_label:
一律為 UNSUPPORTED。remote_vpn_tunnel:
一律為「不支援」。 | 
| vm_flow/external_rttGA
             (project)外部 RTT 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gce_instance | 從本機 VM 到網際網路目的地的 TCP 連線所測得的 RTT 分佈情形。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子網路。local_network_interface:
本機執行個體的 NIC。network_tier:
              連線的網路層級,可以是 [PREMIUM、STANDARD、FIXED_STANDARD、UNKNOWN] 其中之一。remote_continent:
              遠端端點的業務區域,可以是 [America、Asia、Europe、NOT_APPLICABLE] 其中之一。如果不知道遠端大陸,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country:
              遠端端點的國家/地區。如果國家/地區不明,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region:
              遠端端點的區域。如果區域不明,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city:
              遠端端點的城市。如果不知道城市,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location_type:
一律為 EXTERNAL。protocol:
              一律為 TCP。 | 
| vm_flow/ingress_bytes_countGA
             (project)Ingress bytes | |
| DELTA、INT64、Bygce_instance | 從遠端對等互連傳送至本機 VM 的位元組數。這項指標不含標頭大小。因此這個值會低於 compute.googleapis.com/instance/network/received_bytes_count 值。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子網路。local_network_interface:
本機執行個體的 NIC。remote_country:
              遠端端點的國家/地區。如果國家/地區不明,或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continent:
              遠端端點的業務區域,可以是 [America、Asia、Europe、NOT_APPLICABLE] 其中之一。如果商家區域不明,或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project_id:
              遠端端點的專案 ID。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zone:
              遠端端點的可用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location_type:
              遠端端點類型,可以是下列其中一種:["CLOUD" - 端點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端點是網際網路端點,包括 VM 或網路負載平衡器的公開 IP 時;"GOOGLE_INTERNAL" - 端點是 Google 基礎架構,例如健康檢查或 GFE 時;"ON_PREM" - 通訊是透過 Cloud VPN 通道、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或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時]。remote_network:
              遠端端點的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subnetwork:
              遠端端點的子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network_topology_remote_label:
一律為 UNSUPPORTED。remote_vpn_tunnel:
一律為「不支援」。 | 
| vm_flow/ingress_packets_countALPHA
             (project)每個 VM 的輸入封包數 | |
| DELTA、INT64、1gce_instance | 從遠端對等互連 VM 傳送至本機 VM 的封包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子網路。local_network_interface:
本機執行個體的 NIC。remote_country:
              遠端端點的國家/地區。如果國家/地區不明,或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continent:
              遠端端點的業務區域,可以是 [America、Asia、Europe、NOT_APPLICABLE] 其中之一。如果商家區域不明,或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EXTERNAL」,請設為「NOT_APPLICABLE」。remote_project_id:
              遠端端點的專案 ID。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region:
              遠端執行個體所在的區域。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zone:
              遠端端點的可用區。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不知道遠端區域,請設為「glob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location_type:
              遠端端點類型,可以是下列其中一種:["CLOUD" - 端點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端點是網際網路端點,包括 VM 或網路負載平衡器的公開 IP 時;"GOOGLE_INTERNAL" - 端點是 Google 基礎架構,例如健康檢查或 GFE 時;"ON_PREM" - 通訊是透過 Cloud VPN 通道、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或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時]。remote_network:
              遠端端點的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subnetwork:
              遠端端點的子網路。如果 remote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REMOTE_IS_EXTERNAL」。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network_topology_remote_label:
一律為 UNSUPPORTED。remote_vpn_tunnel:
一律為「不支援」。 | 
| vm_flow/rttGA
             (專案)RTT 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gce_instance | 從本機 VM 透過 TCP 連線測得的 RTT 分布情形。僅適用於雲端內部流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子網路。local_network_interface:
本機執行個體的 NIC。remote_country:
一律為 NOT_APPLICABLE。remote_continent:
一律為 NOT_APPLICABLE。remote_project_id:
              遠端端點的專案 ID。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region:
              遠端執行個體所在的區域。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zone:
              遠端端點的可用區。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location_type:
一律為 CLOUD。remote_network:
              遠端端點的網路。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remote_subnetwork:
              遠端端點的子網路。如果遠端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REMOTE_IS_EXTERNAL。protocol:
一律為 TCP。network_topology_remote_label:
一律為 UNSUPPORTED。remote_vpn_tunnel:
一律為「不支援」。 | 
| vpc_flow/predicted_max_vpc_flow_logs_countBETA 版
             (專案)預測最高虛擬私有雲流量記錄檔計數 | |
| DELTA、INT64、1gce_subnetwork | 特定子網路匯出虛擬私有雲端流程記錄檔的預測上限。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vpn_tunnel/egress_bytes_countGA
             (project)Cloud VPN 通道的輸出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vpn_tunnel | 透過 Cloud VPN 通道從 GCP 傳送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project_number:
              透過 Cloud VPN 通道通訊的 GCP 端點專案編號。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local_project_id:
              透過 Cloud VPN 通道通訊的 GCP 端點專案 ID。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local_region:
              透過 Cloud VPN 通道通訊的 GCP 端點區域。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local_zone:
              透過 Cloud VPN 通道通訊的 GCP 端點所在區域。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local_location_type:
              目的地類型,可以是 ["CLOUD" - 本地端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其他情況]。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該欄位才會設為「CLOUD」: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EXTERNAL。local_resource_type:
              本機端點的資源類型,可以是 ["GCE_VM" - VM 執行個體;"ICA" - 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VPN" - Cloud VPN 通道;"ROUTER_APPLIANCE" -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OTHER" - 其他]。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local_location_type 為 CLOUD,2) 專案位於同一機構,3)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Peering,4)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OTHER」。local_network:
              透過 Cloud VPN 通道通訊的 GCP 端點網路。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local_subnetwork:
