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說明 Memorystore for Valkey 提供的兩種模式:已啟用叢集模式和已停用叢集模式。
已啟用叢集模式:已啟用叢集模式支援 OSS Valkey 叢集規格。這項功能可讓您將資料分割到多個分片,適用於資料量大或資料速度快的應用程式。
已停用叢集模式:如果停用叢集模式,執行個體就不會分割,而是託管在單一分片上。如果單一節點可以處理資料量和寫入輸送量,且您偏好使用「已啟用叢集模式」不支援的特定功能,則可以使用這個模式。
建立執行個體時,您只能選取啟用或停用叢集模式。INFO 指令輸出內容中的 server_mode
欄位會指定執行個體的模式。使用「已啟用叢集模式」或「已停用叢集模式」建立執行個體後,就無法將執行個體變更為另一種模式。建議選取「已啟用叢集模式」,因為這個模式的水平擴充特性較佳。
比較啟用和停用叢集模式
功能 | 已啟用叢集模式 | 叢集模式已停用 |
---|---|---|
水平調度 | 1 到 250 個分片 | 不支援 (僅支援單一分片) |
客戶支援 | 需要叢集感知型用戶端才能使用探索端點 | 使用任何 Valkey 或 Redis 用戶端 |
多鍵指令 | 僅支援單一金鑰位置 | 支援資料庫中的所有鍵 |
可寫入容量上限 | 14,500 GB | 58 GB |
每個執行個體的資料庫數上限 | 1 | 16 個 (最多可設定 100 個資料庫) |
- 您只能在建立執行個體時增加或減少執行個體的大小。
- 執行個體最多可有兩個唯讀副本。
我該選擇哪一個
選擇啟用或停用叢集模式時,請考慮下列因素:
- 讀寫總處理量:如果單一節點可滿足寫入總處理量,且最多兩個副本可滿足讀取總處理量,請使用「叢集模式已停用」執行個體。如果讀取和寫入處理量需求較高,請使用叢集模式已啟用的執行個體,因為這類執行個體可以在不同節點之間分散負載。
從 Memorystore for Redis 遷移:如果您使用 Memorystore for Redis 執行個體或自行管理的 Redis 執行個體,與遷移至「已啟用叢集模式」執行個體相比,遷移至「已停用叢集模式」執行個體只需要進行極少的變更。如要遷移至啟用叢集模式的執行個體,必須使用叢集感知型用戶端。
多鍵查詢:停用叢集模式的執行個體支援資料庫內跨鍵的多鍵作業 (例如:MGET、MSET、EVAL)。如果是已啟用叢集模式的執行個體,多鍵作業僅限於單一雜湊運算單元。
命名空間:停用叢集模式後,您可以使用
SELECT
指令,透過多個資料庫將不同類型的資料分組。如果您想使用相同執行個體為多個應用程式提供支援,或是需要寫入不同類型的不相關資料,這項功能就非常實用。啟用叢集模式後,系統不支援多個資料庫。建議的最佳做法是使用多個 Valkey 執行個體,而非多個資料庫,以確保服務品質 (QoS)。同一節點上的多個資料庫僅提供邏輯隔離。