              透過 Cloud VPN 通道通訊的 GCP 端點子網路。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 vpn_tunnel/ingress_bytes_countGA
             (專案)傳送至 Cloud VPN 通道的 Ingress 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vpn_tunnel | 透過 Cloud VPN 通道傳送至 GCP 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project_number:
              透過 Cloud VPN 通道通訊的 GCP 端點專案編號。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local_project_id:
              透過 Cloud VPN 通道通訊的 GCP 端點專案 ID。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AN_EXTERNAL_PROJECT。local_region:
              透過 Cloud VPN 通道通訊的 GCP 端點區域。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local_zone:
              透過 Cloud VPN 通道通訊的 GCP 端點所在區域。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local_location_type:
              目的地類型,可以是 ["CLOUD" - 本地端位於虛擬私有雲內時;"EXTERNAL" - 其他情況]。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該欄位才會設為「CLOUD」: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EXTERNAL。local_resource_type:
              本機端點的資源類型,可以是 ["GCE_VM" - VM 執行個體;"ICA" - Cloud Interconnect 連結;"VPN" - Cloud VPN 通道;"ROUTER_APPLIANCE" - 路由器設備執行個體;"OTHER" - 其他]。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local_location_type 為 CLOUD,2) 專案位於同一機構,3)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Peering,4)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OTHER」。local_network:
              透過 Cloud VPN 通道通訊的 GCP 端點網路。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local_subnetwork:
              透過 Cloud VPN 通道通訊的 GCP 端點子網路。如果 local_location_type 不是「CLOUD」,請設為「LOCAL_IS_EXTERNAL」。如果 GCP 端點屬於不同專案,則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 Shared VPC 或 VPC 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LOCAL_IS_EXTERNAL。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 vpn_tunnel/vm/egress_bytes_countGA
             (專案)每個 VM 輸出至 Cloud VPN 通道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gce_instance | 從本機 VM 透過 Cloud VPN 通道傳送至遠端對等互連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子網路。local_network_interface:
本機執行個體的 NIC。vpn_project_number:
              Cloud VPN 通道的專案編號。如果通道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TUNNEL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vpn_project_id:
              Cloud VPN 通道的專案 ID。如果通道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TUNNEL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vpn_region:
              Cloud VPN 通道的區域。如果通道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TUNNEL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vpn_tunnel_id:
              Cloud VPN 通道的通道 ID。如果通道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TUNNEL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vpn_tunnel_name:
              Cloud VPN 通道的通道名稱。如果通道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TUNNEL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 vpn_tunnel/vm/ingress_bytes_countGA
             (project)Cloud VPN 通道中每個 VM 的輸入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gce_instance | 透過 Cloud VPN 通道從遠端對等互連傳送至本機 VM 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5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local_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網路。local_subnetwork:
本機執行個體的子網路。local_network_interface:
本機執行個體的 NIC。vpn_project_number:
              Cloud VPN 通道的專案編號。如果通道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TUNNEL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vpn_project_id:
              Cloud VPN 通道的專案 ID。如果通道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TUNNEL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vpn_region:
              Cloud VPN 通道的區域。如果通道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TUNNEL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vpn_tunnel_id:
              Cloud VPN 通道的通道 ID。如果通道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TUNNEL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vpn_tunnel_name:
              Cloud VPN 通道的通道名稱。如果通道屬於不同專案,只有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時,系統才會為該欄位設定正確值:1) 專案位於相同機構中;2) 通訊是透過共用虛擬私有雲或虛擬私有雲對等互連進行;3) 跨專案指標未停用。否則,該欄位會設為 TUNNEL_BELONGS_TO_AN_EXTERNAL_PROJECT。protocol:
              連線的通訊協定,可以是 [TCP、UDP、GRE、ICMP、ICMPV6、ESP] 其中之一。 | 
networksecurity
Google Cloud Armor 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Beta 版 GA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dnsthreatdetector/received_dns_threat_countBETA 版
             (project)DNS 威脅記錄計數 | |
| CUMULATIVE、INT64、bytes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DnsThreatDetector | DNS 威脅偵測服務產生的威脅記錄總數。 inspected_project_id:
與 Protective DNS 相關聯的 GCP 專案 ID。severity:
              威脅記錄的嚴重程度 (資訊、低、中、高、重大)。type:
以字串表示的威脅記錄類型。 | 
| dnsthreatdetector/sent_dns_log_countBeta 版
             (專案)檢查的記錄數量 | |
| CUMULATIVE、INT64、bytes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DnsThreatDetector | 保護性 DNS 服務檢查的 DNS 查詢記錄總數。 inspected_project_id:
與 Protective DNS 相關聯的 GCP 專案 ID。 | 
| dos/ingress_bytes_countBeta 版
             (專案)傳入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ProtectedEndpoint | 接收的位元組總數,並依捨棄狀態 (允許或捨棄) 細分。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drop_status:
              指出網路基礎架構是否捨棄或允許位元組。 | 
| dos/ingress_packets_countBETA
             (project)Ingress 封包 | |
| DELTA、INT64、{packets}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ProtectedEndpoint | 接收的封包總數,並依捨棄狀態 (允許或捨棄) 細分。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drop_status:
              指出網路基礎架構是否捨棄或允許封包。 | 
| firewall_endpoint/antivirus_signature_versionBeta 版
             (project)防毒簽章版本 | |
| GAUGE、INT64、1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FirewallEndpoint | 防火牆端點的最低防毒簽章版本。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version:
              防火牆端點的最低防毒簽章版本。 | 
| firewall_endpoint/apps_and_threats_signature_versionBeta 版
             (專案)應用程式和威脅簽章版本 | |
| GAUGE、INT64、1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FirewallEndpoint | 防火牆端點中的最低應用程式和威脅簽章版本。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version:
防火牆端點的最低應用程式和威脅簽章版本。 | 
| firewall_endpoint/healthBETA
             (project)防火牆端點健康狀態 | |
| GAUGE、BOOL、1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FirewallEndpoint | 指出防火牆端點是否正常運作。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6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firewall_endpoint/received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接收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FirewallEndpoint | 防火牆端點收到的位元組總數。 security_profile_group_name:
安全性設定檔群組的名稱。inspected_network_name:
              接受檢查的網路名稱。inspected_project_id:
與網路相關聯的 GCP 專案 ID。 | 
| firewall_endpoint/received_packets_countBETA
             (專案)已接收封包 | |
| DELTA、INT64、1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FirewallEndpoint | 防火牆端點收到的封包總數。 security_profile_group_name:
安全性設定檔群組的名稱。inspected_network_name:
              接受檢查的網路名稱。inspected_project_id:
與網路相關聯的 GCP 專案 ID。 | 
| firewall_endpoint/sent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傳送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FirewallEndpoint | 防火牆端點傳送的位元組總數。 security_profile_group_name:
安全性設定檔群組的名稱。inspected_network_name:
              接受檢查的網路名稱。inspected_project_id:
與網路相關聯的 GCP 專案 ID。 | 
| firewall_endpoint/sent_packets_countBeta 版
             (專案)已傳送的封包 | |
| DELTA、INT64、1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FirewallEndpoint | 防火牆端點傳送的封包總數。 security_profile_group_name:
安全性設定檔群組的名稱。inspected_network_name:
              接受檢查的網路名稱。inspected_project_id:
與網路相關聯的 GCP 專案 ID。 | 
| firewall_endpoint/threats_countBeta 版
             (專案)威脅數量 | |
| DELTA、INT64、1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FirewallEndpoint | 偵測到的防火牆端點威脅總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security_profile_group_name:
安全性設定檔群組的名稱。inspected_network_name:
              接受檢查的網路名稱。inspected_project_id:
              與網路相關聯的 GCP 專案 ID。action:
              採取的動作,可以是預設動作,也可以是安全設定檔中指定的覆寫動作。 | 
| firewall_endpoint/wildfire_healthBETA 版
             (專案)WildFire 健康狀態 | |
| GAUGE、BOOL、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FirewallEndpoint | 指出 WildFire 整合功能是否正常運作。 | 
| firewall_endpoint/wildfire_signature_versionBETA
             (project)WildFire 簽章版本 | |
| GAUGE、INT64、1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FirewallEndpoint | 防火牆端點中的最低 WildFire 簽章版本。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version:
防火牆端點的最低 WildFire 簽章版本。 | 
| https/previewed_request_countGA
             (project)預覽請求數 | |
| DELTA、INT64、1network_security_policy | 如果目前處於「預覽」模式的規則不再是預覽規則,會受到影響的查詢。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locked:
                (BOOL)
              政策套用結果。backend_target_name:
              HTTP(S) 後端服務名稱。 | 
| https/request_countGA
             (專案)要求計數 | |
| DELTA、INT64、1network_security_policy | 查詢實際執行的政策結果。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locked:
                (BOOL)
              政策套用結果。backend_target_name:
              HTTP(S) 後端服務名稱。 | 
| l3/external/packet_countBETA 版
             (專案)封包計數 | |
| DELTA、INT64、1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RegionalNetworkSecurityPolicy | 依比對規則和強制執行動作估算的封包數量 (取樣)。 rule_number:
                (INT64)
              RegionalSecurityPolicy 中的規則編號。blocked:
                (BOOL)
              規則套用結果。 | 
| l3/external/preview_packet_countBETA 版
             (專案)預覽封包計數 | |
| DELTA、INT64、1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RegionalNetworkSecurityPolicy | 如果目前處於預覽模式的規則不再預覽 (取樣),預估會受到影響的封包數量。 rule_number:
                (INT64)
              RegionalSecurityPolicy 中的規則編號。blocked:
                (BOOL)
              規則套用結果。 | 
| partner_sse_gateway/established_bgp_sessionsBeta 版
             (project)已建立的 BGP 工作階段 | |
| GAUGE,INT64,1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PartnerSSEGateway | 合作夥伴 SSE 閘道建立的外部 BGP 工作階段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 partner_sse_gateway/sse_received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從合作夥伴收到的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PartnerSSEGateway | 合作夥伴 SSE 閘道從合作夥伴接收的位元組數。 zone:
閘道接收及處理封包的區域。 | 
| partner_sse_gateway/sse_received_packets_countBETA 版
             (專案)從合作夥伴收到的封包 | |
| DELTA,INT64,1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PartnerSSEGateway | 合作夥伴 SSE 閘道從合作夥伴收到的封包數。 zone:
閘道接收及處理封包的區域。 | 
| partner_sse_gateway/sse_sent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傳送給合作夥伴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PartnerSSEGateway | 合作夥伴 SSE 閘道傳送給合作夥伴的位元組數。 zone:
閘道傳送封包的區域。 | 
| partner_sse_gateway/sse_sent_packets_countBETA 版
             (project)傳送給合作夥伴的封包 | |
| DELTA,INT64,1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PartnerSSEGateway | 合作夥伴 SSE 閘道傳送給合作夥伴的封包數。 zone:
閘道傳送封包的區域。 | 
| sse_gateway/sse_received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從合作夥伴收到的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SSEGateway | SSE 閘道從合作夥伴端點接收的位元組數。 | 
| sse_gateway/sse_received_packets_countBETA 版
             (專案)從合作夥伴收到的封包 | |
| DELTA、INT64、1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SSEGateway | SSE 閘道從合作夥伴端點接收的封包數。 | 
| sse_gateway/sse_sent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傳送給合作夥伴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SSEGateway | SSE 閘道傳送至合作夥伴端點的位元組數。 | 
| sse_gateway/sse_sent_packets_countBETA 版
             (project)傳送給合作夥伴的封包 | |
| DELTA、INT64、1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SSEGateway | SSE 閘道傳送至合作夥伴端點的封包數。 | 
| sse_gateway/trusted_network_received_bytes_countBeta 版
             (專案)從信任的網路接收的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SSEGateway | SSE 閘道從受信任的應用程式網路接收的位元組數。 | 
| sse_gateway/trusted_network_received_packets_countBeta 版
             (專案)從信任的網路接收封包 | |
| DELTA、INT64、1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SSEGateway | SSE 閘道從受信任的應用程式網路接收的封包數。 | 
| sse_gateway/trusted_network_sent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傳送至信任網路的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SSEGateway | SSE 閘道傳送至受信任應用程式網路的位元組數。 | 
| sse_gateway/trusted_network_sent_packets_countBETA 版
             (project)封包已傳送至信任的網路 | |
| DELTA、INT64、1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SSEGateway | SSE 閘道傳送至受信任應用程式網路的封包數。 | 
| sse_gateway/untrusted_network_received_bytes_countBETA 版
             (專案)從不受信任的網路接收的位元組 | |
| DELTA、INT64、By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SSEGateway | SSE 閘道從不受信任的使用者網路接收的位元組數。 | 
| sse_gateway/untrusted_network_received_packets_countBETA 版
             (project)從不受信任的網路接收封包 | |
| DELTA、INT64、1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SSEGateway | SSE 閘道從不受信任的使用者網路接收的封包數量。 | 
| sse_gateway/untrusted_network_sent_bytes_countBETA 版
             (project)傳送至不受信任網路的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SSEGateway | SSE 閘道傳送至不受信任使用者網路的位元組數。 | 
| sse_gateway/untrusted_network_sent_packets_countBETA 版
             (專案)傳送至不受信任網路的封包 | |
| DELTA、INT64、1networksecurity.googleapis.com/SSEGateway | SSE 閘道傳送至不受信任使用者網路的封包數。 | 
| tcp_ssl_proxy/new_connection_countGA
             (專案)新連結數 | |
| DELTA、INT64、1network_security_policy | 對新連線強制執行政策的實際結果。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locked:
                (BOOL)
              政策套用結果。backend_target_name:
              TCP/SSL 後端服務名稱。 | 
| tcp_ssl_proxy/previewed_new_connection_countGA
             (project)預先發布版的新連結數量 | |
| DELTA、INT64、1network_security_policy | 目前處於「預覽」模式的規則,如果這些規則不再處於預覽模式,可能會影響新的連線。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blocked:
                (BOOL)
              政策套用結果。backend_target_name:
              TCP/SSL 後端服務名稱。 | 
networkservices
Secure Web Proxy 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Beta 版 GA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networkservices.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https/backend_latenciesGA
             (專案)後端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networkservices.googleapis.com/Gateway | 從 Proxy 將要求傳送至後端,到 Proxy 接收回應的最後一個位元組所測得的延遲時間。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security_policy_action:
              安全性政策採取的動作。可以是 ALLOW 或 DENY。 | 
| https/request_bytes_countGA
             (project)要求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networkservices.googleapis.com/Gateway | 以要求形式從 HTTP/S 負載平衡器傳送至用戶端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security_policy_action:
              安全性政策採取的動作。可以是 ALLOW 或 DENY。 | 
| https/request_countGA
             (專案)要求計數 | |
| DELTA、INT64、1networkservices.googleapis.com/Gateway | HTTP/S 負載平衡器處理的要求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9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security_policy_action:
              安全性政策採取的動作。可以是 ALLOW 或 DENY。 | 
| https/response_bytes_countGA
             (project)回應位元組數 | |
| DELTA、INT64、Bynetworkservices.googleapis.com/Gateway | 以回應形式從 HTTP/S 負載平衡器傳送至用戶端的位元組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9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security_policy_action:
              安全性政策採取的動作。可以是 ALLOW 或 DENY。 | 
| https/total_latenciesGA
             (專案)總延遲時間 | |
| DELTA、DISTRIBUTION、msnetworkservices.googleapis.com/Gateway | 從 Proxy 接收要求,到 Proxy 在最後一個回應位元組上從用戶端接收 ACK 所測得的延遲時間分布情形。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response_code:
                (INT64)
              HTTP 回應代碼。response_code_class:
                (INT64)
              HTTP 回應代碼類別:200、300、400、500 或 0 (無)。security_policy_action:
              安全性政策採取的動作。可以是 ALLOW 或 DENY。 | 
| multicast/admin/group_control_messagesBETA 版
             (專案)特定多點傳播群組收到的控制訊息數量 | |
| DELTA、INT64、1networkservices.googleapis.com/MulticastGroup | 多點傳播群組控制訊息的數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80 秒的時間無法查看資料。 consumer_project_number:
              消費者專案 ID (數值字串)。consumer_location:
消費者的可用區。message_type:
控制訊息的類型。(例如「IGMP_CONSUMER_JOINED」)result:
              除了「IGMP_JOIN_REJECTED」訊息外,其餘訊息一律為「UNKNOWN」。如果是「IGMP_JOIN_REJECTED」,則包含拒絕原因。 | 
| multicast/admin/number_of_active_consumersBETA 版
             (專案)目前訂閱特定多點傳播群組的消費者人數 | |
| GAUGE、INT64、1networkservices.googleapis.com/MulticastGroup | 每個多點傳播群組的活躍消費者人數。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210 秒無法查看資料。 consumer_project_number:
              消費者專案 ID (數值字串)。consumer_location:
消費者的可用區。 | 
| wasm_plugin/cpu/usage_timesBeta 版
             (project)Wasm 外掛程式標準化 CPU 使用率 | |
| DELTA、DISTRIBUTION、us{CPU}networkservices.googleapis.com/WasmPluginVersion | Wasm 外掛程式調用的 CPU 使用時間,以微秒為單位,並在機器平台間進行正規化。 status:
              呼叫的狀態,例如「SUCCESS」或「CPU_LIMIT_EXCEEDED」。operation:
              呼叫作業類型,例如「CONFIGURE_PLUGIN」或「HTTP_REQUEST_HEADERS」。effect:
              呼叫的影響,例如「NONE」、「CONTENT_MODIFIED」或「IMMEDIATE_RESPONSE」。attached_resource:
外掛程式所附加的資源名稱,會觸發外掛程式呼叫。 | 
| wasm_plugin/invocation_countBeta 版
             (專案)Wasm 外掛程式叫用次數 | |
| DELTA、INT64、1networkservices.googleapis.com/WasmPluginVersion | Wasm 外掛程式處理的叫用次數。 status:
              呼叫的狀態,例如「SUCCESS」或「CPU_LIMIT_EXCEEDED」。operation:
              呼叫作業類型,例如「CONFIGURE_PLUGIN」或「HTTP_REQUEST_HEADERS」。effect:
              呼叫的影響,例如「NONE」、「CONTENT_MODIFIED」或「IMMEDIATE_RESPONSE」。attached_resource:
外掛程式所附加的資源名稱,會觸發外掛程式呼叫。 | 
| wasm_plugin/invocation_latenciesBETA
             (project)Wasm 外掛程式叫用延遲 | |
| DELTA、DISTRIBUTION、usnetworkservices.googleapis.com/WasmPluginVersion | Wasm 外掛程式叫用延遲時間 (以微秒為單位)。 status:
              呼叫的狀態,例如「SUCCESS」或「CPU_LIMIT_EXCEEDED」。operation:
              呼叫作業類型,例如「CONFIGURE_PLUGIN」或「HTTP_REQUEST_HEADERS」。effect:
              呼叫的影響,例如「NONE」、「CONTENT_MODIFIED」或「IMMEDIATE_RESPONSE」。attached_resource:
外掛程式所附加的資源名稱,會觸發外掛程式呼叫。 | 
| wasm_plugin/memory/bytes_usedBETA 版
             (專案)Wasm 外掛程式記憶體用量 | |
| GAUGE、DISTRIBUTION、Bynetworkservices.googleapis.com/WasmPluginVersion | Wasm 外掛程式 VM 分配的記憶體總量,以位元組為單位。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取樣完畢後,會有多達 120 秒無法查看資料。 | 
oracledatabase
Oracle Database@Google Cloud 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GA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asm_diskgroup_utilizationGA
             (project)ASM Diskgroup Utilization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loudVmCluster | 磁碟群組中已用可用空間的百分比。可用空間是指可供成長的空間。DATA 磁碟群組會儲存 Oracle 資料庫檔案。RECO 磁碟群組包含用於復原的資料庫檔案,例如封存和回溯記錄。 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diskgroup_name:
磁碟群組名稱。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block_changesGA
             (project)DB Block Changes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SGA 中所有區塊的更新或刪除作業所做的變更數量。如果交易已提交,這類變更會產生重做記錄項目,因此成為資料庫的永久變更。這項指標會估算資料庫的總工作量。這項統計資料表示所選時間間隔內,緩衝區變髒的比率。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connection_latencyGA
             (project)連線延遲 | |
| GAUGE、DOUBLE、ms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從相同區域的 Compute 服務虛擬機器連線至各區域中 Oracle Autonomous Database 無伺服器執行個體所花費的時間。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cpu_timeGA
             (project)CPU 時間 | |
| GAUGE、DOUBLE、s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資料庫中前景工作階段在時間間隔內累積 CPU 時間的平均速率。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cpu_utilizationGA
             (project)CPU 使用率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以百分比表示的 CPU 使用量,匯總所有消費者群組的資料。系統會根據資料庫可使用的 CPU 數量,回報使用率百分比。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current_logonsGA
             (專案)目前登入次數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所選時間間隔內成功登入的次數。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database_availabilityGA
             (project)Database Availability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資料庫適用於指定分鐘內的連線,可能的值如下:1 = 資料庫可用,0 = 資料庫不可用。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db_timeGA
             (project)DB Time | |
| GAUGE、DOUBLE、s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資料庫使用者工作階段執行資料庫程式碼所花費的時間量 (CPU 時間 + 等待時間)。DB Time 會與資料庫呼叫延遲 (回應時間) 和呼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於推斷資料庫呼叫延遲。計算方式為資料庫中前景工作階段在時間間隔內累積資料庫時間的平均速率。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executionsGA
             (project)執行次數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在所選間隔內執行 SQL 陳述式的使用者和遞迴呼叫次數。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failed_connectionsGA
             (專案)連線失敗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資料庫連線失敗次數。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failed_logonsGA
             (project)Failed Logons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所選間隔內,因使用者名稱和/或密碼無效而登入失敗的次數。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hard_parsesGA
             (專案)剖析次數 (硬性)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所選時間間隔內的剖析呼叫次數 (實際剖析)。就記憶體使用量而言,硬式剖析是耗費資源的作業,因為 Oracle 必須分配工作堆積和其他記憶體結構,然後建構剖析樹狀結構。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logical_readsGA
             (專案)工作階段邏輯讀取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所選時間間隔內,「資料庫區塊取得次數」加上「一致性取得次數」的總和。這包括從緩衝區快取或程序私有記憶體進行的資料庫區塊邏輯讀取。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parse_failuresGA
             (專案)剖析次數 (失敗)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所選時間間隔內剖析失敗的次數。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parsesGA
             (專案)剖析次數 (總計)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所選間隔內的硬剖析和軟剖析次數。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physical_read_total_bytesGA
             (project)Physical Read Total Bytes | |
| GAUGE、DOUBLE、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在所選時間間隔內,所有資料庫執行個體活動 (包括應用程式讀取、備份和復原,以及其他公用程式) 的磁碟讀取大小 (以位元組為單位)。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physical_readsGA
             (專案)實體讀取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所選時間間隔內,從磁碟讀取的資料區塊數。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physical_write_total_bytesGA
             (專案)實體寫入位元組總計 | |
| GAUGE、DOUBLE、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在所選時間間隔內,資料庫執行個體所有磁碟寫入作業的大小 (以位元組為單位),包括應用程式活動、備份與復原,以及其他公用程式。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physical_writesGA
             (專案)實體寫入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所選時間間隔內寫入磁碟的資料區塊數量。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query_latencyGA
             (專案)查詢延遲 | |
| GAUGE、DOUBLE、ms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在使用者螢幕上顯示簡單查詢結果所需的時間。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queued_statementsGA
             (project)已加入佇列的陳述式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所選間隔內,所有消費者群組的佇列 SQL 陳述式數量總和。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redo_generatedGA
             (專案)重做生成 | |
| GAUGE、DOUBLE、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在所選時間間隔內產生的重做量 (以位元組為單位)。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running_statementsGA
             (專案)執行中的陳述式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所選間隔內,所有消費者群組執行的 SQL 陳述式數量總和。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sessionsGA
             (專案)工作階段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資料庫中的工作階段數。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sqlnet_bytes_from_clientGA
             (project)Bytes Received via SQL*Net from Client | |
| GAUGE、DOUBLE、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在所選時間間隔內,透過 Oracle Net Services 從用戶端接收的位元組數。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sqlnet_bytes_from_dblinkGA
             (project)透過 DBLink 從 SQL*Net 收到的位元組數 | |
| GAUGE、DOUBLE、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在所選時間間隔內,透過 Oracle Net Services 從資料庫連結接收的位元組數。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sqlnet_bytes_to_clientGA
             (專案)透過 SQL*Net 傳送至用戶端的位元組數 | |
| GAUGE、DOUBLE、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在所選時間間隔內,從前景程序傳送至用戶端的位元組數。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sqlnet_bytes_to_dblinkGA
             (project)透過 SQL*Net 傳送至 DBLink 的位元組 | |
| GAUGE、DOUBLE、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所選時間間隔內,透過資料庫連結傳送的位元組數。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storage_allocatedGA
             (project)Storage Space Allocated | |
| GAUGE、DOUBLE、GB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間隔期間內,資料庫為所有表空間分配的空間量。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storage_maxGA
             (專案)最大儲存空間 | |
| GAUGE、DOUBLE、GB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間隔期間為資料庫預留的最大儲存空間量。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storage_usedGA
             (專案)已使用的儲存空間 | |
| GAUGE、DOUBLE、GB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間歇期間使用的最大空間量。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storage_utilizationGA
             (project)儲存空間使用率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目前為所有資料庫表空間分配的保留儲存空間上限百分比。代表所有表空間的總預留空間。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transactionsGA
             (專案)交易次數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所選間隔內的使用者提交和使用者回溯次數總和。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user_callsGA
             (專案)使用者通話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所選間隔內登入、剖析和執行呼叫的總數。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user_commitsGA
             (專案)使用者提交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所選時間間隔內的使用者提交次數。使用者提交交易時,反映資料庫區塊變更的產生重做作業必須寫入磁碟。提交通常最能代表使用者交易率。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user_rollbacksGA
             (專案)使用者復原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在所選時間間隔內,使用者手動發出 ROLLBACK 陳述式或使用者交易期間發生錯誤的次數。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autonomousdatabase/wait_timeGA
             (專案)等待時間 | |
| GAUGE、DOUBLE、s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AutonomousDatabase | 資料庫中前景工作階段在時間間隔內累積非閒置等待時間的平均速率。 autonomous_db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類型。deployment_type:
Autonomous Database 的部署類型。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containerdatabase/block_changesGA
             (project)DB Block Changes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ontainerDatabase | 每秒變更次數。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database_resource_id:
              資料庫的 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containerdatabase/cpu_utilizationGA
             (project)CPU 使用率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ontainerDatabase | 容器資料庫的 CPU 使用率百分比。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 | 
| containerdatabase/current_logonsGA
             (專案)目前登入次數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ontainerDatabase | 所選時間間隔內成功登入的次數。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database_resource_id:
              資料庫的 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containerdatabase/executionsGA
             (project)執行次數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ontainerDatabase | 在所選間隔內執行 SQL 陳述式的使用者和遞迴呼叫次數。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database_resource_id:
              資料庫的 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containerdatabase/parsesGA
             (專案)剖析次數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ontainerDatabase | 所選間隔內的硬剖析和軟剖析次數。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database_resource_id:
              資料庫的 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containerdatabase/storage_allocatedGA
             (project)Storage Space Allocated | |
| GAUGE、DOUBLE、G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ontainerDatabase | 在收集資料時,資料庫分配到的儲存空間總量。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database_resource_id:
              資料庫的 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containerdatabase/storage_allocated_by_tablespaceGA
             (專案)依表空間分配的儲存空間 | |
| GAUGE、DOUBLE、G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ontainerDatabase | 在收集時間分配給表空間的總儲存空間量。如果是容器資料庫,這項指標會提供根容器表空間。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database_resource_id:
              資料庫的 Oracle Cloud 資源 ID。tablespace_name:
              表空間名稱。tablespace_type:
              表空間類型。 | 
| containerdatabase/storage_usedGA
             (專案)已使用的儲存空間 | |
| GAUGE、DOUBLE、G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ontainerDatabase | 資料庫在收集資料時使用的儲存空間總量。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database_resource_id:
              資料庫的 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containerdatabase/storage_used_by_tablespaceGA
             (專案)資料表空間使用的儲存空間 | |
| GAUGE、DOUBLE、G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ontainerDatabase | 在收集資料時,表空間使用的儲存空間總量。如果是容器資料庫,這項指標會提供根容器表空間。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database_resource_id:
              資料庫的 Oracle Cloud 資源 ID。tablespace_name:
              表空間名稱。tablespace_type:
              表空間類型。 | 
| containerdatabase/storage_utilizationGA
             (project)儲存空間使用率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ontainerDatabase | 目前使用的佈建儲存空間容量百分比。代表所有表空間的總分配空間。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database_resource_id:
              資料庫的 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containerdatabase/storage_utilization_by_tablespaceGA
             (project)依表空間劃分的儲存空間使用率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ontainerDatabase | 這表示在收集資料時,資料表空間使用的儲存空間百分比。如果是容器資料庫,這項指標會提供根容器表空間。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database_resource_id:
              資料庫的 Oracle Cloud 資源 ID。tablespace_name:
              表空間名稱。tablespace_type:
              表空間類型。 | 
| containerdatabase/transactionsGA
             (專案)交易次數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ontainerDatabase | 所選間隔內的使用者提交和使用者回溯次數總和。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database_resource_id:
              資料庫的 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containerdatabase/user_callsGA
             (專案)使用者通話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ontainerDatabase | 所選間隔內登入、剖析和執行呼叫的總數。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database_resource_id:
              資料庫的 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cpu_utilizationGA
             (project)CPU 使用率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loudVmCluster | CloudVmCluster 的 CPU 使用率百分比。 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dbnode_resource_id:
              dbnode 的資源 ID。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filesystem_utilizationGA
             (專案)檔案系統使用率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loudVmCluster | 已佈建檔案系統的使用率百分比。 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dbnode_resource_id:
              dbnode 的資源 ID。filesystem_name:
檔案系統名稱。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load_averageGA
             (專案)平均負載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loudVmCluster | 5 分鐘內的系統平均負載。 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dbnode_resource_id:
              dbnode 的資源 ID。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memory_utilizationGA
             (project)記憶體使用率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loudVmCluster | 可啟動新應用程式的記憶體百分比,不含交換空間。 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dbnode_resource_id:
              dbnode 的資源 ID。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node_statusGA
             (專案)節點狀態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loudVmCluster | 指出主機是否可連線。 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dbnode_resource_id:
              dbnode 的資源 ID。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ocpus_allocatedGA
             (專案)已分配的 OCPU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loudVmCluster | 已分配的 OCPU 數量。 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dbnode_resource_id:
              dbnode 的資源 ID。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 pluggabledatabase/allocated_storage_utilization_by_tablespaceGA
             (專案)按表空間分配的空間使用率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表空間使用的空間百分比 (以所有已分配空間為準)。如果是容器資料庫,這項指標會提供根容器表空間的資料。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tablespace_name:
              表空間的名稱。tablespace_contents:
              表空間內容。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avg_gc_current_block_receive_timeGA
             (專案)平均 GC 目前區塊接收時間 | |
| GAUGE、DOUBLE、ms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全域快取目前接收區塊的平均時間。統計資料會回報平均值。僅適用於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 (RAC) 資料庫。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avg_gccr_block_receive_timeGA
             (project)平均 GC CR 區塊接收時間 | |
| GAUGE、DOUBLE、ms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全域快取 CR (一致性讀取) 區塊的平均接收時間。僅適用於 RAC / 叢集資料庫。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block_changesGA
             (project)DB Block Changes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每秒變更的平均區塊數。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blocking_sessionsGA
             (專案)封鎖工作階段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目前封鎖的工作階段。不適用於容器資料庫。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cpu_timeGA
             (project)CPU 時間 | |
| GAUGE、DOUBLE、s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資料庫執行個體中,前景工作階段在時間間隔內累積 CPU 時間的平均速率。平均有效工作階段的 CPU 時間元件。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cpu_utilizationGA
             (project)CPU 使用率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以百分比表示的 CPU 使用率,匯總所有消費者群組的資料。系統會根據資料庫可使用的 CPU 數量 (OCPU 數量的兩倍) 回報使用率百分比。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cpusGA
             (project)CPU 數量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所選間隔內的 CPU 數量。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current_logonsGA
             (專案)目前登入次數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所選時間間隔內成功登入的次數。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db_mgmt_job_executionsGA
             (專案)工作執行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單一受管理資料庫或資料庫群組的 SQL 工作執行次數和狀態。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managed_database_id:
              代管資料庫 ID。managed_database_group_id:
代管資料庫群組 ID。job_id:
作業的 ID。status:
              作業執行的狀態。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db_timeGA
             (project)DB Time | |
| GAUGE、DOUBLE、s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資料庫執行個體中,前景工作階段在時間間隔內累計資料庫時間 (CPU + 等待) 的平均速率。又稱「平均有效工作階段」。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executionsGA
             (project)執行次數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在所選間隔內執行 SQL 陳述式的使用者和遞迴呼叫次數。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fra_space_limitGA
             (project)Flash Recovery Area Limit | |
| GAUGE、DOUBLE、G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快閃復原區空間限制。不適用於可插拔資料庫。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fra_utilizationGA
             (專案)快閃復原區域使用率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快閃復原區域使用率。不適用於可插拔資料庫。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gc_current_blocks_receivedGA
             (project)GC Current Blocks Received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代表全域快取目前每秒接收的區塊數。統計資料會回報平均值。僅適用於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 (RAC) 資料庫。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gccr_blocks_receivedGA
             (project)GC CR Blocks Received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每秒接收的全域快取 CR (一致性讀取) 區塊數。僅適用於 RAC / 叢集資料庫。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interconnect_trafficGA
             (專案)平均互連網路流量 | |
| GAUGE、DOUBLE、M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節點間的平均資料移轉速率。僅適用於 RAC / 叢集資料庫。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invalid_objectsGA
             (project)無效物件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資料庫物件數量無效。不適用於容器資料庫。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io_throughputGA
             (project)IO 輸送量 | |
| GAUGE、DOUBLE、M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每秒的平均處理量 (以 MB 為單位)。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io_type:
              IO 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iopsGA
             (專案)IOPS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每秒的平均輸入/輸出作業數。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io_type:
              IO 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logical_blocks_readGA
             (專案)邏輯讀取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每秒從 SGA/記憶體 (緩衝區快取) 讀取的區塊平均數。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max_tablespace_sizeGA
             (project)最大表空間大小 | |
| GAUGE、DOUBLE、G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資料表空間大小上限。如果是容器資料庫,這項指標會提供根容器表空間的資料。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tablespace_name:
              表空間的名稱。tablespace_contents:
              表空間內容。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memory_usageGA
             (project)記憶體用量 | |
| GAUGE、DOUBLE、M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記憶體集區總大小 (以 MB 為單位)。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memory_type:
記憶體類型。memory_pool:
記憶體集區。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monitoring_statusGA
             (project)監控狀態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資源的監控狀態。如果指標收集作業失敗,這項指標會擷取錯誤資訊。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collection_name:
              集合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error_severity:
錯誤嚴重程度。error_code:
              錯誤代碼。 | 
| pluggabledatabase/non_reclaimable_fraGA
             (專案)不可回收的快速復原區域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不可回收的快速復原區。不適用於可插拔資料庫。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ocpus_allocatedGA
             (專案)已分配的 OCPU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服務在所選時間間隔內分配的實際 OCPU 數量。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parsesGA
             (專案)剖析次數 (總計)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所選間隔內的硬剖析和軟剖析次數。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parses_by_typeGA
             (專案)依類型剖析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每秒的硬體或軟體剖析次數。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parse_type:
剖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problematic_scheduled_dbms_jobsGA
             (project)有問題的已排定 DBMS 工作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有問題的排定資料庫工作數量。不適用於容器資料庫。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type:
              有問題的排定資料庫管理系統工作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process_limit_utilizationGA
             (專案)程序限制使用率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程序限制使用率。不適用於可插拔資料庫。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processesGA
             (專案)程序計數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資料庫程序計數。不適用於可插拔資料庫。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reclaimable_fra_spaceGA
             (project)Flash Recovery Area Reclaimable Space | |
| GAUGE、DOUBLE、G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可回收的快閃復原區空間。不適用於可插拔資料庫。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recoverable_fraGA
             (project)可回收的快速復原區域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可回收的快速復原區。不適用於可插拔資料庫。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redo_sizeGA
             (專案)重做生成 | |
| GAUGE、DOUBLE、M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每秒產生的平均重做量 (以 MB 為單位)。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session_limit_utilizationGA
             (專案)工作階段限制用量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工作階段限制使用率。不適用於可插拔資料庫。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sessionsGA
             (專案)工作階段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資料庫中的工作階段數。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storage_allocatedGA
             (project)已分配的儲存空間 | |
| GAUGE、DOUBLE、G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資料表空間在間隔期間分配的空間上限。如果是容器資料庫,這項指標會提供根容器表空間的資料。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storage_allocated_by_tablespaceGA
             (專案)依表空間分配的儲存空間 | |
| GAUGE、DOUBLE、G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資料表空間在間隔期間分配的空間上限。如果是容器資料庫,這項指標會提供根容器表空間的資料。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tablespace_name:
              表空間的名稱。tablespace_contents:
              表空間內容。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storage_usedGA
             (專案)已使用的儲存空間 | |
| GAUGE、DOUBLE、G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間隔期間使用的空間量上限。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storage_used_by_tablespaceGA
             (專案)資料表空間使用的儲存空間 | |
| GAUGE、DOUBLE、G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資料表空間在間隔期間使用的空間量上限。如果是容器資料庫,這項指標會提供根容器表空間的資料。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tablespace_name:
              表空間的名稱。tablespace_contents:
              表空間內容。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storage_utilizationGA
             (project)儲存空間使用率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目前使用的佈建儲存空間容量百分比。代表所有表空間的總分配空間。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storage_utilization_by_tablespaceGA
             (project)依表空間劃分的儲存空間使用率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按表空間劃分的空間使用百分比。如果是容器資料庫,這項指標會提供根容器表空間的資料。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tablespace_name:
              表空間的名稱。tablespace_contents:
              表空間內容。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transactionsGA
             (專案)交易次數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所選間隔內的使用者提交和使用者回溯次數總和。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transactions_by_statusGA
             (專案)依狀態分類的交易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每秒修訂或復原的交易數。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transaction_status:
交易狀態。 | 
| pluggabledatabase/unusable_indexesGA
             (project)Unusable Indexes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無法使用的索引會計入資料庫結構定義。不適用於容器資料庫。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schema_name:
結構定義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usable_fraGA
             (專案)可用快速復原區域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可用的快速復原區。不適用於可插拔資料庫。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used_fra_spaceGA
             (專案)快閃復原區域用量 | |
| GAUGE、DOUBLE、GBy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快閃復原區域空間用量。不適用於可插拔資料庫。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user_callsGA
             (專案)使用者通話 | |
| GAUGE、DOUBLE、1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所選間隔內登入、剖析和執行呼叫的總數。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 | 
| pluggabledatabase/wait_timeGA
             (專案)等待時間 | |
| GAUGE、DOUBLE、s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PluggableDatabase | 資料庫執行個體中,前景工作階段在時間間隔內累積的非閒置等待時間平均比率。平均運作中工作階段的等待時間部分。 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instance_number:
執行個體編號。instance_name:
執行個體的名稱。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resource_type:
資料庫資源類型。wait_class:
              等待類別。 | 
| swap_utilizationGA
             (project)Swap Utilization | |
| GAUGE、DOUBLE、%oracledatabase.googleapis.com/CloudVmCluster | 總交換空間的使用率百分比。 hostname:
VM 叢集節點的主機名稱。deployment_type:
CloudVmCluster 節點的部署類型。dbnode_resource_id:
              dbnode 的資源 ID。resource_id:
              OCID,Oracle Cloud 資源 ID。 | 
osconfig
VM 管理員的指標。 這些指標的推出階段: GA
      這個表格中的「指標類型」字串開頭必須為 osconfig.googleapis.com/。該前置字串已從表格中的項目省略。
      查詢標籤時,請使用 metric.labels. 前置字串,例如 metric.labels.LABEL="VALUE"。
    
| 指標類型 推出階段 (資源階層層級) 顯示名稱 | |
|---|---|
| 種類、類型、單位 受監控資源 | 說明 標籤 | 
| patch/job/instance_stateGA
             (project)VM 執行個體修補程式狀態 | |
| GAUGE、INT64、1osconfig.googleapis.com/PatchJob | 處於特定狀態的修補程式工作 VM 執行個體數量。 state:
              在 VM 執行個體上執行的修補程式作業狀態。可用的狀態包括:「PENDING」、「STARTED」、「APPLYING_PATCHES」、「SUCCEEDED」、「FAILED」。 | 
生成時間:2025 年 10 月 16 日 16:05:51 (世界標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